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DI 直写曝光设备
icon
搜索文档
AI需求高涨,PCBCCL的产能扩张、设备材料突围及估值重塑
2025-07-29 10:10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PCB(印刷电路板)及上游材料、设备行业 - 核心驱动因素:AI 和高性能计算需求激增,技术变革(正交背板、COWOP、内载板等)推动行业升级 [1][2][5] - 主要公司: - PCB 厂商:胜宏、沪电、生益电子、鹏鼎、景旺 [4] - 设备厂商:新旗微装(LDI 设备)、大族数控(钻孔设备)、东威科技(水电镀设备) [9][16] - 材料厂商:鼎泰高科(钻针)、德福(高端铜箔)、中材科技(低膨胀砂) [3][26][32]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AI 需求推动 PCB 市场增长** - AI 服务器、英伟达 Rubin 系列及 ASIC(专用集成电路)需求带动 PCB 增量: - 正交背板单价达数万美元/个,单机柜需 4 个,市场空间约 20 亿美元 [2] - ESIC(专用集成电路)单价 300-500 美元/个,2026 年市场空间超 20 亿美元 [2] - 合计 AI 相关 PCB 市场空间达 60-70 亿美元 [2] - 国内 PCB 厂商资本开支 2025 年预计同比增长 30%-40%,达 300 亿元 [12][18] **2 产能扩张与供需关系** - 主要 PCB 厂商(胜宏、沪电等)扩产总投资 200-300 亿元,单厂投资 40-50 亿元 [4] - 新增产能主要用于满足大客户及海外需求,2026-2028 年仍将供不应求,无严重过剩风险 [4] - 东南亚产能转移:高端产品线向泰国等地转移,带来结构性盈利弹性 [23] **3 技术变革与产品升级** - **正交背板**:提升 PCB 价值量,单价数万美元 [2] - **COWOP**(Chip on Wafer on PCB):简化封装流程,降低成本,台积电 COS 工艺采用 [5] - **内载板技术**:介于 PCB 和载板之间,信号传输更优,但加工难度大(需 mSAP 工艺) [6][7] - **PTFE 材料**:用于 Rubin 系列背板,但良率低,量产进度延迟 [8] **4 设备与材料突破** - **LDI 直写曝光设备**: - 新旗微装国内领先,2024 年收入 8 亿元,2025 年市场需求预计 40-50 亿元 [9][13] - 优势:高精度(10-15 微米)、无需掩模板、自适应调整 [10] - **钻孔设备**: - 大族数控占 70% 市场份额,高阶 HDI 板设备替代日本三菱 [16] - **高端铜箔**: - HCLP 铜箔加工费逐代提升(四代达 20 万元/吨),载体铜箔加工费超 50 万元/吨 [26][27] - 国产替代加速(德福、龙阳等) [26] - **低膨胀砂**: - 需求随台积电 COWAS 产能翻倍增长(2026 年达 13 万片/月) [30] - 价格为一玻纤的 3-4 倍,中材科技、宏和科技为主要供应商 [32] **5 细分市场机会** - **PCB 钻针**: - 鼎泰高科(27% 市占率)、金洲精工(18%)垄断市场 [22] - AI 推动高多层板需求,0.2mm 以下微孔钻针供需缺口超 10%,价格贵 30% [22] - **高端铜箔**: - 德福收购卢森堡公司扩产,载体铜箔远期利润增厚数亿元 [27] - 方邦与华为合作,2025Q1 收入 2000 万元,利润 900 万元 [28] ---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与挑战** - PTFE 材料量产延迟,良率问题未解决 [8] - 水镀设备验收周期长(3 季度以上),业绩拐点滞后 [21] **市场动态** - 2025 年 PCB 设备订单高增:大族数控订单增 50%,中微公司订单翻倍 [19] - 鼎泰高科、金洲精工股价 2025 年 6 月以来涨 50%,下半年仍有空间 [24] **估值差异** - 钻孔/曝光设备估值 30-40 倍(PE),水镀设备仅 20 倍 [21] - 高端铜箔、低膨胀砂赛道因技术壁垒高,盈利弹性大 [26][32] --- **总结** PCB 行业在 AI 算力爆发和技术升级驱动下进入高景气周期,核心机会集中于: 1. **高端 PCB 制造**(正交背板、内载板) 2. **设备国产化**(LDI、钻孔、水电镀) 3. **材料突破**(高端铜箔、低膨胀砂、钻针) 需关注扩产节奏、技术验证进展及东南亚产能转移带来的结构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