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

搜索文档
Northfield Capital Completes Strategic Aviation Expansion With Acquisition of Second Pilatus PC-12; Updates Aircraft Loan Agreement
Globenewswire· 2025-07-08 23:24
文章核心观点 - 加拿大投资公司Northfield Capital Corporation完成航空机队扩张战略,收购第二架Pilatus PC - 12 NG飞机,加上此前购买的两架直升机,完善了机队建设,以满足激增的包机需求,接下来将从资本部署转向现金流生成 [1][3] 战略舰队扩张 - 2025年3月,Spruce Goose收购两架直升机,分别是1999年的Eurocopter AS350 - B3和1980年的Bell 206B - 3 Jet Ranger,用于安大略省和萨尔瓦多的旋翼机运营 [4] - 2025年7月,收购2014年的Pilatus PC - 12 NG,增加远程固定翼能力,完成机队扩张计划 [4] 新飞机收购 - 2014年的Pilatus PC - 12 NG是低小时数、行政级涡轮螺旋桨飞机,能满足加拿大、美国和加勒比地区不断增长的包机需求,支持多种业务,运营成本低且调度可靠性高 [6] 直升机收购 - 2025年3月收购的Eurocopter AS350 - B3直升机,以其高海拔性能、单引擎动力和出色的提升能力,增强了空中作业能力,适用于多种任务,扩大了加拿大空中作业的范围和效果 [11] - 收购的Bell 206B - 3 Jet Ranger直升机将部署在萨尔瓦多,服务资源开发、物流运输等业务,其轻量化设计和燃油效率有助于True North Airways的长期盈利 [15] 飞机贷款协议 - 公司及其子公司于2025年7月7日签订修订协议,将此前获得的飞机贷款本金从519.5万美元增加到579.5万美元,用于购买PC - 12 NG飞机 [19] - 2025年3月14日,公司及其子公司与贷款方签订飞机贷款协议,原贷款额度为519.5万美元,期限五年,利率基于劳伦森银行公布的年利率加300个基点,按月计算复利,需按月偿还本息,贷款可在协议生效一年后由Spruce Goose选择偿还 [20] 公司介绍 - Northfield Capital Corporation是一家公开交易的加拿大领先投资公司,在资源、矿业、航空和优质酒精饮料领域有深厚根基,成立于1981年,致力于促进加拿大企业的增长和创新 [23] - True North Airways Inc.是加拿大领先的航空服务提供商,专注于行政包机服务、资源和基础设施支持等业务,机队不断扩大,运营基地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和萨尔瓦多,为多个客户群体提供服务 [24]
远程/福田/江淮/宇通/比亚迪等大电量轻卡新品,谁更胜一筹?| 头条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7-08 15:15
新能源轻卡市场发展现状 - 城市物流电动化进程加速,新能源轻卡凭借低运营成本、路权优势成为市场刚需 [1] - 2025年以来新能源轻卡月销超万辆成为常态,中长途运输场景拓展推动大电量产品涌现 [1][3] - 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有7个月销量破万辆,6月预计再创新高 [1] 大电量产品技术突破 - 各品牌推出120-176kWh大电量车型,续航提升至400-600公里,覆盖更多运输场景 [3][4] - 关键技术包括: - 远程星智H9E采用自研玄武电池,支持10年/80万公里质保,2C快充10分钟续航200公里 [8][9] - 欧马可智蓝ES1搭载宁德时代165kWh电池,两档电驱桥适应重载/山区工况,500公里续航 [12][13] - 江淮帅铃ES9通过六大黑科技(如第四代单包技术、液体循环加热)实现500+公里续航 [22] - 宇通T5 176kWh车型采用睿控E平台,双枪充电1分钟充18度电,标载续航600公里 [33][34] 重点企业产品布局 - **远程新能源**:星智H9E 133kWh车型CLTC续航400公里,实测城际场景350公里 [9] - **福田欧马可**:智蓝ES1 165kWh车型20%-80%充电18分钟,永磁同步电机扭矩450N·m [12][13] - **上汽跃进**:大拿T1天行版120kWh车型前5月销量同比增149%,货厢容积18.3立方米 [15][18] - **陕汽商用车**:智云S300 165kWh车型电池能量密度达200.7Wh/kg,综合工况600+公里 [25][26] - **中国重汽**:豪沃统帅PRO 132kWh车型采用两挡电驱桥技术,适配重载运输 [27][29] - **比亚迪**:T5劲享版151kWh车型CLTC续航390公里,配备气刹系统适应山区场景 [36][39] 行业技术趋势 - 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如陕汽200.7Wh/kg)、快充技术普及(普遍2C倍率) [26][33] - 场景适配:通过电驱桥设计(如欧马可两档变速)、轻量化(江淮ES9底盘减重)满足复杂工况 [13][22] - 续航边界突破:宇通T5等车型实现油电同续航,覆盖500公里以上城际运输 [34]
【招商电子】乐鑫科技:25Q2利润同环比高增长,主要产品和应用端成长顺利
招商电子· 2025-07-08 10:09
乐鑫科技25Q2业绩表现 - 25Q2预计收入6.62-6.92亿元,同比+24.2%-30%/环比+18.7%-24% [2] - 归母净利润1.56-1.76亿元,同比+60%-80.4%/环比+66.8%-88% [2] - 扣非净利润1.4-1.6亿元,同比+44%-64.6%/环比+58.2%-80.7% [2] - 单季扣非净利率21.3%-23.3%,同比提升2.94-4.94pcts/环比提升5.3-7.3pcts [2] 25H1整体业绩 - 25H1预计收入12.2-12.5亿元,同比+33%-36% [2] - 归母净利润2.5-2.7亿元,同比+65%-78% [2] - 扣非净利润2.3-2.5亿元,同比+58%-72% [2] - 毛利率维持40%以上,研发投入同比增加20%-25% [2] 产品与下游应用 - C3/S3等次新品仍是主要增长动力,C6进入量产第三年,P4新品开始量产出货 [3] - 智能家居、能源管理、工业控制领域维持较高增速 [3] - AI玩具、音乐教育、智慧农业等新兴领域开始萌芽,25Q2-Q3部分AI玩具厂商进入量产阶段 [3] 行业趋势与公司优势 - 公司具备坚实AIoT生态基础,持续受益于智能家居、工业控制、能源管理等领域的智能化趋势 [3] - 大厂正在打磨生态,未来有望加速推出产品 [3]
荷兰半导体巨头牵手零跑,在华设6大研发中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21:04
公司战略升级 - 恩智浦在华战略围绕"本土化创新"与"智能化技术落地"两大主线升级,成立中国事业部整合销售、研发、运营等部门以提升响应速度[2] - 公司在中国拥有6000名员工、1600名工程师、6个研发中心和14个城市办事处,全球最大后端装配测试工厂设在中国[2] - "中国制造"产品贡献约18%营收,其中1/3已实现本地生产[2][7]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占公司总销售额三分之一,中国汽车市场复合年增长率达10%以上[3] - 已服务中国超过6000家客户及合作伙伴,包括零跑、深蓝、长城等车企[3][7] - 中国工程团队完成200多种产品定义与开发,本土研发中心持续扩大[2][7] 技术解决方案 - 推出CoreRide软件定义平台,采用硬件+中间件架构,预计2028年量产[4][8] - S32R47雷达处理器支持L4自动驾驶,Ranger5UWB适配车钥匙等多场景[5] - eIQ工具包优化AI边缘计算,TTTech Auto中间件增强功能安全[5][6] - 收购TTTech Auto强化软件能力,将其作为独立部门运营[6][7] 制造与研发布局 - 天津封测工厂为全球最大基地,与台积电南京厂(16nm)、中芯国际保持合作[7] - 计划关闭8英寸晶圆厂,全面转向12英寸以优化成本结构[10] - 推出ASIL C级安全认证方案,针对非致命环境实现降本[11] 行业趋势应对 - 软件工程师数量已超过硬件工程师,通过软件定义硬件驱动创新[5] - 采用可扩展硬件平台兼容不同车型需求,避免"一刀切"方案[8] - 将全球专业知识与中国市场敏捷性结合,赋能本土团队[9]
小米YU7、尊界S800均有搭载!这个硬件要取代激光雷达?业内人士:相互补充,可使智驾更安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7 18:51
