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咨询服务

搜索文档
花18800元做咨询孩子仍不去上学,不正规的线上心理咨询“套路”焦虑的家长
央视网· 2025-05-12 16:00
行业现状与问题 - 青少年心理咨询需求逐年上升 但行业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机构专业程度不足 可能影响咨询效果并耽误治疗时间 [2] - 部分心理咨询机构采用夸大宣传手段 如承诺"包治百病"、"短期见效" 并预先收取高额费用 收费模式为一次性支付18800元/91天或16800元/91天 [1][4][5] - 行业存在不规范收费现象 包括设置"禁止退款"条款(扣除30%违约金+6500元方案费) 与专业机构"来一次收一次"的惯例相悖 [4][5] 服务模式争议 - 争议机构采用"仅家长沟通"模式 拒绝与青少年直接交流 仅进行2-3天一次的电话沟通 且不主动提供治疗方案 [1][2] - 专业心理咨询需双向沟通 需综合家长与青少年信息 建立咨询关系后实时调整方案 仅线上沟通效果有限 [2] - 正规心理咨询周期应为每周50分钟(家庭咨询90分钟) 对长期厌学者需持续一学期至一年 而非短期"轰炸式"治疗 [3]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合同中"效果未达预期不得终止"条款涉嫌违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格式条款不得限制消费者权利 消费者仍可依法维权 [5] - 实际案例显示 10天服务扣费比例达87.5%(14713元/16800元) 退款仅剩2087元 反映收费机制不合理 [5] - 服务机构有义务如实告知风险 避免虚假宣传 消费者应查验营业执照和咨询师资质 并在协议中明确服务内容和退款方式 [5] 专业治疗建议 - 有效心理咨询需符合三要素:咨询师能力、来访者配合度和内驱力 无法保证100%治愈率 [3] - 优先推荐三类正规资源: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专科医院门诊、高校心理咨询中心 [3] - 青少年心理问题改善需结合长期家庭氛围培养 非单纯依赖心理咨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