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 POP(韩国流行音乐)

搜索文档
星二代排队去韩国出道,普通人逆袭更难了
虎嗅· 2025-09-11 14:12
行业趋势:偶像产业“二代”现象兴起 - 韩国娱乐圈近期出现“二代”扎堆现象,包括中国明星二代(如小沈阳女儿沈佳润在韩出道)和财阀二代(如新世界集团会长长女文徐允在Allday Project出道)[1] - 虚拟偶像组合HUNTR/X凭借Netflix音乐动画电影走红,歌曲登上Billboard百强单曲榜榜首,被视为防弹少年团、BLACKPINK后的第三个世界级K-POP组合[1] - 全球范围内(包括内娱和欧美圈)偶像产业中“二代”数量明显增多,行业叙事从“草根逆袭”转向“继承家业”背景[2][3] 行业结构:练习生体系与资源分配 - 韩国偶像产业建立“练习生选拔-培训-策划-偶像选拔-制作发行”的成熟工业体系,以SM娱乐公司为代表[4] - 练习生竞争激烈,早期案例显示200万个练习生中仅75人能出道,训练强度可达肋骨断裂程度[4] - 疫情加剧K-POP市场贫富差距,中小型公司和独立练习生难以出头,资源向拥有充沛训练宣传资金的“大厂”集中[18][19] 公司案例:偶像团体背景与能力分析 - Allday Project成员背景显赫,包括财阀家族成员、职业舞者模特和美国西海岸舞蹈天才,团体业务能力被评价为“胜过大部分练习生”[9][10] - 文徐允(新世界集团会长长女)以超高SAT分考入哥伦比亚大学,同时进行偶像训练,其使用的平价化妆品(价值3000韩元)引发消费跟风[10] - 虚拟组合HUNTR/X的成功依托韩裔创作歌手EJAE的幕后贡献,EJAE曾在SM公司练习十年未出道,后转型幕后工作[12] 市场影响:全球化背景下的偶像叙事变迁 - K-POP进入“old money”回归时代,拥有跨国生活经验和专业艺术背景的练习生更容易获得资源,出道即具备粉丝基础[18] - 防弹少年团早期草根叙事(出道专辑仅售700多张)与当前资源密集型出道模式形成对比,行业难以复制下一个同类成功案例[6][18] - 全球“Nepo Baby”(星二代)现象引发公众对行业公平性的讨论,涉及《亢奋》导演萨姆·莱文森(父亲为奥斯卡导演)等案例[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