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菁珀婴儿奶粉
搜索文档
IPO攻坚 海拍客“流血”上市多急迫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18
公司概况与上市申请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3] - 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内母婴行业B2B2C平台,连接中小母婴实体店与品牌方及供应商,专注于三线以下城市市场 [3] - 核心团队成员多拥有阿里巴巴工作背景,创始人赵晨曾负责天猫国际的创立和运营,在2年内将业务量做到每年20亿元 [3] 融资历程与股权结构 - 上市前已完成6轮融资,总额近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顺为资本、复星国际、九州通、高瓴资本等 [4] - 顺为资本参与5轮投资,合计投资额2693.33万美元,为公司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16.43% [4] - 创始人赵晨通过一致行动协议可行使公司约42.62%及42.88%的投票权 [4] - 2020年、2024年及2025年均有股东撤资,公司分别斥资3800万美元、1100万美元、2400万美元进行股份回购,并发行1.58亿美元承兑票据 [5] 财务状况与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收入分别为8.95亿元、10.67亿元、10.32亿元,2024年出现营收下滑 [5]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01.2万元、-5654万元、-7882.5万元,自2023年起持续亏损且亏损额扩大 [5] - 同期公司负债净额分别为17.3亿元、19.2亿元及20亿元,主要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有关 [5] - 过去三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累计流出2.5亿元,日常运营依赖投融资 [20] 业务模式与运营数据 - 业务模式主要为平台交易收取佣金,报告期内平均佣金率为2.5%、2.5%和2.3% [6] - 截至2024年底,注册卖家4200家,注册买家29万家,覆盖全国超3000个县村 [6] - 2024年总交易额(GMV)为110亿元,其中86亿元来自低线市场的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交易,公司在该细分市场份额为10.1% [6] - 2022年至2024年GMV呈下滑趋势,分别为149亿元、120亿元和110亿元 [7] - 核心买家数量(年下单超24次)从2022年的10.35万家减少至2024年的9.38万家 [7] 业务结构转型 - 公司自2019年转型“平台+自营”双轨制,数字平台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3.54亿元降至2024年的2.29亿元,营收占比从39.5%缩至22.2% [7] - 自营业务营收从2022年的5.4亿元增至2024年的8.02亿元,营收占比从60.4%提升至77.7% [7] - 截至2024年底,销售SKU超1000个,合作92个品牌和153家制造商,采用OEM模式 [7] - 数字平台业务毛利率高达91.5%,而自营业务毛利率仅为15.5%,业务结构变化拉低整体毛利率至32.5% [8] 行业竞争与市场挑战 - 国内新生儿数量从2019年的1470万减至2024年的954万,母婴行业面临人口结构变化挑战 [9] - 综合电商平台如京东母婴业务2024年订单量增长近20%,用户规模近2.5亿,阿里巴巴1688和孩子王等亦加大母婴市场投入,挤压垂直平台空间 [9] - 母婴垂直平台生存压力增大,如同业蜜芽于2022年停止App服务,可优比在2024年陷入裁员和拖欠货款风波 [10][11] 运营风险与品控问题 - 平台卖家类型多样,衍生出窜货、乱价、产品质量质疑等现象,增加管理难度 [11] - 2024年5月,品牌方叁佰添公开表示将严厉打击包括海拍客在内的平台窜货、乱价等违规行为 [11] - 截至2025年7月18日,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有103条关于海拍客的投诉,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和售后纠纷 [14] - 投诉案例包括消费者购买到疑似假冒的贝亲奶嘴、兰蔻防晒霜以及显示有质量问题的蒙牛菁珀奶粉 [14][15][17] 用户基础与增长举措 - 截至2024年末,平台拥有近17万名交易买家,超9.3万名核心买家,平均每名核心买家每月下单11次 [19] - 公司已从约29万家注册买家处收集海量交易数据,用于分析消费趋势和优化运营 [19] - 计划推广门店小程序等在线工具,并为门店提供私域流量管理和营销解决方案 [20] - 计划进军东南亚市场,该市场家庭护理及营养产品行业2024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预计约9.3% [20] - 上市募资拟用于深化与顶尖婴幼儿配方奶粉品牌合作、扩大采购规模及完善IT基础设施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