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Budo
icon
搜索文档
Climb Bio (CLYM)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05 23:55
公司概况 * Climb Bio是一家专注于免疫介导疾病的生物技术公司 成立仅12个月 通过反向收购Ellium Therapeutics和收购Tenet Medicines形成 并于2023年10月正式更名 公司完成了1.2亿美元的私募融资[1][4][6] * 公司专注于基于已验证生物学的项目开发 目标是成为各自适应症中的同类最佳 其研发策略围绕B细胞耗竭疗法 核心是开发可扩展的单克隆抗体疗法 以替代复杂的细胞疗法[4][7][9] * 公司拥有两个主要在研资产:主打资产Budo(抗CD19单抗)和第二个资产CLYM116(抗APRIL单抗)[4][10] 核心资产Budo (抗CD19单抗) 的生物学原理与差异化 * 选择CD19作为靶点因其是B细胞耗竭的"金发姑娘"靶点 其表达贯穿从前B细胞到成熟B细胞直至浆母细胞的整个阶段 但不表达于浆细胞 从而保留了负责疫苗相关免疫的长寿浆细胞区室[13] * 与CD20相比 CD19表达更早且持续至浆母细胞阶段 与CD38(主要表达于浆细胞)相比 CD19能更有效地清除负责自身免疫活性的B细胞 并在大脑和组织中实现深度B细胞耗竭[13][14] * 分子差异化:Budo对CD19具有高亲和力 且部分岩藻糖基化 这在与FcRN的相互作用中具有优势 影响药代动力学 最新数据表明Budo可制成皮下制剂 这为开发提供了灵活性[15][16] * 与CAR-T等细胞疗法相比 裸抗方法避免了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风险 且无需住院治疗 具有更广的患者适用性和更低的治疗负担[20][21] 临床开发策略与适应症选择 * 公司采用三支柱框架选择适应症 优先考虑具有重大未满足医疗需求和明确审批路径的领域 包括1) IgG4介导疾病(如原发性膜性肾病PMN)2) 罕见单器官自身免疫病(如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3) 复杂系统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4][25][27] * IgG4介导疾病(如PMN)因其生物学特性(产生IgG4的B细胞寿命短 不分化成长寿浆细胞 且均表达CD19)而对CD19 B细胞耗竭反应极佳 具有高成功概率[25][26] * 罕见单器官疾病(如ITP)通常有经过验证的终点 只需单个注册研究 开发路径更直接[26][27] * 复杂系统性疾病(如SLE)虽然存在多重致病抗体且影响多器官系统 但代表巨大的商业机会(数十亿美元)且未满足需求高[27] 临床数据与进展 (Budo) **原发性膜性肾病 (PMN)** * **P1b研究结果**:一项在中重度PMN患者中进行的开放标签剂量递增研究 8名患者入组 5名接受了完整疗程治疗[33] * 所有5名患者均实现B细胞完全清除[33] * 所有5名患者在48周时均达到蛋白尿的完全或部分缓解 其中3名患者(60%)实现完全缓解[33] * 缓解持续至72周 两名持续评估的患者仍处于缓解期[34] * PLA2R抗体阳性患者基线时 其抗体水平降低 并实现免疫学缓解[34] * 安全性良好 无死亡或剂量限制性毒性(DLT) 无免疫原性信号 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相关不良事件(AE) 反而观察到IgG升高 研究者认为3例严重不良事件(SAE)与Budo无关[34][35] * **P2研究计划**:预计2025年下半年启动 将采用剂量递增方式评估三个剂量组 并在第42周进行评估 研究设计借鉴了P1b中分次给药(第1周和第2周给药 6个月后重复疗程)的经验[36][37] * **关键指标与注册路径**:PLA2R抗体水平被视作可早期预测长期疗效(完全肾脏缓解)的关键生物标志物 将用于指导P3研究的剂量选择[38][39][40]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ITP)** * **研究设计**:一项开放标签的P1b/2a研究 评估Budo三个不同剂量水平 患者在第一天和第14天给药 并根据血小板反应在12至36周内可选择再次治疗 研究目标是评估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安全性以及血小板反应[43] * **患者人群**:入组血小板计数低于30,000且既往治疗失败的ITP患者 目前患者已开始给药 并将随访48周[43] 第二资产CLYM116 (抗APRIL单抗) * **适应症**:计划开发用于IgA肾病(IgAN)[44] * **差异化机制**:其具有"清扫者"(sweeper)机制 即pH依赖性结合APRIL 不仅能抑制其与受体结合 还能降解APRIL靶标本身 理论上这可能比第一代药物带来更高的疗效[45][46] * **潜在优势**:与同时抑制BAFF和APRIL的双重抑制剂相比 仅抑制APRIL的策略预计长期安全性更佳 可避免与BAFF抑制相关的血细胞减少症风险 同时有望降低治疗负担[46] * **近期数据**:公司计划在本月晚些时候分享该资产的初步数据[45] 未来展望与价值创造 * 公司未来一年的关键价值创造将集中于三个方面:1) **执行力**:成功推进临床和非临床开发项目 2) **差异化**:在竞争激烈的已验证靶点领域证明其分子的差异化优势 3) **适应症选择**:从众多机会中筛选出能为患者带来良药、为股东创造价值的适应症进行推进[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