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指纹图谱溯源技术

搜索文档
北京精准治污背后,有这些“黑科技”支撑
新京报· 2025-07-24 17:22
大气污染治理科技创新 - 北京市通过三轮PM2.5来源解析技术精准识别污染来源 其中2024年PM2_5年均浓度降至30_5微克/立方米 较2013年下降65_9% [1][2] - 首创综合源解析方法学 量化分析PM2_5来源组成和区域传输影响 实现移动源、工业源、扬尘源等贡献的定量评估 [2] - 技术体系已在国内30多个重点城市应用 支撑全国重点区域PM2_5浓度快速改善 [3] 智能监测与数智化治理 - 建成"天上看、地上巡、数据联、电量核"智能监测网络 开发"三监联动"智慧调度平台 入选北京数字经济十大标杆应用 [4] - 布设20余万个智慧感知点 应用20余种算法 累计推送1_6万条大数据线索 精准度超70% 非现场执法比例提升至40% [4] - 成果推广至40多个省市 成为全国生态环境智慧监测优秀案例 [4] 水污染精准溯源技术 - 首创紫外-可见指纹图谱溯源技术 建立国内首个行业排水特征数据库 通过光谱比对快速锁定污染源 [5] - 结合多元统计模型定量计算污染源贡献比 识别生活污水、农业面源等影响 累计推送2000余条溯源线索 [5][6] - 技术应用于断面达标、河流消劣及饮用水源地保护 支撑水环境"三监"联动治理 [6] 未来研究方向 - 将开展大气颗粒物硝酸盐迁移机制、空气质量中长期预测预报等基础研究 [7] - 攻关PM2_5与臭氧协同治理技术 研发生活源VOCs低成本高效治理方案 [7] - 探索大数据与AI在机动车排放监测的应用 构建碳足迹管理体系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