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Leasing

搜索文档
天津金租资产突破九千亿!监管局半年报: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1 13:57
行业整体表现 - 天津地区生产总值8706.6亿元 同比增长5.3% 金融业增加值1360.18亿元 同比增长4.5% 占GDP比重15.6% [2] - 银行业总资产7.07万亿元 同比增长6.35% 总负债6.73万亿元 同比增长6.32% 存款规模4.86万亿元 同比增长8.54% 贷款余额4.97万亿元 同比增长3.28% [2] - 保险业总资产2583.4亿元 同比增长13.0% 总负债2406.54亿元 同比增长12.7% [2] 金融租赁业务 - 辖内金租公司资产总额9260.89亿元 较年初增长269.12亿元 增幅3% 规模稳居全国前列 [1][2] - 租赁资产总额7716.18亿元 较年初增加108.56亿元 增长4.42% 业务拓展势头强劲 [2] 风险控制能力 - 银行业净息差1.48% 较上季度增长0.02个百分点 扭转2022年一季度以来持续下行趋势 [3] - 不良贷款563.01亿元 同比减少33.53亿元 不良贷款率1.13% 同比下降0.11个百分点 创近三年新低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32个百分点 [3] - 资产减值损失准备金额1546.01亿元 同比增加29.33亿元 拨备覆盖率238.4% 同比提升12.1个百分点 高于全国8.1个百分点 [3] 绿色金融发展 - 绿色信贷余额8517.65亿元 当年新增1084.37亿元 较年初增长14.59% 占贷款余额比重17.15% 近三年年均增速17.29% [4] - 保险机构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保险保障7.05亿元 聚焦重金属污染和石化等高环境风险企业 [4] - 绿色租赁业务余额1607.23亿元 重点支持清洁能源、绿色公共交通和节能环保产业 [4] 创新实践案例 - 兴业金融租赁提供1.8亿元"直租+回租"资金支持 以7500吨碳排放权作为质押物盘活企业碳资产 [5] - 通过中登网完成碳排放权质押登记 创新解决企业融资压力 [5]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天津金融业增加值增长84.5%,持续推动租赁保理及标志区项目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7 14:56
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天津金融业综合实力 -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赋予天津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的功能定位 [1] - 天津金融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存款、贷款规模连续跨过3万亿元、4万亿元量级 [1] - 金融业增加值由2014年的1390亿元增至2024年的2565亿元,增长84.5%,占全市GDP比重由8.8%增至14.2% [1] - 下一步将充分利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各领域的资金供给 [1] 租赁和保理行业创新发展 - 天津市率先探索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绿色租赁等数十种新业务模式,并开展司法、外汇、海关等多方面创新试点 [2] - 截至2024年末,融资租赁(含金融租赁)资产规模超2.3万亿元,船舶海工等跨境租赁业务全国占比90%以上 [2] - 商业保理资产规模超3000亿元,保理融资款余额超2500亿元,保持全国领先优势 [2] - 租赁公司服务中小微企业资产余额5760亿元,同比增长15%,绿色租赁资产余额5574亿元,同比增长16% [2] 租赁和保理行业未来举措 - 重点打造飞机租赁、船舶租赁、出口租赁离岸贸易三大世界级租赁中心 [3] - 推动融资租赁服务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直接租赁规模 [3] - 发挥全国性新能源设施租赁中心和绿色融资租赁项目评价团体标准作用,引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3] - 在商业保理方面,通过政策创新、科技赋能与生态构建,提升优质商业保理机构集聚效应 [3] 金融集聚标志区建设 - 天津市在和平区、河西区、东疆综保区、经开区分别打造金融历史文化区、金融发展活力区、租赁创新示范区、产业金融发展区 [4] - 东疆融资租赁公司法人机构599家,总资产达1.28万亿元 [4] - 2025年将组织各标志区调研确定11个大类标志性项目,包括起步区载体群、金融业生态圈、基金产业群等 [4] 标志性项目阶段性成果 - 和平金融历史文化区正在盘活提升"太原道8号",打造文化商业综合体 [5] - 河西金融发展活力区举办首届REITs高端论坛 [5] - 东疆租赁创新示范区的绿色租赁团体标准升级为京津冀三地团体标准 [5] - "于响"产业金融发展区引入京东集团重组捷信消费金融,实现存量金融牌照有效盘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