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南泥湾》

搜索文档
《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抗战文艺作品巡礼)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历史背景与精神内涵 -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在1941年春响应号召前往南泥湾进行屯垦,将荒山变为"陕北的好江南",被中共中央西北局誉为"发展经济的前锋" [1] - 在日军"三光"政策和国民党经济封锁下,边区军民以"自己动手"方式应对困境,毛泽东同志提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1] - 三五九旅将士开垦万亩田,培育出南泥湾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坐标 [5] 纪录片创作过程 - 延安电影团1942年用16毫米过期柯达正片拍摄《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后称《南泥湾》),在缺电缺水条件下完成拍摄 [3] - 团队创造性解决技术难题:将正片当底片使用、延河取水洗片、改装摄影机为印片机、手工分段冲洗1500尺胶片 [3] - 从1500尺素材精选1300尺完成剪辑,用镜子反射光线审看画面确定剪辑点 [4] 影片传播与影响 - 1943年2月延安首映采用手摇小马达+留声机实现声画同步,周恩来指示在陕甘宁边区巡回放映 [4] - 影片展现宝塔山、延河水等熟悉场景,成为鼓舞军民斗志的鲜活教材,推动大生产运动 [4] - 毛泽东题写"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画面通过影片传遍边区,化作精神号角 [5] 后续发展与传承 - 1961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对影片进行艺术再创作,加入歌曲《南泥湾》并修复胶片 [1][5] - 中央新影人持续用影像记录民族复兴征程,传承老一辈电影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6] - 影片主创包括摄影师吴印咸、徐肖冰,编辑钱筱璋,洗印周从初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