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万能试验机
搜索文档
8655万元!重庆交通大学采购大批仪器(含国家级平台设备更新)
仪器信息网· 2025-10-26 11:57
文章核心观点 - 重庆交通大学发布2025年4月至10月的多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8655万元人民币 [1][2] - 采购计划围绕国家级科研平台设备更新,重点服务于水运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智慧感知、智能建造力学等关键科研方向 [6][7][8] - 此次大规模采购反映了高校在交通、土木、材料等前沿交叉学科领域的持续投入,为相关科研及国家战略工程提供设备支撑 [13][14] 详细采购清单分析 - **水运水利工程重大试验设备项目**预算3168万元,采购12台/套设备,包括船闸阀门非恒定流减压试验设备、高频高精度宽视场粒子图像测速仪等,直接服务于金沙江下游直航工程、湘桂运河等国家战略工程 [6] - **基础设施智慧感知与评估实验设备更新项目**预算2058万元,采购13台/套设备,旨在构建覆盖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的智慧感知与性能评估综合实验体系 [6] - **智能建造力学基础实验设备更新项目**预算2204万元,采购22台/套设备,包括多款不同量程的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以更新完善材料静动力力学性能测试系统 [7] - **高低温核磁共振仪等设备购置**预算785万元,采购高低温核磁共振仪、非饱和土动三轴仪等,用于测试分析极端条件下岩土与材料的宏微观物理力学特性 [8] - **岩土材料表面及孔结构分析系统购置**预算205万元,采购光学接触角测量仪、多功能气体吸附仪等,用于材料表面表征及孔隙度分析 [9] - **集群驾驶模拟仿真与信号控制硬件在环设备采购项目**预算185万元,采购驾驶模拟座舱、交通流仿真软件等,服务于山区高速公路及城市交通的自动驾驶测试研究 [9][11] - **物理实验设备购置**预算50万元,采购声速测定仪、光电效应实验仪等基础物理及材料实验室设备 [12][15] 采购设备技术应用方向 - 采购涉及多种高端科学仪器,如高低温核磁共振仪可用于模拟极端低温环境下多孔介质材料的微观孔隙结构动态特征原位在线测试 [3][8] - 电子万能试验机用于金属、非金属及复合材料的高精度力学性能测试,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关键指标 [4] - 光学接触角测量仪通过光学成像原理精确测量液体对固体材料的接触角,用于表征材料表面的润湿性能 [5] 学校科研背景与战略布局 - 重庆交通大学已建成4个国家级重点平台和4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形成覆盖交通、生态、材料等领域的多层次科研体系 [13] - 学校2024年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达2400万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6项,其研发的"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已应用于国内外 [13] - 学校前瞻布局极端环境智能建养、智能网联汽车等前沿交叉学科,推动交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 [14]
研判2025!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分类概述、产业链、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进出口金额攀升,行业正向中高端市场迈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09 09:33
行业概述 - 电子万能试验机是一种基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及高精度传感器的高精度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设备,核心功能是通过施加静态或动态载荷测量材料在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工况下的应力、应变、位移等参数 [2] - 该设备广泛应用于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领域的科研与质量控制,按试验力大小可分为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和大吨位电子万能试验机 [2] 行业发展历程 - 1978年以前为起步阶段,试验机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1952年长春材料试验机厂成立标志中国试验机产业起步,初期产品以机械式万能试验机为主 [4] - 1978年至1999年为发展阶段,技术引进加速,民营企业崛起,1978年济南试验机厂引进德国电液伺服技术开发出中国首台电子万能试验机,行业从机械式向电测式转型 [4] - 2000年至201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全面普及,动态试验频率达50Hz,大吨位电动振动台(70吨级)技术攻克 [5] - 2010年至今为创新阶段,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深度转型,2020年GB/T 228.1-2020标准发布推动测量系统精度达Class 1级,高频疲劳试验机、环境模拟试验机实现自主可控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零部件(传感器、控制器、数据采集卡等)、软件(控制软件、数据分析软件等) [8] - 中游为电子万能试验机的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桥梁建筑、核电、汽车、电子、电器、船舶等行业的材料研发、质量控制、标准认证等领域 [9] 行业现状 - 2025年1-5月中国电子万能试验机进口数量为12台同比下降14.29%,进口金额为3066.47万元同比增长288.65%,显示国内对高精度设备需求旺盛 [11] - 同期出口数量为7317台同比下降63.58%,出口金额为6070.24万元同比增长40.29%,表明出口正从"量"向"质"转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升 [11] - 进口来源国高度集中,马来西亚占72.67%,日本占14.16%,奥地利占10.27% [13] - 出口市场多元化,俄罗斯占21.72%同比增长368.31%,美国占10.33%同比增长19.11%,越南占7.93%同比增长62.01% [15]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行业竞争格局多元化与集中化并存,龙头企业如万测、中机试验、三思纵横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 [17] - 中机试验2024年营业收入为5.48亿元同比增长0.11%,毛利率为32.01%同比减少0.98个百分点,核心产品为D系列电子万能试验机 [18] - 深圳万测拥有550余名员工及200余项专利,核心产品包括ETM新一代电子万能试验机及TSE系列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 [20] 行业发展趋势 -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发展:高精度传感器、AI算法、云端平台等将提升测试精度与效率,模块化设计成为重要趋势 [22] - 市场需求变化与多元化应用:新能源汽车、5G通信、生物医疗等新兴领域对试验机提出新要求,绿色制造推动材料回收测试需求增加 [23] - 国际化竞争与合作加深:中国试验机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需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