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 Digital Human
icon
搜索文档
AI数字人产业发展离不开数实融合
搜狐财经· 2025-10-14 12:41
行业应用现状 - AI数字人正成为景区新晋网红,深度融入景区服务全流程,例如山西博物院的虚拟星推官和伊犁将军府的数字讲解员 [1] - 虚拟数字人已渗透至传媒、文娱、金融、教育、医疗、农业、政务等诸多领域,展现出惊人的适应性与创造力 [3] 技术驱动因素 - 生成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快速演进,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新引擎 [4] - AIGC技术使数字人内容生成效率大幅提升,基于大模型的数字人能够理解复杂语境并进行创造性思考与情感表达 [4] - 神经渲染技术让数字人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更加自然流畅,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 [4] - 边缘计算与5G网络普及解决了数字人实时交互的延迟问题,使其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服务质量 [4] 行业发展挑战 - 高质量数字人研发成本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包括3D建模、动作捕捉、语音合成、知识图谱构建等多个环节 [5] - 多数数字人仅停留在外观精美但功能单一的阶段,无法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灵活调整服务内容 [5] - 交互能力局限性是主要瓶颈,依赖预设脚本或简单规则引擎,缺乏真正理解与推理能力,难以应对开放场景下的复杂交互 [6] - 数字人与现有行业系统整合难度大,面临信息孤岛问题,无法获取实时准确的关键数据 [6] - 既懂行业业务又掌握数字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极为稀缺 [6] - 数字人应用的投入产出比不明确,企业引入需重构业务流程并承担转型成本与风险 [6] 未来发展路径 - 需建立需求导向的研发机制,深入挖掘各行业核心环节的真实需求,让数字人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迭代升级 [7][8] - 推动数字人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行业专有知识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服务生态,实现从单一功能向综合服务的跨越 [8] - 降低使用门槛与成本是关键,可通过建设行业级数字人服务平台、开发低代码定制工具、建立知识共享库等方式促进规模化应用 [9] - 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应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促进技术兼容与数据互通,加速数字人技术的产业化进程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