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法律咨询热线
搜索文档
新闻周刊丨重庆“莎姐”:我们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孩子的人生
央视新闻· 2025-09-28 06:59
团队起源与命名 - 团队代号“莎姐”源于团队成员王莎的昵称,因其发音悦耳且寓意深刻,莎草作为植物根茎可入药治病,且生命力顽强 [5] - 团队创立源于2004年一名15岁少年在法庭上的质问,促使检察官梅玫等人意识到需从“亡羊补牢”转向“防患未然” [6][8] - 2004年梅玫与6位同事共同创立重庆市首个“莎姐”青少年维权岗,开通法律咨询热线并设立谈心室,将工作重心置于校园 [8] 工作模式与核心理念 - 工作核心是“办的不仅是案子,更是孩子的人生”,在惩治与保护之间寻求平衡,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为原则 [11] - 工作模式并非简单司法诉讼,而是深入探究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例如对盗窃摩托车少年进行家访后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组建帮教团队 [11] - 团队通过机制创新和常态协作,阻挡家庭、环境与心理隐患引发的悲剧,其工作被视为专业化守护的艺术 [19] 团队规模与发展 - 团队从最初7名检察官发展至覆盖重庆三级检察院的400余名检察官,并吸纳1800多名来自教师、社工、心理咨询师等领域的志愿者 [17] - 团队称谓从“莎姐”变得更具包容性,男性成员也可被称为“莎哥”,核心目标是建立亲近感和信任感 [17] - 随着团队壮大和工作深化,辖区未成年人犯罪数字不断下降,受益未成年人大比例增长 [27] 具体创新与案例成果 - 检察官孙文静帮教的盗窃摩托车少年在2022年重庆山火时加入志愿者队伍运送物资,实现了从问题少年到热心公益的转变 [13][15] - 龚珊推动建立全国首个省级检警医“一站式”询问救助中心,相关经验被最高人民检察院推广 [19] - 李非白创设检察官和监护人共管账户,防范百万赔偿款被侵占 [22] - 吴波推动医疗机构为未成年人清洗文身减免费用,所办案件获评司法为民十大精品案例 [23] - 王莉探索建立川渝首个“跨区域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并参与研发“家庭成长风险防控一件事”数字模型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