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展览

搜索文档
水上娱乐、夜间游艺,北京全市公园推出280项暑期游园文化活动
新京报· 2025-07-09 17:26
暑期游园文化活动 - 北京全市公园推出280项暑期游园文化活动 涵盖自然教育 消夏活动等 满足不同年龄段游客需求 [1] - 活动信息可通过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官方网站及"首都园林绿化"官方微博微信查阅 [1] 自然科普与研学活动 - 紫竹院公园推出趣探活动 包括蝴蝶形态特征学习及"蝶与花"标本画制作 [2] - 北京动物园开发系列研学课程 探究达尔文进化论在动物中的演进过程 [2] - 龙潭西湖公园提供夜探活动 观察蛐蛐 青蛙等夜间动物 [2] - 双秀公园推出自然笔记活动 引导儿童观察并记录花草树木 昆虫飞鸟 [2] - 北京世园公园推出沉浸式田野研学体验 结合自然探索 农耕劳动 荒野技能 [2] - 中山公园 玉渊潭公园 香山公园 天坛公园围绕夏季鸟类 古树名木 古建筑等主题开展科普活动 [2] 艺术与文化体验 - 紫竹院公园推出当代水彩画艺术展 竹笛演奏沙龙 "竹间"武侠主题音乐会及荷灯手作亲子互动 [3] - 中国园林博物馆开展"博物馆奇妙夜"暑期夜宿活动 涵盖园林历史 文化 艺术等知识 [3] - 长阳公园推出"绿水青山"流沙画制作 [3] - 天坛公园举办七夕非遗手工秀 展示京绣团扇制作 [3] - 香山公园推出香文化体验活动 包括打香篆 搓香丸 制香囊 [3] - 奥北森林公园提供掐丝珐琅荷花冰箱贴 非遗蜡染画制作体验 [3] - 颐和园 玉渊潭公园 柳荫公园 八大处公园推出传统二十四节气系列文化活动 [3] 水上娱乐与消夏活动 - 香山公园推出沉浸式亲子探险游戏"剧本杀" [4] - 柳荫公园浮感空间乐园提供水上大闯关 喂鱼互动等水上娱乐项目 [4] - 紫谷伊甸园打造"紫谷王者奇幻夜+电竞赛事"主题消夏夜游活动 [4] - 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夏日戏水节 包含"浑水摸鱼" "CS湿地大冒险" 野营等活动 [4] - 温榆河公园推出消夏艺术季 集赏荷 夜游 国风市集 光影秀于一体 [4] - 北京世园公园开展"花园夏Yeah"夜骑夜跑活动 [4] - 石景山游乐园打造"狂欢之夏" 包含音乐 美食 光影等消暑游玩项目 [4] 游园建议 - 市园林绿化局建议市民错时 错峰游览热点公园 避开人流集中区域 [4] - 高温天气下推荐选择场地开阔的郊野公园 森林公园及自然风景区避暑 [4]
长三角再添光影新地标
人民日报· 2025-07-04 06:57
公司运营表现 - 中国电影资料馆江南分馆开馆一年来共举办93个专题影展和758场学术放映,小红书话题浏览量达600多万次 [1] - 超半数观众来自上海、杭州等周边城市,成为长三角光影新地标 [1] - 江南分馆累计举办18场国际主题展映,放映12个国家的136部影片,开展32场映前映后交流活动 [2] - 一年推出12场电影主题艺术展览,将电影文化与苏州传统文化深度融合 [3] 文化影响力 - 江南分馆通过电影文化激活区域消费,带动周边餐饮等消费大幅增长 [3] - 举办丹麦专题展映时丹麦驻沪总领事出席开幕式,波兰专题展映特邀《琴键人生》导演和剪辑师亲临现场 [2] - 经典昆曲电影《十五贯》放映当日邀请苏州昆剧院演员带来剧目片段《访鼠·测字》的现场演绎 [3] - 老字号"雷允上"以电影《盘丝洞》为灵感推出"七情妙妙茶" [3] 用户生态 - 江南分馆拥有12个私域影迷群和6000名影迷,85%观众为18—35岁青年人 [5] - 影迷常常自发交换观影物料,工作人员在三楼设置"自制物料台" [5] - 周末惠民专场票价低至10元,放映越剧电影《红楼梦》时一票难求 [3] - 观众不仅是消费者,更是电影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5] 创新运营 - 江南分馆通过主题化策划将影片串联成有机整体,打造沉浸式电影文化体验 [2] - 举办卡尔·西奥多·德莱叶专题影展时配套开展"黑玫瑰与白玫瑰——电影巨匠镜头中的女性"展览 [2] - 东太湖畔新颖的电影放映方式"浮水映"提供的观影体验刷爆社交媒体 [3] - 江南分馆打破传统影院与观众界限,构建起新型电影文化空间 [4]
多家政府机构联合主办 “中国好色彩”艺术展在杭州远洋乐堤港启幕
