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技术

搜索文档
液冷行业深度:智算需求驱动冷却技术升级,液冷生态迎成长契机
2025-07-02 23:49
纪要涉及的行业 液冷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数据中心液冷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 年液冷渗透率约为 10%,预计 2025 年将超过 20%,主要受益于高算力需求和政策引导,但风冷仍占据主导地位[1][6] - **政策驱动数据中心 PUE 降低**:国家四部委要求 2025 年底新建及改扩建大型及超大型数据中心 PUE 降至 1.25 以内,枢纽节点不高于 1.2,全国平均 PUE 降至 1.5 以下,最新数据显示已降至 1.26,各省市也提出老旧低效数据中心改造或关停政策,推动了节能环保型技术如液冷的发展[1][9] - **智能算力推动液冷发展**:智能算力依赖 GPU 等芯片加速运算,机柜功率远超传统数据中心,英伟达 Blackwell 系列等高功耗芯片需要更有效的液冷散热解决方案[1][7][8] - **液冷技术主要分为三种路线**:冷板式、静默式和喷淋式,目前以单向冷板式为主,通用液冷系统架构由一次侧冷源、二次侧热补货和 CDU 组成,核心零部件包括 manifold、UQD 以及管路等[1][3] - **数据中心稳定温湿度至关重要**:服务器温度每升高 10 度,设备可靠性和寿命降低 50%,数据中心事故会导致运算效率降低、硬件损坏或数据丢失等问题[1][5] -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以及国产化率较低、高价值量细分环节零部件供应商,同时需关注算力需求不及预期、芯片供应能力不足、国际贸易摩擦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10][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液冷技术分类及特点**:根据冷却液是否直接接触电子器件分为直接式液冷和间接式液冷,根据吸热后是否发生形态变化分为单向和两向系统,两向系统在散热方面表现优于单向系统[13] - **液冷系统主要部件及作用**:一次侧位于室外,包括各种自然或机械制冷设备;二次侧位于室内,包括服务器机柜及内部组件;CDU 负责将二次侧吸收的热量传递给一次侧,并将交换完热量后的冷却液送回循环开始新的循环,内部水泵控制流速和交换量,热交换器决定制冷能力[14] - **冷板作用及核心指标**:冷板是二次侧补货中的核心部件,是整个二次侧内热量传递起点,核心指标包括压降和热阻,采用相变技术可提高散热效果[15] - **一次侧制冷热源选择及特点**:一次侧可选择开式、闭式或干式自然制冷热源,以及机械制冷热源,常见模式为自然与机械制冷热源切换使用,干式与闭式主要区别在于循环水是否与空气直接接触[16] - **二次侧其他重要组成部分及作用**:二次侧还包括 manifold、快接头、管路及各种类型适配材料等,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如 manifold 负责分配凉气并汇集回流,快插头具备瞬时插拔且不漏性能,管路材料需匹配兼容性[17] - **不同液冷技术区别**:静默式与冷板式的主要区别在于二次侧结构更简单,冷却液成本占比最高,影响散热性能,且冷却液需与 IT 器件材料兼容;喷淋式与冷板式的区别在于没有相变模式,是更加精准的点对点散热方式[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