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nasal foralumab
icon
搜索文档
Tiziana Life Sciences reports reduced brain inflammation in Alzheimer's patient treated with nasal foralumab
Proactiveinvestors NA· 2025-05-09 21:31
关于Angela Harmantas - 拥有15年北美股票市场报道经验 尤其专注于初级资源类股票 [1] - 曾为加拿大 美国 澳大利亚 巴西 加纳 南非等国的领先行业出版物供稿 [1] - 过往经历包括投资者关系工作及领导瑞典政府在加拿大的外国直接投资计划 [1] 关于Proactive出版商 - 为全球投资者提供快速 易获取 信息丰富且可操作的商业与金融新闻内容 [2] - 新闻团队独立运作 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新闻记者组成 [2] - 在全球主要金融中心设有分支机构 包括伦敦 纽约 多伦多 温哥华 悉尼和珀斯 [2] 内容覆盖领域 - 专注于中小市值公司 同时覆盖蓝筹股 大宗商品及更广泛投资领域 [3] - 重点报道生物科技与制药 采矿与自然资源 电池金属 石油天然气 加密货币及新兴数字与电动汽车技术等行业 [3] 技术应用 - 积极采用前瞻性技术辅助内容生产 [4] - 在保持人类创作者主导的前提下 使用自动化工具及生成式AI优化工作流程 [5] - 所有发布内容均经过人工编辑 符合内容生产及搜索引擎优化的最佳实践标准 [5]
Tiziana Life Sciences Announces Comprehensive Positive Results from Study of Nasal Foralumab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Sclerosis
Globenewswire· 2025-05-06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 Tiziana Life Sciences公布鼻用foralumab治疗非活动性继发性进展型多发性硬化症(na - SPMS)的开放标签临床研究的有前景结果,该疗法安全、能诱导调节性免疫反应、减少小胶质细胞激活并稳定临床进展,公司还启动了2期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1] 研究亮点 - 鼻用foralumab治疗na - SPMS的研究是首次在na - SPMS中整合F18TSPO PET、蛋白质组学和临床评估,MFIS评分降低对MS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1] - 该研究成果对目前治疗选择非常有限的na - SPMS患者是重大进展,鼻用foralumab是一种新型非侵入性方法,可诱导调节性免疫并减少有害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 [3] - 鼻用foralumab利用粘膜免疫系统诱导调节性免疫反应,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且无静脉疗法的全身免疫抑制问题,此前动物模型研究为人体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4] 研究具体结果 - 10名接受B细胞治疗仍病情进展的na - SPMS患者接受至少6个月鼻用foralumab治疗,未报告严重或重度治疗相关不良事件 [7] - 所有患者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稳定,连续治疗12个月的4名患者中有3名改善 [7] - 以改良疲劳影响量表(MFIS)衡量,10名患者中有6名疲劳症状改善,基线时总MFIS评分与海马体mGALP评分强相关(r = 0.89,p = 0.007) [7] - MRI未观察到新的T2病灶,TSPO - PET成像显示6个月时小胶质细胞激活显著减少(p < 0.05) [7] - 单细胞RNA测序显示外周免疫细胞有早期和持续变化,包括调节性T细胞(Tregs)增加和多种细胞类型中TGFβ表达增加 [7] 公司动态 - 公司已启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2期临床试验,预计2025年底得出顶线数据,进一步评估鼻用foralumab在更多na - SPMS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5] - 公司致力于将该有前景疗法尽快推进到其他大型临床研究,如阿尔茨海默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8] 药物信息 - Foralumab是完全人源抗CD3单克隆抗体,鼻内给药可刺激调节性T细胞,是目前唯一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完全人源抗CD3单克隆抗体 [8][9] - 非活动性SPMS鼻用foralumab2期试验(NCT06292923)于2023年11月开始筛选患者,鼻用foralumab的免疫调节是治疗神经炎症和神经退行性人类疾病的新途径 [9] 公司介绍 - Tiziana Life Sciences是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利用变革性药物递送技术开发突破性疗法,实现免疫疗法的替代给药途径 [10] - 公司的创新鼻用方法与静脉给药相比,在疗效、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有改善潜力,其领先候选药物鼻用foralumab已在研究中显示出良好安全性和临床反应 [10] - 公司免疫疗法替代途径技术已获专利,多个申请待批,有望实现广泛的产品线应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