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Mobileye (MBLY)
icon
搜索文档
Deutsche Bank Asserts Mobileye Global (MBLY) ‘Buy’ Rating on EyeQ6 High-based SuperVision System Prospects
Yahoo Finance· 2025-09-19 00:40
Mobileye N.V. (NASDAQ:MBLY) is one of the best lidar stocks to buy right now. On September 4, Deutsche Bank reiterated a ‘Buy’ rating on the stock and a $16 price target. The positive stance echoes the research firm’s confidence in the company’s long-term prospects, as demonstrated by the production of vehicles equipped with the EyeQ6 high-based SuperVision system. Deutsche Bank Asserts Mobileye Global (MBLY) ‘Buy’ Rating on EyeQ6 High-based SuperVision System Prospects The investment bank expects the la ...
Mobileye Global (MBLY) Tumbles 6.8% as EU Free Trade Deal Pause With Israel
Yahoo Finance· 2025-09-11 14:20
We recently published 10 Stocks Melt Down in Hours. Mobileye Global Inc. (NASDAQ:MBLY) is one of the worst performers on Wednesday. Mobileye ended two straight days of gains on Wednesday, shedding 6.85 percent to close at $13.88 apiece as investor sentiment was dampened by the European Union’s (EU) decision to partially pause a trade deal with Israel amid its ongoing conflict with Palestine. On Wednesday,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ident Ursula von der Leyen called for the suspension of a free trade agreeme ...
环球市场动态:人行未来仍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
中信证券· 2025-08-19 13:15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 - 中国央行可能进一步降准降息以巩固经济回升基础[5] - 中国7月稀土产品出口量同比增长69%至年内最高水平[5] - 央行强调提升资金效率和直达性,监管重点转向规范信贷投向[5] 股票市场表现 - A股沪指创10年新高,成交额达2.81万亿元人民币[3][16] - 港股恒生指数下跌0.37%,恒生科技指数上涨0.65%[12] - 美股三大指数基本持平,道指微跌0.1%至44,911点[7][10] 外汇与商品市场 - 国际油价上涨1%,纽约期油报63.42美元/桶[27] - 美元指数上涨0.3%至98.17,年初至今下跌9.5%[26] - 纽约期金价格微跌0.1%至3,331.7美元/盎司[26] 债券市场动态 -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1.8个基点至4.33%[30] - 英国30年期国债收益率攀升至5.6%,创1998年以来新高[30] - 亚洲债市利差收窄1-2个基点,中国TMT债券表现突出[30] 行业与个股焦点 - PCB设备行业受益于AI算力建设,预计投资额达419亿元人民币[19] - 网易手游收入高增长,海外收入预计提升[8] - 快手预计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2%至197亿元人民币[14]
