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乳石摆件

搜索文档
垃圾成堆、钟乳石被售卖——天然溶洞遭破坏调查
新华网· 2025-08-05 08:28
溶洞污染与破坏现状 - 湖南省慈利县一处天然溶洞内垃圾堆积达"七八层楼高",当地已组织清理并对相关责任人立案调查 [2] -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水箐镇马鞍村溶洞因长期倾倒垃圾堆积10余吨,导致下游河流氨氮、总磷超标 [2] - 西部某县村庄溶洞因长期被倾倒垃圾被迫用泥土封堵 [2] - 西南某县溶洞内珍贵穴珠被盗,晶花池水被踩踏污染 [2] 钟乳石破坏与盗采 - 西部某县溶洞内石笋、钟乳石被敲断,石柱被拦腰砸断,石旗破碎,洞口被迫加装铁门防护 [3] - 钟乳石形成需数万至数十万年,具有科研、生态及美学价值,但部分溶洞内资源遭系统性破坏 [3] - 电商平台数十家店铺售卖钟乳石摆件,价格从几十元至158万元不等,某店铺销量超2万件 [4] - 广西等地存在直接从溶洞开采钟乳石售卖现象,部分商家公开宣称货源为"洞里直接取回" [4][5] 监管与保护措施 -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破坏、买卖岩溶地质景观,广西等地通过地方立法禁止钟乳石非法开采 [7] - 当前溶洞保护存在"家底不清"、开发边界不明问题,洞穴开发项目缺乏统一环评标准 [7] - 专家建议由自然资源部门系统调查溶洞资源并分类管理,封闭敏感溶洞,科学开发旅游价值溶洞 [8] - 需完善法律法规并建立预防性司法制度,对高价值溶洞设置监测点,加强公众科普教育 [8] 行业影响与挑战 - "探洞热"兴起导致无意识破坏增加,偏远溶洞因管护难度大易遭人为破坏与盗采 [6] - 洞穴开发商业形式多样(旅游、餐饮、藏酒等),但缺乏统一审批标准制约规范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