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技术
搜索文档
议程发布!130+主题报告,热管理千人年度盛会进入30天倒计时!
DT新材料· 2025-11-05 00:04
尊敬的女士/先生 : 您好! 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更迭进步,芯片、器件及电子设备等向微型化、高性能化、集成化及多功能方向发展,功率密度和发热量急剧攀升。消费电子、 5G、 XR、人工智能、 电力电子、高性能计算、 数据中心、物联网、动力电池、储能 /热 、 节能环保、 工业 4.0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应用, 对 高效的热管理材料 技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和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以保证终端产品的效率、可靠性、安全性、耐用性和持续稳定性。 2 02 5第六届热管理产业 大会暨博览会( iTherM 2025) 将 紧密依托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 半导体、 数字经济、 汽车、 智慧网联 、低空经济、 绿色低碳等 诸多 产业集 群,以热管理价值优势 及应用 场景 为导向, 洞见 和把握 热管理行业政策、科学、材料、技术、标准和工程等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 。 扫码立即报名! 大会时间: 2025年12月3-5日 大会地点: 中国 ·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城路1号) 大会主题: 融合 · 创新 | 传递多一点 00 大会信息 iTherM 2025将 吸收顶尖研究机构和公司的行业远见 , 内容 ...
从“芯”到“电”,美银:中国AI基础设施非IT投资规模将达8000亿元
美股IPO· 2025-11-03 23:31
该行认为,中国在这轮AI基础设施建设中具备显著优势,包括充足的电力产能、相对较低的电价(比发达市场低30-60%)、可再生能源供应链主导地 位以及相对年轻完善的电网网络,为AIDC(AI数据中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AI竞争本质上已成为电力竞争 美银称,随着AI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数据中心的能耗正急剧攀升。 报告预测,中国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以18%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从2024年的102太瓦时(TWh)增长到2030年的277太瓦时,占全球数据中 心总耗电量的29%。 这背后的驱动力主要有三点: AIDC(AI数据中心)的加速普及: 其功耗远高于传统数据中心。 美银称,AI竞赛本质已是"电力竞赛",投资热潮正从传统的"芯"片转向电力、散热、材料等非IT基础设施。预计到2030年,中国相关非IT投资规模将达 8000亿元,电力系统(发电和输电)将占据38%的绝对主导地位,其次是数据中心建设所需金属(12%)和先进冷却系统(10%)。 11月3日,据硬AI消息,美银在最新研报中称,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正从传统的芯片、服务器等IT设备扩展到电力、冷却、金属等基础设施领域,这些 "非IT"投资 ...
国内14+液冷数据中心项目盘点
DT新材料· 2025-11-03 22:17
iTherM 定位于热管理产业链一站式、高效率价值服务平台。主题活动:国际热管理材料技术博览会。 01 背景介绍 在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数据中心对算力与能源效率的需求日益严苛,传统风冷技术因散热效率瓶颈、高能耗、空间占用大等问题。在此背景 下, 液冷技术 凭借其卓越的散热性能、极致的能效比与显著的空间优化能力,正式迈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成为推动全球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与高效迭代 的关键引擎。 以下文章来源于热管理博览会 ,作者传递多一点的 热管理博览会 . 不仅在国内超大型数据中心、智算中心广泛应用,还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各国重点数据中心散热的首选方案。今天小编带大家盘点一下国内外的 数据中心液冷 项目 以及其技术路线(若有遗漏欢迎补充) 02 落地项目盘点 中国移动智算中心(青岛)/冷板式 该项目于 2024 年 3 月 29 日在青岛高新区正式启用, 技术路线采用冷板式液冷,搭配高压离心式变频水冷与封闭冷通道设计 ,并结合冷源群控和 DICM 信息平台实现实时能耗优化;核心指标方面,总投资达 31.4 亿元,部署 1.6 万架机柜,单机柜功率密度为 25kW,PUE 降至 1.23,制冷能耗占比从 ...
专家谈绿色算力:液冷引领散热技术革新 行业应合力加速成果转化
新浪财经· 2025-11-03 16:5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责任编辑:何俊熹 为促进数据中心冷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绿色低碳和高效散热解决方案的产业化,中国制冷学会依 托中国科协"科创中国 "数字平台,聚焦数据中心冷却领域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面向全国公开征集了 20项数据中心冷却领域的技术科技成果,并在论坛期间进行了发布。 论坛期间,中国制冷学会液冷技术工作委员会正式成立,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益民教授担任主任委 员,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支撑单位,并召开了一届一次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中国制 冷学会呼和浩特市液冷技术服务站揭牌仪式,服务站将聚焦数据中心园区绿色发展需求,打造"融合创 新+多元服务"的协同发展模式。(刘丽丽) 11月3日消息,在近日举行的由中国制冷学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主办的"绿色算力融创 行动暨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创新发展论坛"上,中国制冷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荆华乾表示,液冷技术 作为现代传热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方向,正以其独特的优势,引领着散热技术的革新。中国移动通信 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兼总工程师崔海东指出,中国移动积极响应"双碳"目标,通过液冷等 ...
