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char

搜索文档
CHAR Tech, Synagro and the Baltimore City Department of Public Works Partner to Test Commercial-Scale Pyrolysis Pilot for PFAS Destruction
Globenewswire· 2025-05-07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CHAR Technologies与Synagro Technologies、巴尔的摩市公共工程部合作,将进行高温热解(HTP)示范项目,以销毁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回收合成气和生产生物炭,这是应对环境挑战的重要一步 [1][6] 项目信息 - 项目合作方为CHAR Technologies、Synagro Technologies和巴尔的摩市公共工程部 [1] - 示范于2025年5月9日在巴尔的摩市后河污水处理厂的Synagro后河设施举行,作为水环境联合会相关会议的一部分 [2] - 2025年5月至12月,Synagro和CHAR Tech将测量、测试和评估HTP工艺从生物固体中销毁PFAS化学品的有效性 [3] 各方表态 - Synagro首席商务官Pam Racey表示很高兴展示Char Tech热解工艺的商业规模试点,引领行业走向可持续解决方案 [4] - CHAR Tech首席执行官Andrew White称该项目是应对环境挑战的重大进步 [6] - 巴尔的摩市公共工程部主任Khalil Zaied称部门很自豪参与示范,体现对环境领导力和创新的承诺 [7] 公司技术 - CHAR Tech的专有高温热解(HTP)技术将有机材料加工成高价值可再生能源和生物产品,如生物炭和合成气,该系统在无氧环境中间接加热材料,不产生燃烧和气味 [5] - CHAR Tech的HTP技术可处理不可销售的木材和有机废物,同时产生可再生天然气或绿色氢气以及生物碳,还能销毁生物固体中的PFAS,是符合全球绿色能源转型的理想废物能源解决方案 [12][13] 公司介绍 - Synagro Technologies是北美领先的生物固体、有机物和残留物可持续解决方案提供商,提供综合环境服务 [8] - 巴尔的摩市公共工程部致力于为180万人提供优质饮用水、处理废水和提供垃圾回收服务,管理城市的水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等 [10] - CHAR Tech(TSXV:YES)拥有独特的高温热解(HTP)技术,可将废物转化为能源 [12] 联系方式 - Synagro公关联系邮箱pr@synagro.com,电话800 - 370 - 0035 [14] - CHAR Technologies利益相关者关系总监Galen Cranston联系邮箱gcranston@chartechnologies.com,电话647 - 546 - 5633 [14] - 巴尔的摩市公共工程部公关官员Mary Stewart联系邮箱Mary.Stewart@Baltimorecity.gov,电话443 - 813 - 2753 [14] - CHAR Tech官网www.chartechnologies.com [14]
Carba Announces 5-Year Carbon Removal Credit Purchase Agreement with Microsoft
Newsfile· 2025-05-07 17:24
核心交易公告 - Carba与微软签订为期5年的碳清除积分采购协议 将在5年内向微软交付44000个碳清除积分 [1] - 交易涉及的碳清除技术采用专利热解反应器 将生物质废物转化为高碳含量生物炭并埋存于低氧环境 [1][3] - 生物炭将作为垃圾填埋场日覆盖材料使用 兼具碳封存和污染物吸附功能 可能产生减少异味、修复污染物等环境协同效益 [3][5] 技术优势 - 公司开发专利自热式热解工艺 能源效率高于传统方法 可稳定转化生物源废物为经济价值高的生物炭 [3] - 配套开发的缺氧埋存方法获得1000年持久性认证 每积分代表永久清除1吨二氧化碳 [7] - 技术路线实现生物质供应链、热解处理与终端应用的全流程整合 具备快速扩展潜力 [6] 项目背景 - 该项目2024年获得美国能源部700万美元"碳负排放试点"资助 [7] - 方法论通过Isometric科学认证 成为首个获得千年级持久性认证的解决方案 [7] - 初始部署与垃圾处理公司合作 将城市木材废料转化为填埋场覆盖材料 [8] 战略意义 - 微软认为该方案兼具规模化和成本效益优势 有助于探索生物炭终端应用的未来前景 [6] - 公司创始人团队在热解和生物质增值领域拥有40年以上经验 获GigaClimate Builder等机构支持 [7] - 解决方案同时解决碳清除、污染治理和废弃物利用三重需求 展现跨领域协同价值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