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PCBA智造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云汉芯城,终于要上市了
芯世相· 2025-08-13 13:52
云汉芯城IPO进程 - 证监会于2025年7月31日批准云汉芯城创业板IPO注册,拟募资5.22亿元,重点投入大数据中心及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等领域 [2][5] - 公司从2021年12月首次提交申请到最终注册生效历时43个月,远超创业板IPO平均784天的周期 [7][8] - 上市进程缓慢主要因业绩波动及创新性受质疑,期间两度被深交所问询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11] 财务表现与行业周期 - 2021-2024年营收分别为38.36亿、43.33亿、26.37亿、25.77亿元,净利润从1.61亿降至8838万元 [12] - 2022年营收达峰值后,2023年同比下滑39.14%,2024年跌幅收窄至2.27%,扣非净利润恢复增长19.77% [14][15]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12.16%提升至2024年16.19%,半导体器件贡献56.29%营收 [16][17] - 2025年Q1预计营收增长9.58%-13.12%,净利润增幅56.38%-82.44% [18] 商业模式分析 - 采用"先销后采"模式为主(占比超80%),电子元器件B2B销售业务占营收98.76% [21][23] - 与2500家供应商合作,注册用户69.65万,2022年付费用户5.4万家 [19] - 前五大供应商均为大型分销商(如艾睿、安富利),采购占比15.35%,体现"分销商的分销商"定位 [28][30] - 客户分散,前五大客户占比仅3.5%,2024年单笔订单平均金额3900元 [31][32] 与嘉立创对比 - 嘉立创2024年营收79.996亿元(云汉25.77亿),毛利率26.58%高于云汉16.19% [25][26] - 业务结构差异显著:嘉立创电子元器件业务占比35.7%,云汉达98.76% [26][28] - 嘉立创用户规模更大(注册710万vs云汉69.65万),订单均价400元体现更侧重个人用户 [25][32] - 供应链差异:嘉立创前五大供应商多为PCB材料商,云汉集中于芯片分销商 [29][30] 行业影响与展望 - 作为国内最早芯片分销互联网企业,成功上市被视为行业模式获得认可的标志 [34] - 业绩周期性明显,在缺芯潮期间(2020-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68.08%,低谷期承压显著 [14][34] - 上市进程中的争议包括创新性存疑、手工订单比例高等问题,反映行业特性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