光模块、PCB、液冷、机器人、核聚变等六大热门科技龙头业绩曝光!
私募排排网· 2025-11-03 15:00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私募排排网"。 (点击↑↑ 上图查看详情 ) 今年来 A股持续强劲,上证指数一度站上4000点十年高位,而这背后正是AI科技行情的助攻。随着光模块、PCB、算力、芯片、机器人等一批 科技股创出历史新高,同时 高估值 也 意味着对业绩兑现的要求更为苛刻,也更容易受到市场情绪、流动性及宏观因素变化的冲击,板块波动性 会显著加大。 随着最新披露的三季报完毕,业绩或成为了检验各大科技细分赛道的关键试金石。为了给予更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将分别按CPO概念、PCB、 AI芯片、液冷、人形机器人、可控核聚变等六大热门科技赛道,分别梳理出相关龙头业绩,供投资者参考。 ( 点此领取相关科技龙头业绩一览 ) 0 1 光模块: 11 只龙头股年内翻倍!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业绩亮眼! 光模块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核心器件,主要作用是实现电信号与光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在光纤中传输数据。近年来,人工智能投资热潮,AI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持续推动光模块需求暴涨。中信建投展望2026年,预计800G光模块需求仍然强劲,1.6T光模块有望快速放量。 (可参考: 算力产业链(光模块、液冷、PCB、AI芯片、AI服务器)热门龙头 ...
赴美IPO|2025 年美股上市复盘:热潮回归下的机遇与破局之道!
搜狐财经· 2025-10-29 11:24
市场整体复苏 - 2025年上半年纳斯达克共有142家企业上市,募资192亿美元,创2021年以来上半年最高纪录 [2] - 上市企业中83家为实体运营公司,59家为SPAC,显示市场对不同类型企业的广泛接纳 [2] - 运营公司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34%,为2014年以来次高水平 2025年IPO企业年度平均涨幅达27%,近乎标普500指数涨幅(15%)的两倍 [2] - 纳斯达克"IPO脉搏指数"连续五个月上涨,预示2026年增长态势明确 [3] 中概股表现 - 截至2025年9月2日,共有61家中概股赴美上市,较2024年同期(39家)增长56.4% [5] - 中概股行业分布为实体经济占44.4%(12家企业)新消费与服务占37%(10家消费品牌)科技与金融科技有5家企业 [6][7] - 9.8%(6家)的企业通过SPAC合并上市,看重其流程简化、周期缩短的优势 [7] - 仅7家采用VIE架构,远低于往年,反映出企业对合规性的高度重视 [7] 高景气行业赛道 - 人工智能行业从概念验证进入商业化落地爆发期,涵盖AI芯片、高速光模块、液冷技术等硬件及金融、法律等垂直行业解决方案 [9] - 清洁能源领域受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等政策驱动,光伏、储能、氢能、智能电网企业成为IPO重要力量 [9] - 生物科技受益于人口老龄化与技术突破,创新药、医疗器械、数字健康平台是市场焦点 [10] - 消费科技(如智能硬件)和企业服务(如垂直SaaS)也表现活跃 [11] 上市优势与考量 - 中概股在医疗、TMT等行业获得显著估值溢价 [13] - 灵活的上市标准适配不同发展阶段和行业的企业,高效的审核流程使部分中企4-6个月即可成功上市 [14] - 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新规简化备案流程,2025年上半年境外上市备案企业数量同比增长50% [14] - 市场更关注盈利可见性与现金流健康度,融资出现分化,企业需夯实基本面并强化ESG披露 [16]
藏在算力背后的 “降温术”:数据中心热管理全解析
DT新材料· 2025-10-21 00:05
