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CMO设备和耗材套包
icon
搜索文档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探秘医疗器械创新平台“孵化+投资”模式
证券时报· 2025-06-17 01:30
国创中心核心成果与运营模式 - 攻克首个国产自主知识产权"人工心肺机"及国内首款超声模拟芯片等"卡脖子"技术[1] - 作为医疗器械领域唯一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聚焦高端医疗器械多学科交叉研发[3] - 采取"公司+联盟"市场化运营机制,联合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龙头及科研机构发起成立[3][8] 实验室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路径 - 生物材料与植介入器械平台实验室开发医用钛合金、生物降解材料,应用于心脑血管植介入、骨科等领域[2] - 联合安吉尔成立实验室开发高性能抗菌材料,提供材料检测、分析测试等全链条服务[2] - 完成国产ECMO设备及高频呼吸机关键零部件攻关,打破国际垄断[3] 全链条创新生态构建 - 设立CRO、CDMO、资本运作等五大子公司,覆盖产品从样机到商业化全周期[4] - 孵化企业明准医疗开发国际首台临床级非切片三维病理成像系统,完成千万元级融资[5][6] - 国创育成累计孵化50家企业,运营7万平米产业空间,与新加坡、德国等国际机构合作[6] 资本运作与产业投资 - 私募基金国创致远发起3亿元大健康产业基金和2亿元健康产业基金,累计投资30余家企业[7] - 通过早期价值发现和成长期引领推动科技成果转化[7] 人才与产业集群效应 - 全球招聘组建300余人创新团队,含学科带头人及双聘专家[9] - 开放共享2万平方米研发平台及4亿元设备,吸引硅基仿生等龙头企业落户深圳[9] - 牵头成立深圳市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联盟,覆盖产业链百余家会员单位[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