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W527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为何都盯上了12nm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7 11:17
12nm制程成为芯片产业焦点 - 12nm工艺节点虽为十年前量产技术,但近期成为紫光展锐、龙芯、索尼、英特尔等国内外芯片厂商的共同选择[1] - 该节点被重新定义为"黄金中节点",商业价值和战略意义快速提升,由算力边缘化、成本敏感化、产业地缘化、封装系统化共同驱动[3] 12nm应用谱系扩展 - 应用场景覆盖穿戴终端(紫光展锐W527平台)、服务器(龙芯3C6000)、手机独显(REDMI D2)、智能眼镜(富瀚微MC6350)、AI一体机(江原科技D10)等9大领域[5] - 典型产品特性:龙芯3C6000通过架构优化实现16核/32线程,对标英特尔7nm Xeon;富瀚微MC6350功耗仅为市场主流产品的1/4;江原D10实现全流程本土化[7][9][10] - 索尼计划在图像传感器逻辑电路采用12nm,凸显其低功耗与面积控制优势[11] 12nm复兴的四大逻辑 - **边缘AI需求**:7nm/5nm成本过高,28nm/40nm性能不足,12nm在性能-功耗-成本平衡性上成为边缘AI SoC理想选择[13] - **地缘政治因素**:12nm既非最尖端(规避制裁)又能支撑中高端应用,在中国/东南亚等地具备成熟制造基础[13] - **先进封装适配**:12nm与2.5D/3D-IC等封装技术高度兼容,可通过异质集成构建"准先进系统"[13] - **先进制程资源紧张**:7nm以下产能受EUV限制,12nm成为承接28/40nm升级需求与高端制程溢出需求的"分流节点"[14] Foundry厂商布局动态 - 台积电12FFC工艺为16nm家族优化版,2017年量产,近期在熊本厂、欧洲合资厂均有扩产规划[16][17] - 联电与英特尔合作开发12nm平台,预计2027年量产,分工模式为英特尔负责制造、联电主导技术开发[17][18] - 合作动因:联电需突破28nm红海竞争,英特尔需提升产能利用率并学习Foundry服务经验[19][21] - 三星8nm因发热控制问题促使部分客户回流台积电12nm,后者获EDA工具更积极支持[17] 12nm的战略定位 - 技术特性:非EUV光刻技术下最先进节点,晶体密度达16nm世代极致[16] - 未来角色:主导边缘AI终端、智能感知系统、消费电子SoC、汽车电子及XR芯片,成为系统级解决方案的关键中枢[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