文章核心观点 - AI计算密度持续攀升,散热问题已成为智能计算中心的核心挑战,有效热管控对数据中心稳定运行与效率至关重要[5] - 为应对高功率密度挑战,散热技术需从风冷向液冷演进,液冷技术凭借更高的热传导效率和精准散热能力,成为未来数据中心散热的重点发展方向[6][8][24][25] 散热技术演进:从风冷到液冷 - 当前主流散热技术分为风冷和液冷两大体系,风冷适用于机柜功率密度较低场景,液冷因冷却介质和方式不同导致移热速率存在显著差异[6] - 随着机柜功率密度提升,散热技术需大幅提升移热速率以满足高功率密度需求[8] 风冷技术 - 风冷分为自然风冷与强制风冷两类,自然风冷因制冷性能欠佳已被淘汰,强制风冷是当前数据中心应用最广泛的冷却方式[9] - 强制风冷主要有空调制冷和新风制冷两种方式,空调制冷技术成熟但冷却效率偏低,仅能满足中小功率IT设备需求[9][11] - 新风制冷以外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在温带或寒带地区可大幅节省制冷成本,技术发展迅猛已能实现全年无需空调的温度控制[12] 液冷技术概述 - 液冷技术利用高导热性能液体介质替代空气进行散热,导热效率更高,特别适用于高密度、大功率的数据中心场景[13] - 根据液体与发热部件接触方式,液冷技术可分为间接液冷和直接液冷两类[13] 间接液冷 - 间接液冷指液体与发热部件通过导体间接接触的冷却方式,分为冷板冷却和热管冷却[14] - 冷板冷却是当前液冷数据中心应用最广泛的散热方式,采用液冷与风冷相结合方案,最常用冷却介质是水[15] 直接液冷 - 直接液冷指采用绝缘液体直接与部件接触带走热量的冷却方式,主要有单相浸没式液冷、两相浸没式液冷以及单相喷淋液冷等技术[17] - 单相浸没式液冷通过冷却液自身升温过程中的显热实现热量交换,可适配功率最高达100kW/r的服务器机柜[19] - 两相浸没式液冷通过冷却工质沸腾相变带走热量,技术难度较大,可将芯片温度稳定控制在85℃以下,单机柜功率密度可达110kW/r以上[20] - 单相喷淋液冷属于芯片级换热,冷却效率较高但技术难度大,对机箱密封性要求高,目前尚未大规模应用[21] 液冷市场现状与趋势 - 单相冷板式液冷在液冷数据中心应用占比超90%,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方案[23] - 英伟达GB200算力模组单组散热功率达5400W,NVL72整机柜总功率飙升至132kW,远超传统风冷技术20kW/柜的散热极限[24] - 2023年全球智能算力规模达875EFLOPS,首次超越基础算力,中国占比39%,算力建设向AI领域倾斜加速液冷技术规模化落地[24] - 中国"东数西算"战略要求2025年底新建大型数据中心PUE需降至1.25以下,国家枢纽节点低于1.2,三大运营商提出2025年液冷应用率超50%的目标[24] 液冷技术经济性 - AI训练场景中约30%能源成本用于散热,传统数据中心PUE普遍在1.6-2.0之间[25] - 采用液冷的智算中心PUE可降至1.111,一座中大型数据中心每年可节省数千万元电费[25]
AI光提速电话会议-“光、液冷、国产算力”正提速
2025-10-16 23:11
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全球及中国AI(人工智能)产业链 具体包括AI芯片 高速光模块 液冷技术 OCS(光学电路交换)交换机 国产算力卡 AIDC(AI数据中心)等细分领域 [1] * 涉及的公司包括海外科技巨头如Meta 谷歌 OpenAI 英伟达 AMD 博通等 以及一系列中国上市公司 如英维克 中际旭创 新易盛 源杰科技 德科利 光库科技 腾景科技 聚光科技 天孚通信 寒武纪 海光 浪潮 中兴通讯 华工科技 华丰科技 欧陆通 四全新材 申菱环境 高澜股份 同飞股份 银轮股份 光环新网 科华数据等 [1][7][10][12][14] 核心观点与论据 * **全球AI产业链发展提速**:全球AI产业链处于提速发展状态 海外市场尤为明显 OpenAI与博通 AMD 英伟达等主流芯片公司合作 Meta 谷歌等巨头加速ASIC芯片布局 谷歌在2025年已四次上调对2026年的需求预期 [2] * **液冷技术成为AI巨头标配**:谷歌计划从2026年开始全面采用液冷技术 其V7芯片将全部使用液冷 Meta自研芯片从2025年起已全面配置液冷 OpenAI未来可能转向静默式液冷 英维克与谷歌联合开发通用型CDU 适用于谷歌自研ASIC芯片和NVIDIA GP300 [1][3][4] * **高速光模块向1.6T演进**:1.6T光模块将成为主流 谷歌V7芯片基本以1.6T光模块为主 硅光子技术成为主流技术 利好中际旭创 新易盛等龙头企业 同时CW光源需求将大幅增加 拉动源杰科技发展 [1][5] * **OCS交换机高速增长**:谷歌的OCS交换机预计在2026年实现50%以上的高增速 利好德科利 光库科技等整机制造商 以及腾景科技 聚光科技 天孚通信等元器件供应商 [1][6] * **国产算力卡供不应求 