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DC (Internet Data Center)
icon
搜索文档
VNET Group (VNET): 初步评估: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超预期;加速入驻抵消批发MSR疲软;买入
高盛· 2025-05-30 10: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VNET Group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VNET是中国领先的运营商中立数据中心运营商,正从传统零售IDC运营商向快速增长的批发IDC运营商转型,受益于AI投资增加,未来几年将进入收入/EBITDA加速增长阶段,批发IDC在2024 - 2027E的收入/EBITDA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52%/50%,批发IDC收入/EBITDA贡献上升或使VNET的估值倍数持续提升和估值复利增长 [13] 各部分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VNET Group收入同比增长18%(比GSe/Visible Alpha共识数据高1 - 2%),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26%(比GSe/共识数据高8 - 12%) [1] - 三个业务板块收入符合或略高于GSe预期,批发IDC收入同比增长86%/环比增长1%,占总收入30%;零售IDC收入同比增长5%/环比持平,占总收入43%,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首次恢复同比正增长;非IDC收入同比下降1%/环比下降2% [1] - 2025年第一季度,VNET资本支出为18.2亿元人民币,处于2025年100 - 120亿元人民币的资本支出指引范围内,公司维持2025年全年收入、EBITDA、资本支出和交付计划不变 [1] 订单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VNET获得119MW批发订单(2024年第四季度结果中披露),包括来自乌兰察布一家领先云计算客户的55MW订单和与常州高新集团合作运营的64MW订单;还获得来自智能驾驶客户的6MW批发订单和多个零售数据中心的4MW零售订单 [2] 批发IDC情况 - 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在服务容量环比增加87MW至573MW,在建容量环比减少29MW至377MW,已利用容量环比增加84MW至437MW,主要由2024年第四季度交付的园区贡献,利用率从2024年第四季度的28%提高到2025年第一季度的70% [3] - 承诺容量增加92MW至571MW,承诺率接近100%,预承诺总容量为307MW(环比减少30MW),在建容量的预承诺率稳定在82% [4] 零售IDC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可用机柜数量稳定在5.2万个,利用率为63.7%(连续第二个季度环比改善),平均每月经常性收入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1%至8900元人民币 [12] 资产负债表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VNET拥有57.9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和受限现金,总债务为167.8亿元人民币 [12] 投资目标与估值 - 基于12个月远期EV/EBITDA倍数12倍应用于2026E EBITDA,给出12个月目标价为13美元,当前价格为6.04美元,潜在涨幅为115.2% [14][15]
IDC行业: IDC向AIDC升级,展望供需演变
2025-05-12 23:16
纪要涉及的行业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行业,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IDC行业基本情况 - **盈利模式**:依赖上架率、机柜单价和机柜数量,上架率与客户距离和机房等级有关,机柜单价受机房等级、业务类型和客户结构影响[1][4][8] - **成本结构**:硬件设备购置费用占比超80%,土建工程费用占比约14%-15%[1][4][8] - **投资回报**:投资回报周期约6.7年,内部收益率(IRR)约12.09%-12.3%[1][4] - **2023年发展情况**:中国数据中心收入达2407亿元,同比增长26.64%,近三年复合增速17.07%;算力中心总耗电量约1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占全社会用电量约1.63%;在用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达810万架,总机柜功率约20.25GW,同比增长24.6%[3][12] - **需求驱动力及分布**:驱动力由云计算转向AI,一线城市及周边需求旺盛,长三角和京津冀投资规模超500亿元;低时延需求集中于一线城市及周边,高实验要求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互联网客户对增值业务需求旺盛[3][13] - **产业链组成**:包括上游(设备商、软件服务商、土建方和网络运营商等)、中游(电信运营商、第三方中立IDC服务商、云计算厂商及新进入者)和下游(大厂、金融机构、政府、电力企业等)[10] AIDC与传统IDC差异 - **技术层面**:AIDC使用高密度AI服务器,液冷为主流;传统IDC以通用服务器为核心,机柜密度功率较低,依赖风冷[11] - **业务层面**:传统IDC被视为成本中心,AIDC是价值创造前沿,以GPU计算产生价值;AIDC用于AI训练、推理等,提供更垂直化专业化服务;AIDC初始建设成本高,但单位功率密度高,回报周期相对较短[11] - **成本占比**:AI服务器在AIDC中成本占比更高,传统IDC中服务器成本占比约40%-50%[5] IDC项目相关 - **项目周期**:包括规划设计、施工交付测试和上架运营,以奥飞数据为例,整体项目周期约12个月[1][8] - **奥飞数据广州项目**:第三年营收和毛利率趋于稳定,上架率与毛利率高度相关,上架率从50%提升至90%,毛利率从24%提升至40%[2][9] 供给端发展演变 - **关键要素**:包括资源禀赋(土地、能耗指标、电力资源)、交付速度与运维能力;算力租赁兴起,为中小型科技公司提供服务[15] - **竞争格局**:运营商主导我国智算中心市场,第三方IDC服务商份额有望提升[17] 其他模式与趋势 - **算力租赁**:与IDC行业互补共存,通过云服务出租闲置GPU资源,推动传统IDC服务商优化算力资源体系[16] - **云计算服务厂商**:通过自建或租赁数据中心提供弹性计算服务,与政企合作布设数据中心[20] - **租赁模式**:零售型面向多元化客户,以单机柜出租;批发型面向大型厂商,以单模块起租,零售型机柜单价高,批发型建设成本低[21] - **AIDC新要求**:对供电、配电和温控提出更高要求,推动液冷变革,能源需求成选址关键因素[3][22] - **预制化模块交付**:成为新一代AIDC建设标准,可缩短交付周期[23] - **全球布局**:中国企业积极推进全球AIDC建设项目[2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跟踪需求方法**:从机架数量、耗电量、上架率、服务器出货情况及各地政策指引判断行业价格波动趋势及拐点;通过运营商CAPEX和算力规划、云厂商K8S和算力规划、AI服务器出货量跟踪需求趋势[6][14] - **第三方IDC服务商份额提升原因**:可针对高需求区域布局,硬件及软件储备丰富,能更快响应下游客户数字化转型需求[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