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maging radar
icon
搜索文档
Mobileye Global (MBLY)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2 23:47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涉及公司为Mobileye Global(MBLY)及其客户如大众汽车(VW)以及竞争对手如特斯拉(Tesla)[1][3][9] 核心观点和论据 **技术进展与项目执行** * 公司技术现状类似于2010-2012年推广摄像头ADAS技术的早期阶段 当前ADAS采用率已从零上升至约75%[2][3] * 公司正全力执行与大众汽车(VW)的合作项目 以此向其他OEM证明其技术成熟度[3] * 监督(Supervision)项目的设计冻结(design freeze)定于2026年初进行 以便在发布前完成完整的车辆验证和认证工作[4] * 驾驶(Drive)项目软件冻结(software freeze)为支持欧洲认证流程将在2025年完成 预计2026年可在美国开始商业化 在欧洲因法规需等待至2026年[5][6] * 公司在欧洲和中国进行了多次高管演示 其性能持续优于其他基准和竞争系统[5] **人工智能(AI)与系统方法** * 特斯拉因其车辆互联和自产能力 在无需等待生产断点即可部署新技术方面具有优势[9] * 公司在其软件栈中看到了巨大进步 由端到端基于Transformer的网络驱动 这些网络正在取代第一代监督系统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 对提升舒适性尤其有帮助[10] * 公司采用“复合AI”(Compound AI)系统 其核心是“主守护-后备”(primary guardian fallback)结构 通过多个软件和传感器并行评估场景 并由逻辑决定在特定情况下依赖哪个系统 以此将边缘案例变为常态分布 从而显著提高精度[11][12][13] * 公司广泛使用仿真测试 基于众包地图数据(REM data)创建真实环境 可在一夜之间运行1000万至2000万个场景[13][14] **客户动态与市场趋势** * 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经历了产品组合的长期重新规划 涉及动力总线和架构整合 一些目标平台从原计划的2026年中推迟至2028年[18] * 市场出现更清晰的需求细分:高端品牌可能需要“视线自由、手可脱离”(eyes off)功能 而大众市场车辆则需要极具成本效益的高速公路脱手驾驶功能来满足未来安全标准 “环绕ADAS”(Surround ADAS)因此获得大量关注[19][20] * 新AI技术带来了噪音和困惑 尤其对高层管理人员 一些初创公司声称利用现有硬件即可解决问题 但公司强调其工程化结构能带来更好的精度水平、可追溯性和可预测性[21][22] * 作为“一站式商店”(one stop shop)具有优势 因为不同细分市场使用相同的芯片和摄像头感知系统 可节省大量验证成本 并且能支持中国等市场[40][41] * 与大众的合作价值远超收入本身 其提供了严格的开发环境、集成点验证和品牌定制化的证明点[37][38] **财务表现与展望** * 公司第二季度业绩强劲 第三季度指引积极 但对第四季度指引保持谨慎[43] * 谨慎源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高车价、高利率和关税等宏观因素 而非看到具体订单减少[44][46][48] * 公司上半年出货1810万颗芯片 下半年指引高位为1740万颗 中位数为1640万颗 根据IHS对其前十大客户的产量预测 下半年可能减少约100万辆汽车 从1810万降至1710万颗并不奇怪[46][47] * 公司参与了英特尔(Intel)的股份出售 以约10%的比例进行了股票回购 但这不应被视为资本配置策略的改变 而是支持英特尔进程并认为当前估值极具吸引力的表现[68][69][70] **竞争格局与区域市场** * 中国市场存在定价压力 因OEM和消费者对性能的重视程度与其他地区不同 但价格在过去一年已趋于稳定 中国OEM需要Mobileye等盟友来满足欧洲等市场的ADAS性能目标[52][53][54] * 全球市场似乎正发展为两个市场 中国开发的系统与欧美开发的系统之间交叉融合很少 部分原因是地缘政治和数据访问限制[59] * 中国供应商在基础ADAS方面尚未对北美或欧洲项目构成竞争 其芯片性能不足以达标 甚至有中国车企在欧洲因ADAS系统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差的安全评级[60][61] * 即使是中国的高端系统 在ADAS性能测试中也普遍表现不佳[6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相信具有不同优缺点的感知系统能创建更强大的整体结构 成像雷达(imaging radar)等传感器因成本更低、在恶劣天气下表现更好且具有更好的距离感知能力 被视为重要的可扩展优势[31][33][34] * 在大众测试车辆中添加成像雷达带带来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提升[35] * 英特尔与Mobileye的关系仍然良好 英特尔是一个伟大的所有者 提供支持和建议 其出售股份是为了平衡现金需求并兑现剥离非核心资产的公开声明[65][66] * 公司认为近期存在许多积极的催化剂可能改变市场情绪 英特尔也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预计其不会急于进一步出售[67]
