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AR T cells
icon
搜索文档
Marker Therapeutics (MRKR)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3 01:30
**行业与公司** - 行业:生物技术(细胞疗法、肿瘤免疫治疗)[1] - 公司:Marker Therapeutics(专注于MAR T细胞疗法)[1]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MAR T细胞技术的独特性** - **多抗原靶向**:MAR T细胞通过天然T细胞受体识别数百个表位和6种肿瘤相关抗原,避免因抗原下调导致的肿瘤免疫逃逸[2][3] - **非基因修饰**:与CAR T或αβ TCR不同,MAR T细胞无需基因改造,依赖肽刺激自然激活免疫反应[5][6] - **制造工艺**:9天体外培养过程,简化且工业化,投资数百万美元优化[6] **2 临床数据与疗效** - **淋巴瘤(DLBCL)**: - 总体缓解率(ORR)77%,完全缓解率(CR)44%[15] - 3例患者持续缓解超6个月,1例超1年[16] - 安全性良好,仅报告1级CRS(发热)且无需治疗[16] - **实体瘤潜力**: - 胰腺癌临床前概念验证,获政府资助超1000万美元推进研究[13][34] **3 市场机会与竞争格局** - **目标患者**: - 2024年全球约8000例淋巴瘤患者接受CAR T治疗,40-60%一年内复发,潜在市场规模17亿美元[21] - 2030年预计市场规模达30亿美元[21] - **竞争优势**: - 安全性优于双特异性抗体(如glofitamab),后者需长期给药且毒性高[19][39] - 多抗原靶向避免单抗原逃逸,临床活性可能更持久[44][47] **4 制造与商业化** - **合作与产能**: - 与第三方CDMO合作,确保多中心生产和商业化供应[29][32] - 技术已成功转移至2个GMP设施[31] - **创新方向**: - 开发“现货型”疗法(72小时HLA部分匹配库存),2024年下半年首例患者治疗[35] --- **其他重要内容** **1 资金与财务** - 现金及等价物1370万美元,预计支撑至2025年一季度[48] - 政府资助超3000万美元(NIH、FDA、德州CEPRET),延长现金流至2026年后[48][49] **2 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 CAR T复发后治疗选择有限,双特异性抗体可能因早期使用而不可及[19][20] - MAR T细胞无需肿瘤活检或抗原预筛选,适用性更广[7][8] **3 技术局限性** - 非基因修饰导致体内追踪困难,需依赖间接指标评估持久性[9][10] - 淋巴耗竭(lymphodepletion)可增强细胞扩增,但非必需[24][25] --- **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 **胰腺癌进展**:政府资助的胰腺癌研究被视为“免费期权”,风险较低[34] - **靶点选择逻辑**:统计方法筛选抗原,无需预先了解肿瘤抗原表达[8] - **历史数据参考**:贝勒医学院早期数据显示T细胞可在患者体内存活超10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