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典券
icon
搜索文档
国产地下偶像,迈入「大逃杀」时代
36氪· 2025-03-02 15:00
行业规模与增长 - 中国地下偶像行业在2023年新成立团体达91个,被称为“中国地下偶像元年” [5] - 2024年新增地偶团体数量增至174个,2025年仅1月、2月就有25个新团诞生,其中男子团体成为新增长点 [5] - 截至2025年3月,中国活跃的地下偶像团体数量超过250个,相比2023年3月的约40个实现显著增长 [20] 商业模式与收入 - 演出以拼盘形式为主,票价亲民,通常在68元至128元之间,但门票收入归主办方和场地方 [14] - 地下偶像主要收入来源为演出后的“特典会”,粉丝购买特典券与偶像聊天并拍摄拍立得,每张券售价50元至100元不等 [15] - 全职新人偶像若能坚持演出两三个月,月收入可达约1万元,行业头部偶像生日会特典券可售罄400张限量券 [15] 市场竞争与运营 - 行业竞争激烈,大批新生团体速起速落,被形容为“战国时代”和“大逃杀”时代 [5][19] - 中国地下偶像两大事务所STARRY和Ultima Idols分别主推“王道系”甜美偶像和摇滚路线 [21] - 成熟事务所开始寻找日本制作人创作原创音乐,以符合行业规范,例如TIF亚洲巡演上海站要求参演团体全部演唱原创歌曲 [21] 粉丝经济与消费行为 - 地下偶像提供近距离互动和“情绪价值”,特典券销量高的偶像更擅长记住粉丝信息并准备话题 [16] - 女性观众消费能力被运营方视为远超男性观众,是文化消费市场不争的事实 [27] - 存在粉丝过度消费现象,例如纪录片中记载有粉丝每年看700场演出并花光积蓄支持偶像 [30][31] 文化本土化与挑战 - 行业面临“日系亚文化”本土化困境,有团体演唱原创中文歌引发粉丝不满,需加唱日文歌翻唱 [24] - 团体风格不够多元化是吸引力不足的主要原因,粉丝规模整体未明显增长,粉丝群体流动 [20] - 男团运营引入“爱豆品德课”,强调与粉丝保持恰当距离,避免私联、收贵重礼物等行为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