激光雷达与4D毫米波成像雷达的成本对比 - 使用激光雷达需额外匹配清洁系统 导致总成本翻倍 激光雷达清洁系统价格与激光雷达本身几乎一致[1] - 4D毫米波成像雷达成本优势显著 部分产品性能相当于64线激光雷达 但成本仅为后者的十分之一[2] 4D毫米波成像雷达的技术特性 - 突破性技术增加高度探测维度 实现距离/速度/水平角度/俯仰角度四维感知 功能接近激光雷达[1] - 毫米波波长特性使其具备全天候工作能力 可穿透微小障碍物 不受雨雪雾等恶劣天气影响[1][2] - 当前成像效果相当于低线数激光雷达 点云密度与高线数激光雷达(如128线)存在差距 角分辨率最高达0.5°(激光雷达可达0.1°)[5] 市场应用现状 - 多款车型已搭载4D毫米波成像雷达 包括蔚来ET9/深蓝SL03/小米YU7等[2] - 全球市场出现分化 欧美侧重高性能产品 中国市场需求催生入门级产品[2] - 产业链布局广泛 博世/恩智浦/华为等供应商均参与竞争[2] 技术升级方向 - 恩智浦推出S32R47处理器 采用16纳米FinFET技术 可实时处理三倍以上天线通道 提升分辨率/灵敏度/动态范围[4] - 新处理器支持L2+至L4级自动驾驶 在功耗与成本间取得平衡[4] 传感器融合趋势 - 行业普遍认为需多种传感器协同 4D成像雷达将与摄像头配合使用[6] - 高阶自动驾驶(L4/L5)可能采用"摄像头+高端4D雷达+前向激光雷达"的混合方案[9] - 中金公司预测多感知融合将成为主流 摄像头/4D雷达/超声波/激光雷达组合可创建冗余感知系统[9]
恩智浦成立中国事业部,跨国芯片大厂在华扩展业务已成“必选项”|硅基世界
钛媒体APP· 2025-07-07 17:14
随着小米、比亚迪等中国车企产量暴增,全球汽车芯片大厂开始重视中国市场。 7月6日消息,即将在10月底正式卸任的芯片大厂恩智浦半导体(NXP Semiconductor) CEO库尔特·西 弗斯(Kurt Sievers),近期在上海会见上海市市长龚正。 西弗斯表示,"中国市场已成为恩智浦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重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我们相信如 果能在中国成功,就能在全球成功。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整个城市欣欣向荣,我们感谢上海营造了开 放的生态体系,让恩智浦得以融入其中,与中国伙伴合作共进。" 交接期间,西弗斯与下一任CEO Rafael Sotomayor一同来华交流,足以体现出恩智浦对中国市场的重 视。 事实上,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但是,从全球汽车芯片 产业链来看,中国汽车芯片制造商目前只能满足约10%的国内需求,因此,这对恩智浦、英飞凌、意法 半导体等欧洲汽车芯片龙头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 恩智浦深根中国近40年,目前在华员工超过6000人、在14个城市设有办事处、拥有6个研发中心、1600 多名工程师,以及在天津拥有一家装配和测试工厂。 7月2日,恩智浦半导体执行 ...
高息高返全面叫停,车市将迎来涨价潮?
搜狐财经· 2025-07-07 10:45
政策监管变化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史上最严"监管政策,央行等六部门发布金融支持消费指导意见,明确禁止高息高返金融政策[1] - 银行给经销商的返点从15%压缩至4%以内,车贷年化利率从6.5%降至3.2%,同时加强消费者提前还款限制[1] - 高息高返模式自2022年兴起,2024年被点名监管,2025年6月正式退场[3] 高息高返模式运作机制 - 银行通过高额返佣吸引经销商推荐高息贷款,经销商将80%-90%返佣作为车价补贴给消费者[3] - 该模式理论上实现三方共赢:银行扩大放贷、经销商提升销量、消费者获得优惠[5] - 实际操作中全款购车优惠力度小于贷款购车,因经销商通过贷款返佣补贴放大优惠[5] 模式被禁原因 - 经销商过度依赖金融返佣,设置贷款门槛损害消费者选择权,如"全款不理会"等销售话术[5] - 2025年全国库存高企叠加价格战,使经销商更依赖高息高返作为主要利润来源[6] - 银行收益受损:消费者实际还款周期(2-3年)远低于预测(5年),导致银行返点后实际利率接近零[6][8] - 2025年1-5月全国居民新增贷款仅6000亿元(占比5.4%),为2009年以来最低水平,消费贷利率一度跌破3%[8] 政策实施后市场反应 - 雷克萨斯主力车型平均涨幅超2.5万元(ES300h涨3.8万),奥迪A4L最低配从16万回升至19.1万[10][12] - 宝马对经销商补贴3%价格折让,奔驰保留现金优惠但车价仍差1-2万元[12] - 自主品牌如深蓝涨价2000元,腾势推出1.99%年化利率金融政策但仍有1-2万元涨幅[12] - 部分经销商通过"优惠即将作废"等宣传手段逼单,但未获车企官方确认[12] 行业短期趋势 - 政策真空期导致车企普遍小幅涨价,因银行尚未推出替代金融方案[13] - 6-8月传统淡季车企选择调整价格策略,为下半年冲刺保留降价空间[13]