新浪证券· 2025-06-18 10:24
艺术展览概况 - 展览主题为"中国好色彩·艺术家晨晓笔下的时代肌理",由杭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杭州市海外联谊会、杭州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在远洋乐堤港开幕,展期持续至6月25日 [1] - 展览聚焦华裔艺术家晨晓十年来的代表性作品,包括40余幅描绘祖国面貌及全国各大城市主题的画作,通过色彩展现城市发展与文化自信 [3] 展览亮点 - 两大核心作品《新富春山居图》与《一池荷叶》成为焦点,体现当代中国艺术在公共生活与国际传播中的实践 [3] - 《新富春山居图》是为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创作的巨幅作品,尺寸达15米宽×3米高,需大型场地展示 [6] 场地与活动 - 远洋乐堤港作为京杭大运河畔的艺术购物中心,以"杭州碗"形象著称,具备优质场地资源和丰富策展经验,多次承办文化艺术展览 [6] - 展览免费开放,配套活动包括艺术VIP对话、儿童美育工作坊、色彩心理沙龙等,旨在推广色彩美学与公众参与 [6]
旧街“老社新治”成网红打卡地 成都把艺术展搬到街头
中国经营报· 2025-06-07 03:36
城市更新政策与规划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到2030年城市更新行动实施取得重要进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初见成效 [3] - 文件要求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燃气等老化管线管道,整治安全隐患,支持加装电梯,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结合改造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6] - 推动街区功能转换、业态升级、活力提升,打造活力街区,改造商业步行街和旧商业街区,优化交通组织,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文旅产业赋能 [8] - 建立以居民为主体的保护实施机制,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和历史建筑修缮,探索合理利用文化遗产的路径 [9] 老旧小区改造案例 - 成都长信公寓通过改造新增停车位、升级垃圾站、设置电瓶车充电区,加装电梯解决老年住户爬楼问题 [3][5] - 蓓蕾社区将背街巷道改造为"无边界美术馆"展廊,引入街头表演和主题艺术展,同时升级临街商业业态,吸引咖啡馆、饰品店等年轻化店铺 [4][5] - 社区建设食堂并对60岁以上老人提供用餐补贴(60-79岁补贴3元/餐,80岁以上补贴6元/餐) [6] - 玉林东路改造缩减车行道宽度、拓宽人行道,为商户提供外摆空间,案例入选住建部《城市更新典型案例(第二批)》 [10] 商业与文化融合案例 - 成都太古里保留广东会馆等历史建筑并融入川西元素,吸引Cartier Maison、CAFéDIOR等国际品牌入驻,形成奢侈品潮牌聚集区 [7] - 蓓蕾社区将街道办办公楼改造为"白夜花神诗空间"咖啡馆,引入白夜酒吧品牌,带动文创摊主聚集形成文化地标 [8] 跨部门协作机制 - 城市更新需园林、交通、城管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如玉林东路改造涉及道路规划与商户空间协调 [10] - 《意见》要求构建市级统筹、部门联动、分级落实的工作格局,加强政策与资金保障,避免形式主义 [11]
打开更辽阔的审美场域
人民日报· 2025-05-18 05:52
