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 36
搜索文档
歌礼制药
2025-11-01 20:41
公司及行业关键要点总结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会议核心围绕歌礼制药及其在研管线展开 专注于制药行业 特别是代谢性疾病(如肥胖、M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皮肤病(痤疮)领域的创新药研发 [2][3][12][27][32] * 提及的跨国药企(MNC)及竞争对手包括礼来、诺和诺德、诺华、罗氏、Zealand Pharma、89 Bio、Akero Therapeutics等 [4][13][18][21][32] 核心观点和论据 **1 AAC36管线的核心优势与数据** * AAC36是公司选定的同类最佳、每月一次皮下注射的胰淀素受体激动剂 为自主研发 [3] * 临床前头对头研究中 AAC36在肥胖大鼠模型上降体重幅度比参照药物Pertinent(由Zealand Pharma发现 罗氏引进)高出91% [4][10] * 基于临床前数据预测 AAC36作为单药治疗52-68周可实现15%-20%的体重下降 且胃肠道不良反应和肌肉流失情况可能优于GLP-1药物 [12][22] * 预测AAC36的临床剂量极低 约为每月一次4-5毫克 有利于降低成本和实现小注射体积(约0.5毫升) [5][6] * AAC36具有优越的理化稳定性 在中性PH条件下不形成纤维化 便于与其他多肽(如公司自有的AAC35)联合用药 [11][13] **2 核心技术平台(AISBBD与ULab)的验证** * AISBDD技术用于发现和优化多肽活性 ULab技术(储库型技术)用于延长半衰期 实现长效给药 [3][6] * ULab技术已在多个案例中得到验证:小分子AAC30临床半衰期达46-75天 小分子AAC47临床半衰期约40天 多肽AAC35在猴模型中的半衰期是替尔泊肽的6倍 超过30天 [7][9] * 该技术平台拥有专利保护 公司策略是通过药物授权合作而非CRO模式进行BD [26][27] **3 重要研发进展与未来催化剂** * AAC36计划于明年第二季度向FDA提交IND申请 与AAC35的IND申请时间相近 其一期顶线数据预计在明年第四季度读出 [14] * 今年第四季度的重要催化剂包括:AAC30口服片一天一次二期顶线数据(12月公布) AAC50(RORγt抑制剂)一期单剂量爬坡顶线数据(12月公布) [15] * 痤疮管线(全球首创新靶点)已完成与国家药审中心的上市前沟通 获得正向反馈 即将提交中国上市申请 该药还具有降低肝脏脂肪的潜力 [2][27][28][29] **4 联合用药策略与管线协同** * 公司计划同步推进AAC36单药以及AAC36与AAC35(GLP-1/GIP双激动剂)的联合用药 对标礼来同类联合疗法 联合用药目标体重下降幅度为25%或以上 [12][13] * 对于MASH领域 公司探索AAC47(一月一次THR-β激动剂)与AAC35联合治疗F4期MASH的潜力 认为F4期市场价值更高 [32][33]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对痤疮管线的商业化策略持开放态度 考虑线上销售或与合作伙伴联合销售等多种模式 [30] * 针对MASH领域 公司指出F4期患者人数虽少但药价高 市场规模大于F2/F3期 [32] * 公司认为其AC47与司美格鲁肽联用可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 且AC47本身无胃肠道外的不良反应 以此与Bimagrumab(碧玛)进行差异化比较 [18][19] * 口服小分子管线AC41(适应症未明确 可能关联MASH)的数据读出预计在年底或明年初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