预期改善**:国产算力卡(如寒武纪 海光)目前供不应求 2025年二季度H20断供影响招标 三季度供应增加 招标节奏稳健 预计2026年供应将大幅改善 国内巨头如阿里巴巴 字节跳动 腾讯有望加大AI投入 资本开支同比增速有望超过100% 带动产业链基本面改善 [3][11] * **超节点技术带来新机遇**:超节点技术预计在2026年迎来爆发元年 将推动芯片(寒武纪 中兴通讯) 整机代工(浪潮 中兴通讯) 光模块(华工科技) 液冷(英维克) 铜连接(华丰科技) 服务器电源(欧陆通)等多个环节的产品迭代和量价提升 [3][12] * **AIDC板块基本面有望修复**:2025年因国产算力卡供应不足 AIDC(包括机房建设 供电系统 智能化管理)板块招标进展缓慢 预计随着2026年国产芯片供应量增加 AIDC板块招标速度将加快 关注机房(光环新网) 供电(科华数据) 制冷(英维克)方向 [14]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竞争优势分析**:英维克凭借全产业链布局和交付能力 成为唯一能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的公司 已突破英特尔 Meta 谷歌 OpenAI等海外客户 其管理层拥有艾默生和华为背景 公司坚持全自研路线 [1][7][9] NV机柜存在漏液问题 Meta OpenAI 谷歌等最终使用方在选择供应商时高度重视安全性和权责明晰 倾向于具备全产业链生态能力的公司如英维克 [8] * **液冷市场前景与受益公司**:2026年全球液冷市场预计全面增长 受国产算力卡高功耗和超节点技术推动 四全新材 申菱环境 高澜股份 同飞股份 银轮股份等布局液冷的公司有望受益 [10] * **对短期波动的看法**:短期内因关税扰动引起的市场波动不会改变AI产业提速发展的长期趋势 当前波动反而提供良好的加仓机会 重点关注光通信 液冷 国产算力三大方向 第四季度有海外公司业绩体现 新一代模型发布等多重催化因素 [15]
字节跳动瞄准的新赛道,孕育着一场新革命
财富FORTUNE· 2025-10-16 21:06
算力需求与能源挑战 - 人工智能发展推动算力需求爆炸式增长,字节跳动筹建新能源团队并发布风光储招标项目以满足数据中心猛增的用电需求[1] - 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到2030年可能翻一番,相当于日本当前一年的用电量[1] - 风光发电存在间歇性问题,与数据中心7×24小时稳定供电需求存在天然矛盾[3] 技术解决方案与能效提升 - 液冷技术可将数据中心每1000瓦算力设备所需的制冷功率从500瓦以上降至200瓦,制冷部分功耗效率提升40%以上[4] - 新华三集团通过"AI in All"战略,利用机器学习模型智能调度算力资源,实现算电联动并优化冷却系统阀门控制[4] - 数据中心节能需综合考量PUE(电源使用效率)与WUE(水资源使用效率),将数据中心与城市供热结合可实现废热利用[4] 系统整合与协同优化 - 晶科能源布局光储技术、虚拟电厂等方案,结合AI和大数据调度,助力供需端精准匹配以解决供电稳定性问题[3] - 虚拟电厂通过技术手段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等资源进行统一调控,相当于一个"虚拟"发电厂[3] - AI技术可通过虚拟电厂将算力中心转变为电网柔性调节节点,结合"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实现能源与算力协同优化[4] 绿色电力与可持续发展 - 隆基绿能强调光伏电池转化效率、场景化设计与产品可持续性是推动绿色算力的基础,需考虑全生命周期下的可持续性和耐久性[5] - 光伏制造端的碳足迹追踪技术可延伸至算力产业,通过数字化与标准共建实现电力产品碳足迹可追溯、可认证[6] - 碳足迹是衡量产品全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的指标,对于绿电认证至关重要,可帮助算力企业获得国际绿色溢价[6]
拓邦股份:液冷技术原理相通,但因应用场景不同
证券日报网· 2025-10-16 17:45
公司技术能力 - 公司拥有液冷技术 [1] - 液冷技术原理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是相通的 [1] 技术应用与适配性 - 液冷技术的冷却方式会因应用场景不同而产生差异 [1] - 液冷技术对环境的适配性会因应用场景不同而产生差异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