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铜当卢
icon
搜索文档
与文物“对话”探究古人征服海洋的智慧 “数字+文博”助推“文博热”持续火爆
央视网· 2025-07-11 14:59
央视网消息: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在位于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犹说宝船来 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展"近日开展。620年前,郑和率领 船队开启了下西洋的第一次航行,也开启了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历史上的传奇旅程。 在中国航海博物馆中央大厅,这艘能下水的大型福船以郑和宝船为原型,在甲板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船舱的内部结构。来到船脚下,能直观地感 受到4层楼高的巍峨船身非常壮观。这一侧板没有进行封闭,用来给观众展示水密隔舱的精妙设计和船员舱室。船身的榫卯连接设计和中式船 帆的独特工艺,都尽显古人征服海洋的智慧。 福船作为我国古代四大船型之一,吃水深利于深海远洋,是明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核心船型。1405到1433年间,郑和先后7次奉皇命,率领一 支十五世纪全球最庞大的远洋船队,纵横于太平洋与印度洋沿岸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航迹最远抵达东非。展厅内,展出了百余件明初永宣时 期的珍贵文物。 展柜内是一整套明代贵族女性头面,当时郑和船队航线经过多个世界著名的宝石及贵金属产地,采买了大量像上面镶嵌的红蓝宝石、绿松石等 贵重宝石,极大地丰富了明代皇室的配饰造型。 除了采购其他国家的宝物,郑和船队还携带明代官窑瓷器等礼品赠予途经国家的王 ...
西周铜当卢“撞脸”潮玩Labubu 洛阳博物馆文物走红
中国新闻网· 2025-06-21 13:57
文化传承与创新 - 洛阳博物馆馆藏的西周铜当卢因与潮玩Labubu神似在社交平台走红 吸引大量游客专程参观 [1] - 铜当卢为西周马具重要装饰件 造型简约呈圆甲泡形 具有装饰和防护功能 [1] - 汉代当卢材质与纹饰日益丰富华美 成为身份地位象征 [1] - 北魏彩绘陶牵手女俑因优雅仪态和"执子之手"寓意成为馆内"长红明星" [1][2] 传统文化活化案例 - 铜当卢与现代玩偶"撞脸"及牵手女俑持续走红 是传统文化在当下焕发新生的成功案例 [2] - 这些案例以轻松有趣方式让历史变得可亲可感 与当代审美和情感产生共鸣 [2] - 文博工作者应深入保护研究活化传统文化资源 善用科技与新媒体讲好文物故事 [2] 博物馆运营趋势 - 洛阳博物馆通过文物与现代元素结合 成功吸引年轻游客群体 [1][2] - 讲解员指出牵手女俑引发强烈情感共鸣 年轻游客常模仿其姿势合影 [2] - 展览研究部主任强调要展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 吸引更多年轻人走进博物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