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话剧《死无葬身之地》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月17日起举行 11个国际头部项目开启“中国唯一一站” 以含金量含新量 期待观众点赞量
解放日报· 2025-09-25 09:53
活动规模与内容 -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包含500余项1200余场演出展览活动 [1] - 主板演出共55台129场,其中境外项目占比约六成,在沪首演率超九成 [1] - “艺术天空”惠民活动将在上海各大公共空间推出60台90余场活动,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艺术家 [3] 国际影响力与重磅项目 - 艺术节吸引11个国际头部项目开启“中国唯一一站”,例如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演绎的“马勒全集” [1] - 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罗密欧与朱丽叶》、皮娜·鲍什重现版《交际场:回响1978》等重磅演出使艺术节跻身世界一流节展梯队 [1] - 开闭幕演出延续“一中一外”模式,分别为昆剧《太和正音》和丹尼尔·哈丁与圣切契利亚管弦乐团音乐会 [1] 本土特色与文化叙事 - 艺术节推出一批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创作的作品,如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话剧《死无葬身之地》和星·杂剧《伪装者》 [2] - “上海出品”佳作包括评弹《菜肉馄饨》、芭蕾舞剧《百合花》,话剧《主角》和新编古装粤剧《双绣缘》等以地域特色讲述中国故事 [2] 经济联动与资源拓展 - 艺术节撬动票根经济,联合互联网头部平台推出“演出+旅游”、“资讯+优惠”服务,打出食宿行消费“组合拳” [2] - 艺术节联动进博会、上海旅游节、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和秋约魔都美术季,通过“节节联动”、“演展联票”吸引海内外观众 [2] - 艺术节推动优质演艺资源“溢出”,连续第三年在上海展览中心户外举办大型户外交响合唱音乐会《布兰诗歌》 [2] 区域辐射与分会场设置 - 艺术节继续在江苏、浙江、安徽三地设立分会场,今年还将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 [4]
在时代回响中叩问经典(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9-16 06:22
演出背景与意义 - 国家话剧院于2025年重排话剧《死无葬身之地》,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1] - 该剧是对萨特存在主义核心命题“人在极限境遇中的挣扎、选择与超越”的深刻追问,旨在传承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精神 [1][2] 艺术创作与革新 - 本次重排在舞台语言上进行大胆探索,采用双层舞台结构和粗粝质感的纱幕材质来实现哲学意象的视觉化 [2] - 演出在叙事节奏上强化现代感,并对音乐、音效、舞台美术和灯光做了与时俱进的调整,以吸引年轻观众 [3] - 创作核心是深掘有哲思的内涵与人物,精造有意味的形式和情境,强调演员需以高度冷静而精准的方式传递哲思内涵 [2][3] 核心主题与受众连接 - 剧目通过人物从“生之渴望”到“死之恐惧”再到“生之责任”的升华过程,探讨“人为何而活”的终极追问 [3] - 连接当代观众的方式并非一味迎合,而是通过真诚的艺术语言引发共情与思辨共鸣,实现精神启迪 [3] - 导演艺术被定位为创造当下的“境遇”,让哲学、思想、情感通过舞台重生,而非简单复制过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