Mobileye Global (MBLY)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8-12 23:47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行业为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 涉及公司为Mobileye Global(MBLY)及其客户如大众汽车(VW)以及竞争对手如特斯拉(Tesla)[1][3][9] 核心观点和论据 **技术进展与项目执行** * 公司技术现状类似于2010-2012年推广摄像头ADAS技术的早期阶段 当前ADAS采用率已从零上升至约75%[2][3] * 公司正全力执行与大众汽车(VW)的合作项目 以此向其他OEM证明其技术成熟度[3] * 监督(Supervision)项目的设计冻结(design freeze)定于2026年初进行 以便在发布前完成完整的车辆验证和认证工作[4] * 驾驶(Drive)项目软件冻结(software freeze)为支持欧洲认证流程将在2025年完成 预计2026年可在美国开始商业化 在欧洲因法规需等待至2026年[5][6] * 公司在欧洲和中国进行了多次高管演示 其性能持续优于其他基准和竞争系统[5] **人工智能(AI)与系统方法** * 特斯拉因其车辆互联和自产能力 在无需等待生产断点即可部署新技术方面具有优势[9] * 公司在其软件栈中看到了巨大进步 由端到端基于Transformer的网络驱动 这些网络正在取代第一代监督系统中的卷积神经网络(CNN) 对提升舒适性尤其有帮助[10] * 公司采用“复合AI”(Compound AI)系统 其核心是“主守护-后备”(primary guardian fallback)结构 通过多个软件和传感器并行评估场景 并由逻辑决定在特定情况下依赖哪个系统 以此将边缘案例变为常态分布 从而显著提高精度[11][12][13] * 公司广泛使用仿真测试 基于众包地图数据(REM data)创建真实环境 可在一夜之间运行1000万至2000万个场景[13][14] **客户动态与市场趋势** * 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经历了产品组合的长期重新规划 涉及动力总线和架构整合 一些目标平台从原计划的2026年中推迟至2028年[18] * 市场出现更清晰的需求细分:高端品牌可能需要“视线自由、手可脱离”(eyes off)功能 而大众市场车辆则需要极具成本效益的高速公路脱手驾驶功能来满足未来安全标准 “环绕ADAS”(Surround ADAS)因此获得大量关注[19][20] * 新AI技术带来了噪音和困惑 尤其对高层管理人员 一些初创公司声称利用现有硬件即可解决问题 但公司强调其工程化结构能带来更好的精度水平、可追溯性和可预测性[21][22] * 作为“一站式商店”(one stop shop)具有优势 因为不同细分市场使用相同的芯片和摄像头感知系统 可节省大量验证成本 并且能支持中国等市场[40][41] * 与大众的合作价值远超收入本身 其提供了严格的开发环境、集成点验证和品牌定制化的证明点[37][38] **财务表现与展望** * 公司第二季度业绩强劲 第三季度指引积极 但对第四季度指引保持谨慎[43] * 谨慎源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高车价、高利率和关税等宏观因素 而非看到具体订单减少[44][46][48] * 公司上半年出货1810万颗芯片 下半年指引高位为1740万颗 中位数为1640万颗 根据IHS对其前十大客户的产量预测 下半年可能减少约100万辆汽车 从1810万降至1710万颗并不奇怪[46][47] * 公司参与了英特尔(Intel)的股份出售 以约10%的比例进行了股票回购 但这不应被视为资本配置策略的改变 而是支持英特尔进程并认为当前估值极具吸引力的表现[68][69][70] **竞争格局与区域市场** * 中国市场存在定价压力 因OEM和消费者对性能的重视程度与其他地区不同 但价格在过去一年已趋于稳定 中国OEM需要Mobileye等盟友来满足欧洲等市场的ADAS性能目标[52][53][54] * 全球市场似乎正发展为两个市场 中国开发的系统与欧美开发的系统之间交叉融合很少 部分原因是地缘政治和数据访问限制[59] * 中国供应商在基础ADAS方面尚未对北美或欧洲项目构成竞争 其芯片性能不足以达标 甚至有中国车企在欧洲因ADAS系统获得了有史以来最差的安全评级[60][61] * 即使是中国的高端系统 在ADAS性能测试中也普遍表现不佳[62]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相信具有不同优缺点的感知系统能创建更强大的整体结构 成像雷达(imaging radar)等传感器因成本更低、在恶劣天气下表现更好且具有更好的距离感知能力 被视为重要的可扩展优势[31][33][34] * 在大众测试车辆中添加成像雷达带带来了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的提升[35] * 英特尔与Mobileye的关系仍然良好 英特尔是一个伟大的所有者 提供支持和建议 其出售股份是为了平衡现金需求并兑现剥离非核心资产的公开声明[65][66] * 公司认为近期存在许多积极的催化剂可能改变市场情绪 英特尔也意识到这一点 因此预计其不会急于进一步出售[67]
Mobileye: Core Business Continues To Exhibit Strength
Seeking Alpha· 2025-07-30 21:19
Mobileye季度业绩 - Mobileye第二季度业绩表现稳健 核心ADAS业务驱动当前增长 Supervision业务量超出公司预期 [1] - 尽管汽车行业可能受到关税影响 但Mobileye仍保持积极表现 [1] Narweena投资策略 - Narweena专注于寻找因市场对长期前景理解不足导致的错配机会 通过识别具有结构性增长且存在进入壁垒的企业获取超额风险调整收益 [1] - 研究聚焦公司和行业基本面 追求独特洞察 偏好高风险承受能力和长期投资视角 重点挖掘深度低估股票 [1] - 投资组合偏向小盘股和竞争优势不明显的市场 认为人口老龄化、低增长和生产效率停滞将创造不同于过去的新机会 [1] 宏观经济背景 - 许多行业可能面临停滞或结构性衰退 但竞争减少可能意外改善企业表现 部分企业将面临成本上升和规模不经济 [1] - 经济日益由轻资产企业主导 基础设施投资需求持续下降 大量资本追逐有限投资机会 推高资产价格并压缩风险溢价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持有工程和金融双学位(荣誉) 以及MBA学位(院长荣誉名单) 通过CFA考试 [1]
