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娱乐

搜索文档
星二代排队去韩国出道,普通人逆袭更难了
36氪· 2025-09-14 21:43
新周刊 . 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 当人们哀叹平民偶像不再容易出头,也是在怀念那个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的时代。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周刊 ,作者钱雨朦 文 | 钱雨朦 编辑 | 陆一鸣 来源| 新周刊(ID:new-weekly) 封面来源 | Pixabay 韩国娱乐圈,最近流行"二代"扎堆。 中国明星二代来了。小沈阳的女儿沈佳润以单人歌手身份在韩国出道,凭借一句出口转内销的"美美桑内"火遍内娱。韩国网友甚至一度以为小沈阳是中国 财阀,理由是有梗的"东北有一座城市以沈佳润爸爸的名字命名"。 图/沈佳润微博 真 正的财阀二代也进偶像界了。6月,被网友奉为今年最炸K-POP(韩国流行音乐)组合的"六代团"Allday Project出道。五位成员之一的文徐允 (Annie),是新世界集团会长长女、三星家族第四代,出道前就已是Instagram拥有12万粉丝的网红。 还有今夏最火的虚拟女子偶像组合HUNTR/X,出自Netflix(奈飞)累计观看人次超两亿的音乐动画电影《K-POP:猎魔女团》,其歌曲登上Billboard (公告牌)百强单曲榜榜首,被视为防弹少年团、BLACKPINK之后的第三个世界级K-POP组 ...
星二代排队去韩国出道,普通人逆袭更难了
虎嗅· 2025-09-11 14:1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钱雨朦,编辑:陆一鸣,题图来自:AI生 成 韩国娱乐圈,最近流行"二代"扎堆。 中国明星二代来了。小沈阳的女儿沈佳润以单人歌手身份在韩国出道,凭借一句出口转内销的"美美桑 内"火遍内娱。韩国网友甚至一度以为小沈阳是中国财阀,理由是有梗的"东北有一座城市以沈佳润爸爸 的名字命名"。 真正的财阀二代也进偶像界了。6月,被网友奉为今年最炸K-POP(韩国流行音乐)组合的"六代 团"Allday Project出道。五位成员之一的文徐允(Annie),是新世界集团会长长女、三星家族第四代, 出道前就已是Instagram拥有12万粉丝的网红。 还有今夏最火的虚拟女子偶像组合HUNTR/X,出自Netflix(奈飞)累计观看人次超两亿的音乐动画电 影《K-POP:猎魔女团》,其歌曲登上Billboard(公告牌)百强单曲榜榜首,被视为防弹少年团、 BLACKPINK之后的第三个世界级K-POP组合。而HUNTR/X"出道"的背后,也是来自偶像一代的母 辈"托举"。 还不只是韩国偶像界,最近几年来,无论是内娱还是欧美圈,二代都肉眼可见地变多了。 偶像文化里 ...
地下偶像,加速进行时
虎嗅· 2025-09-05 10:52
"日本地偶正在进入爆发期,内地资本看在眼中,准备下场。"地偶资深从业者老雷向河豚君表示。在他看来,目前地偶经纪国内大概有2亿市场规模,其 中男女地偶各占一半。 地偶是指不在主流媒体露出,在小剧场、livehouse演出的偶像团体。日本是地偶的发源地,这些在地下演出的偶像们往往没多少粉丝,生存困难是常态。 如今,随着流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日本地偶团体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如TikTok上曝光,开始冲击传统偶像团体。头部地偶团体如fruits zipper更是在出道 三年时间内实现了从livehouse到武道馆再到东京巨蛋的三级跳。 在海的这边,国内地偶数量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百支以上数量的增长,相较地偶元年"2023年"总数147支翻了2倍多(注:地偶统计数据实时更新)。"可以 说,国内的地偶也想走日本的路"。不仅有大量民间资本涌入,一些传统娱乐经纪公司和平台也纷纷下场,如白色系正招募地偶、和酷狗合作紧密的未名 行星下沉地偶市场,B站也做了地偶综艺,"听说乐华也有计划要做地偶",老雷透露。 到了2025年,相比大家印象中的女地偶团体,男地偶经纪更是直接起飞,不止有创造营系选秀艺人如陆定昊、刘夏俊等加入,在社媒上,也到处 ...
B站酷狗乐华集体瞄准,国内地偶加速进行时
36氪· 2025-09-05 08:18
"日本地偶正在进入爆发期,内地资本看在眼中,准备下场。"地偶资深从业者老雷向河豚君表示。在他看来,目前地偶经纪国内大概有2亿市场规模,其 中男女地偶各占一半。 地偶是指不在主流媒体露出,在小剧场、livehouse演出的偶像团体。日本是地偶的发源地,这些在地下演出的偶像们往往没多少粉丝,生存困难是常态。 如今,随着流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日本地偶团体开始在短视频网站如tiktok上曝光,开始冲击传统偶像团体。头部地偶团体如fruits zipper更是在出道 三年时间内实现了从livehouse到武道馆再到东京巨蛋的三级跳。 作为一种日本舶来的亚文化产品,地下偶像在很长时间内在国内都是一种小圈子自娱自乐的产物。根据Fandom网站中国偶像WIKI数据,2014年第一支女 子地偶团体神龙妹子团成立,在此后的8年时间内,地偶在国内的增长数量几乎都是个位数,直到2023年女地偶开始爆发式增长了101支,2024年新增188 支,到今年8月又新增了113支。 男地偶比女地偶崛起要晚很多。根据微博"地下是男的谎言",2023年国内出现第一支男地偶搬砖汪汪队(已解散),至今男地偶数量已经增长至60支。 在同样飞速增长的数 ...
