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Electricity
搜索文档
Start of production at the Clifton Solar plant in the United Kingdom
Globenewswire· 2025-10-10 00:10
项目投产核心信息 - 公司旗下克利夫顿太阳能发电厂已开始投产,运营容量为45兆瓦 [1] - 该电厂年发电量相当于10,600户家庭的年度用电量,预计每年可抵消11,600吨二氧化碳排放 [1] - 该项目与在建的Higher Stockbridge项目均在第四轮差价合约拍卖中获得为期20年的固定电价合同 [2] 公司在英国业务布局 - 随着新项目投产,公司在英国运营的太阳能和储能电厂增至4座,总运营容量达到134兆瓦 [3] - 目前另有79兆瓦容量处于在建阶段 [3] - 公司此前已为第三方客户支持开发并运营超过23个额外项目,总容量达195兆瓦 [3] 公司整体业务规模 - 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从事可再生能源业务,运营和在建总容量为3.3吉瓦 [5] - 集团拥有一个总容量达17.4吉瓦的项目开发组合 [5] - 公司业务遍及3大洲20个国家,员工人数超过2,000名 [7] 项目战略意义与管理层评论 - 新项目在能源转型加速和能源价格高波动背景下,有助于提升英国能源安全并以有竞争力的成本提供绿色能源 [4] - 公司首席执行官表示该项目体现了对英国市场的承诺,并支持该国到2030年实现95%低碳发电的目标 [4] - 公司不仅是电力生产商,还作为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从项目设计到运营维护的全套服务 [6]
多方发力化解绿电交易难题
经济日报· 2025-10-04 05:59
行业市场现状与增长 - 绿电交易市场处于建设初期,是沟通绿电生产与消费的纽带 [1][2] - 2024年全国绿电交易总量达2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5.2% [1] -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新能源发电总量的比例从2016年的不到17%提升至2023年的61% [1] - 2024年山东省新增绿电供给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首次实现年度新增用电全部由绿电供应 [1] -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绿电交易量同比增长超过60% [1] 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绿电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资源富集于西北,而负荷中心位于长三角、珠三角 [2] - 绿电认证机制有待完善,适用性差且国际认可度有待提升 [2] - 绿电生产传输不够稳定,受季节和气候变化影响较大,增加了交易不确定性 [2] 市场机制与政策协同 - 政策明确加强全国碳市场与绿电、绿证等市场化机制的政策协同 [2] - 需加强绿电交易与碳排放权的有效衔接,促进绿电交易、绿证交易与碳交易市场的有机融合 [4] - 需建立完善的监督和追责机制,对绿电生产、计量、核发、交易等环节实时动态追踪 [4] 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应用 - 需加大对绿电直流电网的建设,实现绿电的“西电东送”,例如山东省筹备“陇电入鲁”工程 [3] - 采用“农光互补”等分布式生产模式,鼓励分布式可再生电能参与绿电交易 [3] - 2023年杭州亚运会实现100%绿电供应,交易电量达6.21亿千瓦时,部分来自西北集中式光电风电,部分来自浙江省内分布式光电风电 [3] 技术创新与系统优化 - 需加强绿电储能技术研发,生产高效安全的超级电池,并推广绿电制氢技术以稳定能源供应 [5] - 打造电网智能化平台,构建智慧物联体系,实现动态采集和实时感知,提升系统协调消纳能力 [5] - 对绿电市场数据要素进行实时分析,提高电力需求预测准确度,保障交易顺畅 [5] 认证体系与国际合作 - 需完善绿电交易认证机制,建立多渠道认证途径以适应全行业消费诉求 [4] - 加快构建国际绿电标准互认体系,增强国际规则制定参与度,提高我国绿证国际认可度 [4]
2025年1-8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同比增长7.0%
国家能源局· 2025-09-24 15:54
