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gnes AI 移动App
icon
搜索文档
速递 | 打破Instagram与Snapchat增长纪录:Agnes揭示AI时代真正的增长来自未被服务的99.5%
Z Potentials· 2025-11-24 10:03
公司业绩与市场表现 - 公司于7月上线PC端,9月推出移动App,在2个月内实现注册用户新增300万,日活跃用户突破20万 [2] - 用户增长数据打破了Instagram和Snapchat的历史纪录,并成为东南亚、拉美、中东等新兴市场最热门的消费级AI应用 [3] - 公司展现出高用户留存率,第4周留存率为40%,第8周留存率仍高达30%,同时用户获取成本低至0.2美元 [3] - 公司当前估值已超过1亿美元 [3] 行业洞察与战略定位 - 创始人提出AI普及率(日常使用AI的用户规模)和AI密度(AI在应用中的融合深度)是衡量AI真实覆盖的关键指标 [5] - 根据风投机构调研,全球每日使用AI的用户约5亿至6亿,占60亿网民的约10%,其中真实订阅用户不足5%,即仅占全球网民的0.5% [6] - 绝大多数AI应用服务于占全球网民0.5%的发达地区高知、高收入人群,聚焦于办公效率、研究等狭窄赛道 [6] - 公司的战略定位是服务全球99.5%的“长尾用户”,这些用户可能没有PC或iOS设备,主要使用安卓,对AI功能浅尝辄止,公司旨在将他们首次带入AI世界,实现AI普惠 [6] - AI真正的增长机会在于满足99.5%普通人的未被满足的需求,而非争夺前0.5%的用户 [7] 产品功能与竞争优势 - 公司产品路径是打造AI原生的“全民AI”,核心功能覆盖AI搜索、深度与广度研究、图片视频生成、PPT与表格生成等主流生产力需求 [8] - 通过底层工程优化响应速度、输出质量与成本控制,并构建一体化工作流模式,建立竞争优势 [8] - 与多数平台将高级功能置于付费墙后不同,公司向所有用户开放高级功能体验并提供相当的免费额度,极大降低使用门槛 [11] - 公司积极探索AI在社交、娱乐等多元场景的应用,认为社交是提升使用频次和时长的有效途径,并可能重塑人机交互和人际连接方式 [12] - 公司致力于提升“AI密度”,即在每一个页面和场景深度融入AI,例如让AI主动理解用户意图、为内容打分、高效分发用户内容等 [13] 技术实力与研发进展 - 公司技术方案不依赖昂贵的外部API,而是自研高性能模型和多智能体架构,打造独立自主的底层服务底座 [14] - 核心团队成员来自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一流院校,包括创始人的博士导师和校友 [14] - 团队在模型训练、多智能体协作、Agentic Office System及AIGC生成优化等领域成果丰硕,有多篇论文被国际顶级会议录取 [15] - 公司自主研发的7B参数SOTA模型AgnesR1已商用,多个参数规模在7B至30B的模型也已部署应用,更大规模模型在积极研发中 [15] - 在底层技术上,50%的流量被路由到不同的自研模型,用于任务编排、研究、PPT生成等,能在更小模型上实现先进性能 [17] - 公司正持续训练区域大语言模型,以提升东南亚及拉美用户对当地口语、俚语及文化环境的体验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