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1.7米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icon
搜索文档
“争气桥”的精神密码追寻南京长江大桥承载的历史记忆
技术创新与突破 -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特大型桥梁,填补了多项"中国空白"和"世界空白" [3] - 鞍山钢铁公司成功研发16锰桥梁钢(后称Q345C),成为国内建筑行业最广泛使用的钢材 [3] - 首创31.7米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并开发钢丝管胶管穿孔技术和锚圈塞控制钢丝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4] - 工人自制土打桩机、拼装50米高龙门吊,探索高效施工方法 [4] 工程建设与挑战 - 大桥建设历时8年多,1968年9月铁路通车,12月公路通车 [5] - 5号桥墩在洪水冲击下出现险情,沉井摆动1.3万余次,断锚缆12根,最终采用"平衡重吊重法"稳定 [5][6] - 潜水员突破国际公认60米下潜极限,创造69米至71米深潜世界纪录 [6][7] - 工程共用钢材6.65万吨,混凝土38.41万立方米,总造价2.87577亿元 [11] 管理与质量把控 - 建立负责制、验收制、经济核算制三项企业管理制度 [10] - 班组设置十大工管员,实行成本包干,材料进场严格检验 [10] - 150多万个铆钉返修率极低,平均每1000个仅需更换4个 [9] 历史意义与精神传承 - 大桥建成沟通南北交通,具有重大政治、经济、战略意义 [3] - 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8] - 建设者克服恶劣生活条件,住改造猪圈,定量饮食,仍保持高度工作热情 [11] - 1969年9月通过80辆坦克及60多辆轮式车辆的质量检验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