Mobileye (MBLY)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7-24 21: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2营收同比增长15%,调整后运营收入增长34%,调整后运营利润率提高3个百分点至21% [6] - 运营现金流本季度超2亿美元,上半年超3亿美元,约占营收的33% [7] - 公司将全年营收预期提高4%,调整后运营收入预期提高14% [7] - 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略有下降,运营费用同比增长7%,与Q1持平 [23][2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ADAS业务表现良好,过去四个季度的季度销量均达到或超过850万美元,IQ 6 Lite系统已在多个地区上路 [7][8][9] - 高级产品方面,公司的四个高级产品(Surround ADAS、Supervision、Chauffeur和Drive)共享通用元素,创造了协同效应 [9] - Surround ADAS系统持续发展,需求增长,有望提高每辆车的ADAS内容 [10] - Supervision业务活动依然活跃,Q2指导销量接近翻倍至40,000台 [44] - Chauffeur业务获得多个新的OEM客户,与奥迪的合作将于2027年开始量产 [40] - Robotaxi业务取得进展,已成功过渡到量产硬件,预计2025年底达到KPI目标,2026年移除司机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市场IQ销量在2025年有所增长,Q2调整后同比增长13%,预计稳定运行率为150万台 [66][68] - 各个市场的收入表现普遍出色,前十大客户大多有一定程度的超预期表现 [6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是唯一的OEM中立平台,具有成本效益和可扩展性,技术路径可靠,可实现私人车辆和机器人出租车的自动驾驶 [9] - 公司通过共同的技术架构同时开发和执行四个解决方案,对市场变化保持灵活应对 [9] - 公司与多个OEM合作,包括大众、荷兰等,在运营和分销方面与大众的Moya和日本的Marubeni合作,还与Uber、Lyft等需求生成方合作 [15][16] - 在Robotaxi市场,公司认为自己在成本效益、地理扩展性和生产能力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与大众的合作有助于在欧洲市场获得政治关注 [58][5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当前的机会比2022年上市时更大、更广泛、更深入、更紧迫,OEM的规划和决策更加清晰,短期销量强劲,对高性能和低成本的需求增加 [18] - 2027年将是收入的转折点,Supervision、Chauffeur和Robotaxi业务将开始产生收入 [4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CFO因家庭原因未参加电话会议,由首席通信官Dan Galves承担其职责 [4][5] - 公司在非GAAP指标中排除了无形资产摊销和基于股票的薪酬 [20] - 公司认为客户库存与潜在需求保持一致,预计下半年营运资金将更加现金中性 [22][2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Chauffeur业务势头增强,Supervision业务决策放缓的原因 - 欧洲和美国市场缺乏竞争压力,OEM仍处于规划阶段,不仅考虑Supervision,还关注Chauffeur和Robotaxi业务,且公司邀请OEM参观第二代Supervision系统,引起了更多兴趣 [31][33][35] 问题: Supervision是否是Chauffeur的先决条件 - 公司认为并非所有OEM都认为Supervision是Chauffeur的先决条件,一些OEM考虑直接进入Chauffeur业务,公司的产品可满足不同OEM的需求 [38][39] 问题: Supervision业务销量增长的驱动因素及2027年的影响 - 销量增长是因为Zika 9出口市场销量超预期,Polestar 4生产和需求良好,2027年将是收入的转折点,Supervision和Robotaxi业务将开始产生收入 [45][46] 问题: 英特尔减持股份的未来计划 - 公司无法评论英特尔的未来计划,但英特尔对公司潜力有信心,持有超过80%的股份 [47] 问题: Robotaxi市场的竞争情况和业务模式 - 公司认为在Robotaxi市场具有竞争优势,与大众的合作有助于在欧洲市场获得政治关注,公司通过销售系统和按里程收取费用获得收入 [58][59][60] 问题: IQ出货量增长的原因及中国市场的情况 - 增长是因为市场表现良好,中国市场IQ销量有所增长,预计稳定运行率为150万台 [66][68] 问题: DRIVE业务的资源分配和对运营费用的影响 - 公司认为运营费用在未来不会大幅增长,目前的增长已涵盖了为DRIVE、Chauffeur和Supervision业务做准备的成本 [72] 问题: 成像雷达业务的规模和未来计划 - 成像雷达业务是战略传感器,目前的交易是为了提高可信度,未来将作为EyesOff系统的一部分,不会单独销售 [77][79] 