Mobileye Q2: The Turnaround Begins
Seeking Alpha· 2025-07-30 14:08
Mobileye公司现状 - Mobileye过去2-3年面临重大增长问题、库存积压和利润率恶化 [1] - 分析师对该股维持持有评级 [1] 分析师背景 - 分析师专注于科技相关领域的增长机会分析 [2] - 分析师通过基本面分析结合当前和未来趋势进行研究 [2] - 分析师管理的科技证券投资组合长期跑赢市场 [2]
Mobileye实现驾驶员状态与环境感知相融合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29 09:19
行业背景与挑战 - 驾驶员监测系统致力于应对道路安全中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 包括疲劳驾驶 分心驾驶和酒驾/毒驾等 这些行为每年造成数百万起交通事故 [2] - 随着车辆承担更多驾驶任务 规模化安全驾驶的实现不仅取决于车辆的视野 还取决于驾驶员与系统之间的实时理解与互动 [2] 公司技术解决方案 - 公司自主研发驾驶员监测系统 凭借在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领域的深厚积累 [2] - 通过将驾驶员监测系统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直接融合在单颗芯片上 为汽车制造商提供高度集成的平台 [2] - 该集成方案可简化开发流程 降低系统成本 并轻松适配全球各类车型 [2] - 系统安装在驾驶位红外摄像头中 以每秒60帧速度高频捕捉驾驶员眼部图像 [4] - 借助人工智能驱动的神经网络分析驾驶员眼球运动和眨眼频率 高精度追踪视线方向及专注程度 [4] - 系统经过训练能够检测疲劳迹象 分心行为以及酒驾/毒驾信号 [4] 系统协同优势 - 与传统的独立解决方案不同 该系统可与车辆外部感知系统协同工作 [3] - 通过驾驶员视线与外部ADAS摄像头捕捉的实时路况交叉比对 评估驾驶员是否注意到关键目标物或道路使用弱势群体 [3] - 系统可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响应设置 减少突兀干预 若驾驶员未察觉风险则及时触发警报 [3] - 这种融合方案解决了集成驾驶员监测系统和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的商业难题 提升了两个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 [3] 未来应用前景 - 随着驾驶员运动脱离驾驶和高等级驾驶自动化解决方案持续扩展 这些技术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4] - 在监督型系统和驾驶员运动脱离/视觉脱离平台上 将驾驶员状态与环境感知相融合能够实现更智能的接管请求 [4] - 确保驾驶员在必要时能随时准备接管控制 [4]
Mobileye Q2 Earnings Beat Estimates, 2025 Guidance Raised
ZACKS· 2025-07-28 22:36
财务表现 - 公司第二季度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3美分 超出市场预期的11美分 去年同期为9美分 [1] - 总营收达5.06亿美元 超过预期的4.85亿美元 同比增长15.26% 主要受EyeQ芯片销量增长和新ADAS项目开发推动 [2] - 毛利率提升至50% 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 主要由于无形资产摊销比例在更高收入基础上保持稳定 [3] - 调整后运营利润率升至21% 去年同期为18% 得益于运营费用占收入比例下降 [3] 现金流与资本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28日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达17.1亿美元 较2024年底的14.3亿美元增长 上半年运营现金流为3.22亿美元 资本支出2800万美元 [4] 2025年业绩指引 - 上调全年营收预期至17.65-18.85亿美元 此前预期为16.9-18.1亿美元 [5] - 预计运营亏损收窄至4.36-5.12亿美元 此前预期为4.89-5.74亿美元 [5] - 调整后运营利润预期上调至2.1-2.86亿美元 此前为1.75-2.6亿美元 [5] 行业比较 - 法拉利(RACE)2025财年销售和盈利预期同比分别增长13.6%和12.1% 过去30天每股收益预期上调5美分 [7] - Valmont(VMI)2025年销售预期同比增长0.53% 过去7天每股收益预期分别上调37美分(2025年)和60美分(2026年) [7] - 小鹏汽车(XPEV)2025年销售和盈利预期同比分别增长102%和66.7% 过去90天每股收益预期上调7美分 [8]