行业数字化升级 -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聚焦"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突显数字信息技术对社会形态的系统性变革影响,美术馆面临与时代共振的挑战[2] - 浙江美术馆联合中国美术馆等单位起草的《公共美术馆数字化服务规范》经文旅部批准实施,明确数字化服务基本要求、技术支撑等标准,为全国美术馆数字化提供支撑[2] - 行业普遍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和区块链等技术对藏品、展览、教育等活动进行数字处理与业务重构[3] 领先机构实践案例 - 浙江美术馆自2016年起将数字技术融入展览、典藏等领域,包括"东方智慧"系列融合传统文化与数字智能,建设全国首个跨省通用"藏品云"数字平台[3] - 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专门设计独立沉浸式数字艺术展厅,成为传统美术馆推进数字化服务的典型实践[4] 技术艺术融合趋势 - 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览通过数字化手段使作品互动性增强,成为行业普遍采用的创新形式[4] - 美术馆需打破公共文化服务固有认知,通过技术赋能让"年轻态"服务触达更广泛受众,形成新的知识生产方式[4] 审美教育核心价值 - 美术馆数字化服务需强调审美意识唤醒,以中华美学精神(如"天人合一")塑造技术时代人文价值[5] - 审美教育是系统性人格建设过程,美术馆通过日常美育活动引导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感受美、创造美,促进思想认知成长[6]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审美成为数字时代重要生产力,既对抗技术异化又激发文明创新,如青年艺术家用算法重构《诗经》意象体现美学传承[7] - 行业需在数字建构的新时空中探索更辽阔的审美场域,强化艺术与教育融合以满足精神文化需求[6][7]
超900家文化类社会组织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
新京报· 2025-05-16 15:36
北京市文化类社会组织发展 - 北京市目前有900余家文化类社会组织 其中市级社会组织480余家 是助力北京文化中心建设的重要力量 [1] - 文化类社会组织在挖掘民间文化遗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 - 民政部门将加强文化领域社会组织管理服务 引导其发挥专业与资源优势 推动多样化文化资源融入百姓生活 [3] 北京中国紫檀博物馆 - 该博物馆于1999年开馆 是中国首家专题类非国有紫檀艺术博物馆 2023年获评"5A级社会组织" [1] - 近期推出1:10比例小叶紫檀复刻朝阳门城楼 采用纯榫卯结构 集古建文化 檀雕技艺和历史文化于一体 [1] - 年均接待游客约10万人次 每月第一个周六及国际博物馆日免费开放 [1] 今日美术馆艺术展览 - 正在举办阿尔丰斯·穆夏大型艺术展 展出近200幅作品 包含10余幅罕见手稿 采用光影和AI交互技术 [2] - 该馆成立于2002年 通过展览 公共活动 教育课程等线上线下结合方式推动当代艺术发展 [2] - 同期开放冯唐等三个展览 博物馆日前后将举办音乐沙龙 艺术疗愈系列活动 [2]
文旅新探丨厦门鼓浪屿:艺术荟萃的“琴岛”之旅
新华网· 2025-04-29 06:40
鼓浪屿艺术旅游发展现状 - 鼓浪屿通过在全岛设置8个共享钢琴演奏点和3个音乐会客厅,打造沉浸式音乐体验,吸引音乐爱好者重复游览[3] - 共享钢琴通过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使用,结合景点布局形成"循音打卡"新旅游模式[3] - 亚洲最大管风琴"卡萨翁700"经国际团队四年修复后成为核心文化IP,带动专业游客专程到访[4] 文旅融合创新实践 - 延平戏院通过闽南传统戏剧展演(提线木偶戏、高甲戏、南音)实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春节期间成功吸引游客[6] - 外国文物馆举办"中国龙与法国百合花"特展,以17-18世纪中法宫廷交流文物展示跨文化魅力[6] - 八卦楼开设管风琴修复公开课,由首席维修师现场教学,将专业技术转化为旅游体验项目[4] 未来发展规划 - 管委会计划在五一及暑期旺季深化沉浸式艺术项目,通过"老景点+新体验"模式提升游客粘性[8] - 全岛艺术资源整合形成完整游览动线,覆盖从古典音乐(管风琴)到现代互动(共享钢琴)的多元体验[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