问题: 2027年Supervision、Chauffeur和Drive业务的排名 - 公司尚未准备好对2027年的业务进行指导,但Drive业务将在2026年底开始扩展到多个城市,有望推动显著增长 [80][81] 问题: 2026年Supervision业务的销量预期 - 公司认为现有车辆的出口销量将增长,美国市场的Polestar 4也将带来增长,但目前无法提供具体预期 [86][87] 问题: 库存水平与去年同期的比较 - 公司无法披露OEM的安全库存水平,但总体库存与历史时期相比处于适度水平,与需求保持一致 [90] 问题: 公司资本支出低但业务发展良好的原因 - 公司在计算资源上的支出有不同的理念,通过高效的模型训练和系统设计,实现了良好的性能 [98][99] 问题: 公司的模拟堆栈和合成数据使用情况 - 公司使用两种模拟方式,一种是用于模拟边缘情况的逼真模拟,另一种是用于训练驾驶策略的合成模拟,后者更高效 [110][111][112] 问题: Surround Data业务的获奖到项目启动的时间线 - 对于西方OEM,从提名到开始生产的时间通常为2 - 2.5年,目前大多数RFQ目标是2027 - 2028年开始生产 [116][117] 问题: 公司对Robotaxi业务车辆数量的信心来源 - 公司认为其产品在成本效益、地理扩展性和性能方面具有优势,最终将成为少数几个获得高销量的公司之一 [119][120] 问题: Drive和Robotaxi业务的商业部署地点和与合作伙伴的关系 - 司机将在2026年年中在美国的第一个城市移除,公司与大众ADMT部门紧密合作,拥有独特的远程操作员设计,可实现快速扩展 [125][126] 问题: 公司是否会考虑对合作伙伴进行战略投资 - 公司支持大众的战略投资计划,并将认真考虑参与投资 [128] 问题: 公司Compound AI平台的学习节奏和成本降低潜力 - 公司的关键绩效指标是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目前所有指标均在按计划进行,预计到2025年底达到目标,未来可能通过减少传感器数量和升级芯片来降低成本 [131][132][134]
Mobileye: Autonomy Efforts Continue To Progress
Seeking Alpha· 2025-06-30 22:27
Mobileye股票反弹 - Mobileye股票在过去一周大幅反弹 尽管缺乏与公司前景相关的实质性新闻 [1] - 公司近期签署了首个成像雷达客户 这对Mobileye未被充分重视的业务部分是一个积极信号 [1] Narweena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策略 - Narweena专注于发现因市场对企业长期前景理解不足导致的错位机会 [1] - 通过识别具有长期增长机会且存在进入壁垒的市场中的企业 追求超额风险调整回报 [1] - 研究过程聚焦公司和行业基本面 旨在发现独特见解 [1] - 投资偏好高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视角 寻找深度低估的股票 [1] - 投资组合偏向小盘股和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市场 [1] 宏观经济背景与投资机会 - 人口老龄化 低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增长停滞将创造不同于过去的新机会 [1] - 许多行业可能面临停滞或长期衰退 但竞争减少可能意外改善业务表现 [1] - 部分企业可能面临成本上升和规模不经济 [1] - 经济日益由轻资产企业主导 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随时间下降 [1] - 大量资本追逐有限投资机会 推高资产价格并压缩风险溢价 [1] 分析师背景 - Richard Durant拥有阿德莱德大学工程和金融学士学位(荣誉)及南洋理工大学MBA(院长荣誉名单) [1] - 已通过CFA考试 [1]
Mobileye (MBLY)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4-24 22:15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Q1营收同比增长83%,运营利润率同比大幅回升,运营费用增长14%,预计全年平均为中个位数增长 [6][7] - Q1运营现金流达1.09亿美元,Q2预计交付870 - 930万IQ单位,营收同比增长约7% [7][34] - 预计2025年调整后运营费用同比增长约7%,非GAAP毛利率预计较2024年提升约100个基点 [27][14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单芯片前视摄像头驾驶辅助系统Q1业务趋势良好,销量850万单位,Q2预计增长7% [8][9] - Mobileye Drive自动驾驶系统业务加速,与Lyft、Uber达成合作,预计2027年起带来可观收入 [18][115] - 成像雷达产品即将获得首个非驾驶产品线设计订单 [1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全球轻型汽车生产在2025年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摩擦或使全球产量下降约2% [9] - 中国市场业务表现超预期,2024年下半年销量120万单位,2025年Q1和Q2需求高于预期 [66][6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满足OEM软件定义汽车架构整合目标,拓展新客户和业务机会 [15] - 采用生态系统方法发展自动驾驶业务,与车企和出行平台合作,实现技术和经济的可扩展性 [20][40] - 行业竞争激烈,特斯拉等对手持续投入自动驾驶技术,促使OEM加快技术升级 [60]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Q1业绩符合预期,订单量高于预期且稳定,全年业绩有望在指引范围内 [10][11] - 贸易摩擦虽不直接影响公司,但可能影响全球产量和消费需求,公司将密切关注 [10][31] - 设计赢单活动活跃,长期来看公司产品价值有望提升,业务前景乐观 [12][13]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财报讨论包含前瞻性声明,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 [3][4] - 非GAAP财务指标主要排除无形资产摊销和基于股票的薪酬 [24]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VW Uber合作的商业模式及前景 - Mobileye提供自动驾驶系统,收取一次性费用和基于车队利用率的 recurring license fee,VW生产车辆,Uber提供需求平台,该模式具有地理和经济可扩展性 [38][39][40] 问题: Q2展望及订单情况 - 订单稳定,无明显紧急订购情况,与终端需求相符,未出现明显提前拉单现象 [44][45] 问题: 下半年业绩指引保守的原因 - 业务能见度有限,虽上半年表现良好,但考虑到当前环境不确定性,为谨慎起见未过度乐观 [52][53] 问题: 客户参与度和设计活动情况 - 客户对公司产品需求强劲,设计赢单涵盖基础和环绕ADAS产品,虽高级产品决策受关税影响有所延迟,但长期需求仍在 [58][59][60] 问题: 中国市场情况 - 公司支持中国OEM全球出口和本地市场,市场份额稳定在20 - 30%,业务发展重点在ADAS,高级产品关注西方客户 [66][67] 问题: 成像雷达奖项是否为 chauffeur 奖项 - 该奖项仅针对传感器本身,成像雷达与 chauffeur 产品的捆绑机会另行考虑 [71] 问题: 2025年指引中ADAS渗透率和份额增长情况 - 全球生产预期与预测一致,新增产品和市场份额增长预计带来140万单位增量,中国市场表现超预期 [75][76] 问题: Mobileye Drive业务机会和发展趋势 - 业务发展势头加速,与Lyft、Uber合作表明行业对自动驾驶服务需求增加,公司还在拓展欧洲市场和其他合作机会 [79][80][81] 问题: GenAI对行车记录仪视频价值的影响 - 公司在数据收集技术上有进展,新的REM技术将在未来发布,以满足监管和隐私要求 [89][90] 问题: 公司是否将研发资源分配到非汽车市场 - 公司正在探索非汽车市场的增长机会,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95] 问题: Lyft项目的推出计划和经济情况 - 机器人出租车车队推出分阶段进行,包括开发测试、试点项目、早期无人驾驶和全面商业服务,公司按车辆收取一次性费用和 recurring license fee [99][100][104] 问题: 云增强ADAS项目的情况 - 云增强ADAS集成在高容量项目中,对公司产品生态系统重要,推出时间临近 [106][107][108] 问题: Mobileye Drive业务的发展和收入预期 - 硬件已转移到IQ6,按计划进行,预计2027年起带来可观收入,合同涉及数万辆车,未来潜力大 [112][113][115] 问题: 消费车辆业务中 Supervision 和 Chauffeur 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 - 宏观事件导致决策过程延长,但公司对项目仍有信心,有新的合作机会,2025年有望取得进展 [120][121][123] 问题: 之前提到的七个 OEM 机会是否仍存在 - 机会仍存在,讨论范围可能扩大,对L3产品的兴趣增加,公司专注与可扩展的OEM合作 [128][129] 问题: Uber 和 Lyft 合作与之前ASP图表的关系 - 之前图表未考虑与Uber和Lyft的合作,该合作是额外的增长机会,机器人出租车业务与乘用车业务模式不同 [131][132][135] 问题: 与欧洲 OEM 重新合作的原因和产品情况 - 该合作并非冗余产品,是为未来项目采购公司的ADAS解决方案,体现了公司产品的优势 [139][140] 问题: 是否重申2025年非GAAP毛利率目标 - 仍预计毛利率提升约100个基点,中国市场销量超预期对提升幅度有轻微影响 [142][143] 问题: 机器人出租车业务的性能阈值和责任问题 - 与客户有明确的性能指标,正在朝着目标前进,不同合作的阈值相同,责任问题已解决 [148][149][153] 问题: Surround ADAS 和 Supervision 的发展前景 - Surround ADAS 是ADAS的下一阶段,受监管要求推动,Supervision 是从眼睛注视到眼睛离开的过渡,有数据生成优势,两者都有发展空间 [158][159][160] 问题: 对特斯拉关于通用AI和传感器映射的评论看法 - 行业都在使用AI,公司通过模拟器解决中国市场数据使用问题,这是行业常用技术 [166][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