Workflow
海草床智能监视监测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6:04
中新社河北唐山9月15日电 题:渤海湾"海底草原"生态修复再造"蓝碳" 作者 赵丹媚 艾广德 肖光明 清晨,巡护船从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中心渔港启航,行驶约半小时便可抵达曹妃甸龙岛西北侧海域。 跟随水下摄像机的视角,丝绸般的鳗草在海底蔓延,鱼群穿梭游弋,处处生机盎然。 这片辽阔而珍贵的"海底草原",正是中国现存单种连片面积最大的海草床——曹妃甸海草床,总面积达 43.83平方千米。 "这片'海底草原'宛如海洋的'绿肺'。"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海洋地质调查所所长李 晓峰表示,海草床是高效的"蓝碳",研究表明,仅占海洋面积0.1%的海草床,年固碳量却占海洋总固碳 量的约18%。 此外,海草为鱼、虾、蟹、贝等大量海洋生物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栖息地,也被称为"海洋育婴房",维系 着区域海洋生物多样性和渔业资源基础。 5月27日, "目前,我们共修复海草床938公顷,海草床内的大型底栖生物种类从修复前的60种增加到111种,生物 多样性指数提升42.3%。"唐山市曹妃甸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施志军说。 除生态修复外,构建海草床长效管护机制同样重要。目前,一套由智能监测平台、水下监测站点和电子 界桩组成的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