Mobileye(MBLY):2Q25业绩表现好于预期,上调全年营收指引
浦银国际· 2025-07-28 17:33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报告对Mobileye(MBLYUS)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81美元 潜在升幅17% [1] - 目标价对应2026年调整后市盈率425倍 估值采用DCF模型 假设2030-2034年营收增长率30%-35% 永续增长率3% WACC为123% [9][15] - 当前股价1542美元 总市值1266亿美元 52周股价区间1048-2251美元 [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Q25营收506亿美元 同比增长15% 环比增长16% 经营亏损同比收窄21%至7400万美元 [12] - 上调2025年营收指引至1765-1885亿美元 全年出货量预期调高至3350-3550万颗芯片 [9] - 2027E营收预计达265亿美元 同比增速36% 经调整净利润540亿美元 同比增速56% [2][13] - 经调整毛利率预计从2024年的677%回升至2026E的687% 2027E回落至654% [2][13] 业务进展与增长驱动 - EyeQ6系列芯片方案成熟推进 第二代系统产品进入送样阶段 Chauffeur/SuperVision/环绕式ADAS定点项目预计2026-2027年量产 [9] - 与大众/Lyft/Uber达成合作 通过生态系统模式加速Mobileye Drive自动驾驶方案商业化 [9] - 2Q25芯片出货量970万套 同比增长28% 其中EyeQ芯片965万颗 SuperVision交付12万台 中国客户表现超预期 [9][12] 市场比较与估值 - 当前市销率位于历史均值下方 2027E市销率较当前水平有30%提升空间 [17][18] - 乐观情景目标价214美元(概率15%)基于汽车需求超预期/份额扩张/毛利改善 悲观情景目标价122美元(概率15%)[24][26] - 浦银国际科技行业覆盖公司中 Mobileye目标价较现价空间高于同期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企 [27] 财务数据详析 - 2Q25经调整净利润102亿美元 同比增34% 经调整净利率提升28个百分点至202% [12] - 2025E自由现金流预计改善至3700万美元 2027E跃升至95亿美元 [14] - 资产负债表显示2027E现金储备将达138亿美元 无形资产规模从2023年205亿美元缩减至2027E467亿美元 [10]
Investor Reaction To Predictable Mobileye Earnings Was Negative: Analyst
Benzinga· 2025-07-26 02:34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财年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5%至5.06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4.6326亿美元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13美分,高于分析师预期的9美分 [1] - 上调2025财年营收指引至17.65亿-18.85亿美元(此前为16.9亿-18.1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7.7亿美元 [2] - 调整后运营收入指引上调至2.1亿-2.86亿美元(此前为1.75亿-2.6亿美元) [2] - 第二季度调整后毛利率达68.6%,略高于分析师预期的68.4% [6] - 运营费用低于预期为2.41亿美元,推动调整后运营收入达1.06亿美元 [6] 产品与业务 - EyeQ芯片出货量上调至3350万-3550万单位(此前为3200万-3400万),SuperVision预计达4万台(此前为2万+) [5][10] - 第二季度EyeQ芯片出货量约970万单位,超出分析师预期的900万单位 [6] - 2027年被视为收入加速关键点,预计将有超过19款车型搭载Chauffeur和SuperVision系统 [7] -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AMaaS)预计2027年贡献1.5亿美元收入,ADAS收入或达20亿美元 [8] 市场与合作伙伴 - 与大众(MOIA)、HOLON、优步、Lyft及欧洲公共交通运营商建立合作 [9] - 为ID Buzz机器人出租车提供运营技术和客户软件 [9] - Waymo在旧金山25%的市场份额支持行业整体前景 [9] - 极氪009和Polestar 4车型推动短期增长,奥迪和保时捷预计2026年底开始量产 [10] 未来规划 - 计划2026年底在美国和欧洲多个城市全面部署Drive平台 [8] - 远程操作预计2025年启动,无人驾驶服务计划2026年推出 [9] - 第三季度毛利率预计68.2%,虽低于第二季度但仍高于市场预期 [5] - 分析师认为第四季度营收存在上行空间,因管理层指引较保守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