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互动体验

搜索文档
小博物馆也能做大文章(金台随笔)
人民日报· 2025-05-15 06:41
不仅服务教育教学,还搭建学术知识平台,让更多观众得以走近文物、触摸历史,这样的高校博物馆不 在少数。以学术资源为依托,提供主题化、专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越来越多高校博物馆成为深受大众 欢迎的"第二课堂"。 相较于社会公共博物馆,高校博物馆的藏品层级和数量往往不占优势,怎样在提供文化服务上展现更大 作为?挖掘特色是关键。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着1万多件我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 物、蜡染、刺绣等藏品,成为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基因库。在长安大学公路交通博物馆的VR互动体验 区,参观者可以沉浸式体验桥梁、隧道、道路等施工场景,感受公路交通理论知识在工程现场的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的饲料博物馆,则凭借动物的"食品多样性"让人眼界大开。不求"大而全",紧扣专业性、 特色性、学术性,在"小而精""小而美"的赛道潜心耕耘,高校博物馆同样能收获关注、出圈出彩。 让"宝藏"展品走出"深闺"、提高"能见度",还需要创新呈现形式。南京林业大学树木标本馆把展陈搬到 线上,一场直播获得270多万观看量,观众感慨"没想到植物也可以这么有趣"。黑龙江大学博物馆组织 开展历史考古、红色党史、民族民俗等方面的参观研学,讲解团队的年累计志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