2025年8月电力市场交易概况 - 2025年8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65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6% [2] - 省内交易电量为48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 [2] - 跨省跨区交易电量为16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 [2] - 中长期交易电量约6249亿千瓦时,现货交易电量约302亿千瓦时 [2] - 绿电交易电量为2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2% [2] 2025年1-8月电力市场累计交易概况 - 2025年1-8月全国累计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43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 [2] - 累计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3.2%,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2] - 累计省内交易电量为331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2] - 累计跨省跨区交易电量为102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 [2] - 累计中长期交易电量为41785亿千瓦时,累计现货交易电量为1657亿千瓦时 [2] - 累计绿电交易电量为20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3% [2]
Voltalia SA: Total number of shares and voting rights in the share capital as of June 30,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7-10 00:3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企业 ,生产销售自有运营的风电、太阳能、水电、生物质能和储能设施所发电能 ,运营及在建发电容量超3.3GW ,开发项目组合总容量达17.4GW [2] - 公司是服务提供商 ,为投资者客户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从设计到运营维护全阶段支持 [3] - 作为企业市场先驱 ,公司为私营企业提供从绿电供应、能效服务到本地自发电的全面服务 [3] - 公司有超2000名员工 ,业务覆盖3大洲20个国家 ,能为客户全球服务 [4] - 公司在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上市 ,被纳入Enternext Tech 40和CAC Mid&Small指数 ,还被纳入MSCI ESG评级和Sustainalytics评级等 [5] 股权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公司总股本中股份总数为131,318,716股 ,理论投票权数量为406,220,383 ,可行使投票权数量为219,988,392 [1] 日程安排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额信息将于2025年7月23日收市后公布 [1]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联系邮箱为invest@voltalia.com ,电话为+33 (0)1 81 70 37 00 [5] - 媒体联系人是Jennifer Jullia ,邮箱为jennifer.jullia@seitosei-actifin.com ,电话为+33 (0)1 56 88 11 19 [5]
Voltalia SA: Total number of shares and voting rights in the share capital as of April 30, 2025
Globenewswire· 2025-06-06 00:0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可再生能源领域国际企业,生产销售自有运营的风能、太阳能、水力、生物质能和储能设施所发电能,运营和在建发电容量超3.3GW,开发项目组合总容量达17.4GW [2] - 公司是服务提供商,为投资者客户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提供从设计到运维全阶段支持 [3] - 公司作为企业市场先驱,为私营企业提供从绿电供应、能效服务到本地自发电的全方位服务 [3] - 公司拥有超2000名员工,业务覆盖3大洲20个国家,能代表客户在全球开展业务 [4] - 公司在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受监管市场上市,被纳入Enternext Tech 40和CAC Mid&Small指数,还被纳入MSCI ESG评级和Sustainalytics评级等 [4] 股权信息 - 截至2025年4月30日,公司总股本中股份总数为131,318,716股,理论投票权数量为220,414,222,可行使投票权数量为219,980,934 [1] 日程安排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额信息将于2025年7月23日收市后公布 [1]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联系邮箱为invest@voltalia.com,电话为+33 (0)1 81 70 37 00 [4] - 媒体联系人是Jennifer Jullia,邮箱为jennifer.jullia@seitosei-actifin.com,电话为+33 (0)1 56 88 11 19 [4]
