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雕镇水兽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文化守护人丨冯好:博物馆破界,离观众近些再近些
新京报· 2025-09-20 22:34
核心人物背景 - 冯好自2003年9月起任职于首都博物馆 现任藏品部主任及研究馆员 从事史学 博物馆学研究及展陈 藏品工作[3] - 主要参与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展陈策划 以及两馆藏品征集与数字化保护工作[3]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建设与展陈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于2023年底正式开放 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之一[5] - 展陈策划于2019年启动 冯好2020年加入团队 主持展陈策划与筹备工作[5] - 因疫情干扰导致展陈进场设计制作周期压缩 工作环节复杂 协调单位多 时间紧迫[5] - 采用借展 文物征集等方式利用北京及大运河沿线博物馆资源 系统性展示大运河全流域[6] - 征集到石雕镇水兽 明代拓片等文物 填补首博大运河历史物证空白[6] - 石雕镇水兽为2022年北京市民捐赠 初步判断年代为元代晚期至明代早期 是北京地区运河文化及都城文化的重要物证[6][7] 可视库房创新项目 - 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可视库房于今年6月开放 观众可透过玻璃观看超6000块《乾隆大藏经》木雕版及馆藏家具[4][9] - 项目通过充分调研国内外开放式库房展示形式 最终选用隔玻璃观看的"真人秀"式展示 以满足观众需求并保障文物安全[9] - 旨在打破博物馆库房神秘形象 让博物馆更贴近观众[9] 藏品管理与征集策略 - 首都博物馆藏品管理制度具有规范流程 国内领先 要求藏品工作人员两人以上互相监督 禁止单独工作[9] - 未来将加强北京建城史文物征集 从西周燕都遗址开始扩充馆藏 并重视近现代城市发展物证及革命文物征集[9] - 简化藏品提用程序 提高效率 加强文物利用 便于数字采集及研究观摩 充分发挥文物社会价值[9] 观众研究与展览设计 - 通过2015年问卷调查发现70%观众选择逆时针参观 颠覆行业传统顺时针设计认知[10] - 研究显示展览中仅10至15件文物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需思考如何最大化利用文物传播展览信息[10] - 吸收心理学 教育学 运动科学等跨学科成果 设计探索式展览 激发观众好奇心与求知欲[11][12] - 适量运动可刺激多巴胺分泌提升学习效率 但需避免长时间高负荷运动 展线设计需合理穿插休息[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