为什么日本女性宁愿负债也要找牛郎?
虎嗅APP· 2025-07-06 21:23
日本年轻女性消费困境的社会背景 - 日本部分年轻女性沉迷追星和牛郎消费,导致负债和生活困境[4] - 东京新宿区东宝大楼周边聚集大量"东横小孩",其中部分未成年人涉及性交易[8][9] - 大久保公园成为年轻女性隐蔽性交易的新场所,2024年相关现象显著增加[10] 娱乐产业与女性消费市场 - 杰尼斯事务所率先开发中下层女性市场,推出低价偶像产品[20] - 日本娱乐行业发现中下层女性虽钱少但消费意愿强,可能带动家庭消费[21] - 泡沫经济后商家更积极开拓女性消费市场,将各类角色偶像化[23] 女性就业与社会地位 - 日本女性劳动者占比44.3%,15岁以上女性劳动参与率53.2%[17] - 约1200万女性劳动者属于零工,640万从事医疗护理工作[25] - 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仍占主导,女性职场发展受限[17] 消费陷阱与债务问题 - 牛郎行业恶性竞争,诱导女性高消费并借高利贷[12] - 2024年1-4月日本警方逮捕22名恶劣牛郎[12] - 日本在野党提出限制色情业债务的提案,但缺乏强制力[13] 社会思潮与女性权益 - 60-70年代日本妇女团体参与社会运动获得话语权[17] - 后现代女性主义兴起但未覆盖底层女性群体[18] - 保守与进步思想夹击下,底层女性实际选择权有限[25]
搞懂00后,抓住更大的生意机会
36氪· 2025-05-28 11:17
虚拟偶像行业现状 - 微博WAW展会吸引6.8万观众 创造87次热搜 印证虚拟偶像破圈效应 [1] - 虚拟偶像通过沉浸式陪伴和情感化消费重构粉丝经济 如《无限王者团》首秀和《剑网3》策展带动周边销量激增 [1] - 虚拟偶像从小众走向主流 代表案例包括洛天依 初音未来 AYAYI 可代言品牌 开演唱会 参演影视作品 [4][6] 虚拟偶像商业模式 - 变现途径包括IP孵化 内容共创 数字资产销售 虚拟演出 周边与跨界合作 [17] - 数字资产销售是关键收入源 如虚拟皮肤 NFT等 ZEPETO平台虚拟时装销售表现突出 [18] - 虚拟演出利用全息投影 AR/VR技术 初音未来和洛天依演唱会为例 粉丝付费观看或打赏互动 [19] 虚拟偶像竞争优势 - 突破时空限制 可24小时工作 多语言交流 实现全球偶像潜力 [10] - 人设完全可控 无塌房风险 品牌合作安全性高 [10] - 支持按需个性化定制 通过大数据和AI分析精准满足粉丝需求 [11] 消费逻辑变革 - 用户虚拟化 粉丝通过虚拟偶像投射自身审美和价值观 构建数字身份 [12][13] - 消费故事化 粉丝为情感陪伴和成长故事买单 如养成系偶像的参与感 [14] - 价值共创化 粉丝参与内容创作和运营决策 从消费者升级为合伙人 [16] 技术驱动趋势 - AIGC工具降低创作门槛 粉丝可生成同人图 视频等内容 推动生态繁荣 [15] - AI拟真技术发展可能催生高度情感化的虚拟艺人 进一步挤压真人明星空间 [20] 行业影响 - 虚拟偶像对真人偶像形成降维打击 尤其在商业稳定性和产出效率方面 [20] - 推动娱乐业从真人粉丝经济向元宇宙粉丝经济转型 重构产业链逻辑 [8][11]
女爱豆扎堆拍“完蛋like”,腰部偶像的生存之道
36氪· 2025-04-29 16:43
偶像经济现状 - 内娱偶像经济加速崩塌,头部偶像仍能通过发歌、代言高奢或参演影视剧维持发展,但腰部小偶像面临严重生存困境[10] - 女爱豆受冲击尤为明显,存在吸粉难、固粉更难的问题,相比男爱豆更依赖市场环境[14] - 腰部女爱豆转型路径有限,包括拍网剧、音综、微短剧或转行网红播主,部分选择进入"完蛋like"新赛道[14] 偶像行业转型现象 - 正统女偶像冯若航从乐华娱乐旗下女团NAME退出后,参与男性向互动影游《美女,请别影响我成仙》拍摄,引发舆论争议[4][7] - 同类案例增多:《明日之子》选手王涵、BEJ48成员孙千予等腰部偶像相继进入"完蛋like"赛道[11] - 此类转型本质是艺人资源降级,从提供梦想价值的偶像转变为提供直接外貌价值的游戏角色[13] 互动影游市场发展 - 《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2023年爆火后催生"完蛋like"细分市场,主打真人互动与美女元素,核心受众为男性玩家[5] - 新作《美女,请别影响我成仙》尝试修仙题材创新,并借助偶像艺人参演制造话题[7] - 该类型游戏与偶像行业受众完全对立,前者服务宅男群体,后者依赖女粉经济[5] 公司层面动态 - 乐华娱乐曾对NAME女团投入数千万资金,包括海外制作专辑和团综,但未能解决成员长期发展问题[11] - 圣元互娱、乐华等传统偶像公司培养体系面临挑战,练习生出道后可持续性存疑[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