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hip EDA DFT方案

搜索文档
三维堆叠芯片DFT!系统级测试EDA:测试监控、诊断、自修复的本地化可测性互连方法
势银芯链· 2025-06-11 11:03
公司核心技术 - 自研3Sheng Integration Platform集成系统级规划、物理实现与分析、可测试性设计五大引擎,支持三维异构集成系统的敏捷开发与协同设计优化[3] - 独创性技术包括统一数据底座、跨Die测试诊断及容错修复机制,保障三维系统可靠性[5][25] - 3Sheng Ocean工具提供堆叠芯片系统级测试设计功能,覆盖键合前后全流程可测性需求[5][21] 堆叠芯片测试挑战 - 三维堆叠芯片新增Die间互连接口测试需求,需解决兼容性、连通完整性及缺陷识别问题[10] - 高密度互连场景下信号走线复杂度陡增,测试方案需具备灵活性与可复用性[10][15] - 不可逆的互连测试流程(Pre-Bond/Mid-Bond/Post-Bond)对测试准确性和成本效益要求极高[13] 测试技术方案 - 采用混合测试方案(扫描链/BIST/边界扫描),符合IEEE 1149.1-1838标准,支持多厂家Die统一测试接口[17][19] - 测试修复IP集成故障采集、自修复电路,通过扫描隔离单元实现跨Die信号访问控制[21][23] - 自适应测试向量生成技术缩短CP测试时间50%,故障覆盖率提升至99.99%[25][27] 容错与可靠性设计 - eFPGA可编程技术实现动态路由与协议转换,冗余修复覆盖85%堆叠芯片有效面积[29][31] - TSV互连策略分组设计解决热电耦合干扰,支持RDL/TSV故障在线识别与冗余切换[29][31] - 自修复补偿电路可修复聚簇IO故障,降低15%布局布线开销[27][31] 行业应用价值 - 三维堆叠EDA技术填补国产软件差距,推动AI/GPU/RISC-V等领域高性能芯片发展[34] - 方案助力实现更高集成度(2.5D/3D/3.5D/SoW)、更低功耗的芯片系统[34][36] - 技术已在高性能计算芯片HBM总线互连等场景验证,优化测试成本效益[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