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发造型服务

搜索文档
美发业“互免合作”营销模式兴起 看似“双赢”却暗藏套路和风险
央广网· 2025-05-26 11:54
行业现象 - 美容美发行业新兴"互免合作"模式流行 该模式指理发店与顾客达成口头协议 顾客接受免费服务 理发店获得顾客肖像用于宣传推广 [1] - 该模式在年轻发型师中尤为普遍 主要用于线上引流和自媒体内容创作 部分老牌设计师也会采用 [9] - 行业协会指出 线上宣传已成为行业获客主要渠道 预计该模式未来将更普遍 [10] 商业模式问题 - 实际操作中存在变相收费现象 如杭州案例中店家要求顾客支付880元押金才提供服务 [1][3] - 深圳案例显示部分商家以该模式诱导顾客充值高额会员费 后续出现商家跑路或强制转卡等问题 [8] - 行业普遍采用口头约定方式 缺乏明确的使用范围界定和书面协议 导致纠纷频发 [10] 法律风险 - 存在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风险 部分商家未经同意将素材用于商业广告或低俗内容创作 [9] - 争议主要集中于肖像传播范围超出初始约定 以及发布后顾客因负面评价反悔的情况 [10] - 法律界定存在模糊地带 消保委指出这不属于典型消费行为 相关纠纷不完全适用消费者权益法规 [10][11] 消费者案例 - 杭州某高校3名学生参与该模式后被要求支付2640元押金(每人880元) 押金至今未退还 [1][3][4] - 深圳陈女士被诱导充值6880元会员费 后续遭遇商家变更经营主体需重新充值的问题 [8] - 黑猫投诉平台显示类似案例已达30余起 反映该模式被部分商家滥用的普遍性 [4][7][8] 行业观点 - 行业协会承认该模式存在告知不明确问题 但难以对营销行为作出硬性规定 [10] - 业内造型师表示该模式初衷是双赢 既帮助设计师展示作品 也为顾客提供免费服务 [9] - 消保委指出模式本质是双方"占便宜"心理驱动的非标准约定 隐含较高风险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