算力电力协同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
中国通信院· 2025-05-10 14: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质生产力,电力是算力发展重要基础资源,算力电力协同是新时代发展必然趋势,对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意义重大;报告剖析了协同发展背景与需求,预测算力用能趋势,阐述内涵、要素与阶段,探讨挑战并提出关键举措和发展策略建议 [6][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算力电力协同是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 顶层设计勾勒我国算力电力协同发展蓝图:我国持续出台相关政策,算电协同成重点任务,2023 年 12 月首次提及“算力电力协同”,2024 年 7 月提出初步形成双向协同机制等举措 [14] - 算力电力协同是算力产业低碳转型的迫切需求:大模型训练使算力需求和能耗激增,我国算力中心用电增速高于全社会,未来人工智能或消耗更多能源,应用绿电是关键,预计需求大幅增加 [17][19][23] - 算力电力协同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选择:我国积极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增长推高消纳压力,调度模式向源网荷储多元互动转变,算力负载有灵活调度潜力,可提供消纳和调节资源 [27][28][30] 二、算力电力协同内涵、要素与发展阶段 - 算力电力协同的内涵:以新型电力系统为支撑,使算力与电力在多层面全局优化,打造绿色算力中心集群,推动数字与能源经济高质量发展,经历四阶段,是绿色算力发展必然选择 [31][32][35] - 算力电力协同的要素:包含算力体系和电力体系,算力体系有算力供给方、算网运营方,电力体系包括发电方、电网方和储能方 [36] - 算力电力协同的发展阶段:分为初期探索(2020 - 2023 年)、起步发展(2024 - 2025 年)、深度协同(2026 - 2030 年)、全面融合(2031 年及之后)四个阶段,协同程度不断深化 [38][40][44] 三、算力电力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 算力需求及用电集聚化发展,为局部电网带来压力:新建算力中心向八大枢纽节点转移,枢纽节点用电量增长,局部电网扩容压力加剧 [45][46] - 算力供电高标准需求与负荷低负载运行现状的不平衡:算力中心报装电力容量高于实际需求,服务器上架率低,利用率偏低,造成资源闲置浪费和成本增加 [48][49] - 绿色电力供不应求,算力企业参与绿电交易难点多:我国绿电交易增速快但规模小,算力企业成交量有限,存在东西部供需不平衡、跨省交易障碍、主体资格和权益核定等问题 [50] - 绿电直供有待提速,源网荷储应用开发不足:绿电直供概念提出但落地项目少,技术停留在设计阶段,用地和投资成本高,费用分摊机制和技术标准规范空白,制约其发展 [53] 四、算力电力协同发展关键举措 - 源荷互动,促进电力平衡消纳低碳转型:包括“荷随源转”和“源随荷建”,前者推动算力中心与清洁能源基地协同规划,后者指算力企业自建新能源发电项目,分布式光伏成本下降但供电能力有限,集中式电站是新模式 [56][59][61] - 储荷互动,挖掘算力中心回馈电网潜力:通过储能侧与算力中心侧互动,提升用电可靠性和经济性,备用电源可采用新型储能系统或氢燃料电池替代柴油发电机,规模化应用需突破技术、安全和成本等问题 [62][63][64] - 网荷协同,全面提升供配用电安全可靠:通过电网侧与算力中心侧协同,提升供配电网安全可靠性,推动高可靠供配电网设计和技术应用,商定科学报装模式,算力赋能电网数智化运行 [66][67] - 源网荷储,推动算力电力深度一体融合:可在园区级、市(县)级和区域(省)级实施,园区级以负荷为中心供能,区域和市(县)级新能源发电并入电网,通过绿电绿证交易锁定权益 [69][71][73] - 算力负载调度,精准匹配算电时空供需:核心是引导算力中心用户调整负载,增强电力系统灵活性和降低成本,国内外公司积极探索应用,前提是精准预测负载用电特性,需建设调度平台和制定调度策略 [75][76][77] - 绿电绿证交易,提升算力中心绿电应用:购买绿电绿证是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方式,中长期交易是主要形式,现货交易灵活性高,未来需扩大交易规模,完善交易市场 [80][81][84] 五、算力电力协同发展建议 - 强化算电协同政策支撑:完善体制机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推进标准应用,建立多元化资金支持渠道,激励创新研究 [85] - 构建算电协同标准体系:制定标准规范,建立评价体系和检测认证体系,为行业提供规范指导 [86][87] - 培育算电协同产业生态:推进关键技术与核心装备攻关,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培育解决方案供应商,促进创新产业规模化发展 [88] - 营造公平高效市场环境:建立公平透明高效的市场规则和机制,出台激励政策,优化绿电交易规则,开发交易平台,建立价格机制和监管体系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