摩尔线程20250706
2025-07-07 08:51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摩尔线程、木兮公司、海光、寒武纪、龙芯中科、工业富联、华勤技术、中国曙光、协创数据、盈丰环境、友方科技、红警科技、曙光数创、申荣达、欧德通、世纪互联、奥飞数据、大卫科技、宇赛智联 - **行业**:国产芯片行业、服务器领域、算力租赁市场、结构件(散热)领域、电源领域、PCB 领域、IDC 领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摩尔线程公司 - **发展情况**:2020 年成立,专注 GPU 产品研发生产,为 AI 等提供计算和加速平台,已推出四代 GPU 架构,形成多元化产品矩阵,产品布局覆盖服务器级、桌面级和 SoC 级场景[3] - **主要产品**:分为 AI 智算、图形加速和智能 SoC 三个方向,AI 智算产品用于 AI 计算中心等,图形渲染产品用于工业设计等,智能 SoC 产品用于 AI PC 边缘等领域[4][5] - **软件架构**:自主研发 Musa 架构,对标英伟达 CUDA 及 AMD CDNA,融合软硬件,兼容国际主流 GPU 生态,提供基础软件技术[6] - **最新芯片特点**:平湖系列芯片 FP32 算力达 32TFlops,接近英伟达 H100 一半,攻克千卡至万卡 GPU 高效互联难题,具备大规模集群通信高效算力调度能力[7] - **管理层背景**:多数来自英伟达,董事长兼 CEO 张建忠曾任英伟达全球副总裁等职[8] - **财务状况**:2024 年收入 4.38 亿元,同比增长约 2.5 倍,预计 2027 年盈利;2024 年平均毛利率 70.71%,AI 智算业务毛利率超 70%,桌面显卡毛利率 18.99%,AI 智算板卡毛利率超 90%[2][11][14] - **产品销售情况**:2024 年销售三个集群和 2,058 张板卡,AI 计算板卡单价 6 万元,集群单价 6,113 万元[12] - **市场表现**:2024 年 99.5%收入来自境内市场,直销模式占比 41%,经销模式占比 59%[13] - **供应链与存货**:2023 年 10 月进入美国实体清单后,供应商结构变化,存货从 2.75 亿增至 6.47 亿,预付款从 0.76 亿增至 5.67 亿[15] - **研发投入与人员**:20 - 24 年累计研发费用超 36 亿元,占 24 年底收入比例三倍以上,人员从 22 年底 1,084 人至 24 年底 1,126 人,由四位高管负责不同领域研发[16] 木兮公司 - **财务状况与收入结构**:2020 年收入数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 14.92 亿元;2024 年主要收入来自 AI 智算业务,占比 77.63%,预计 2027 年盈利[11] - **核心优势**:全功能 GPU 产品支持多场景、兼容主流架构、适配本土芯片、研发团队强大、具备万卡集群能力并多场景商用,研发人员占比 78%以上[18] - **融资规划与战略目标**:计划融资 80 亿元,发行 4,444 万股票;未来研发集中在三类自主可控芯片;目标是成为 GPU 领军企业,提供计算加速平台和解决方案,推进多项举措[19] 国产芯片行业 - **市场表现与未来趋势**:当前反映国内资本开支情况,2025 年一季度互联网资本开支环比下降,二、三季度有压力,预计七八月份开始修正,四季度回归高增长;美国限制东南亚 AI 芯片进口利好国产芯片,但对行业板块不利[20][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投资建议**:关注海光、寒武纪、龙芯中科等国产芯片企业;工业富联、华勤技术、中国曙光在服务器领域有投资潜力;协创数据等企业在算力租赁市场值得关注;曙光数创等在结构件等领域有潜力;世纪互联等在 IDC 领域有潜力[22][23][24][25] - **市场风险**:中美博弈不确定性、基本面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需持续监控[26]
永祥股份完成49亿人民币A轮融资;印度B2B电商Jumbotail晋升为独角兽企业丨全球投融资周报06.28-07.04
创业邦· 2025-07-06 09:03
一级市场投融资概览 - 本周国内一级市场披露融资事件93个 较上周增加5个 其中34个事件披露金额 总融资规模102 48亿元人民币 平均融资金额3 01亿元人民币 [5] - 能源电力行业融资规模最高 达44 34亿元人民币 主要由于多晶硅生产商永祥股份完成49 16亿人民币A轮融资 [8] - 智能制造行业融资总额26 03亿元人民币 其中GPU研发商曦望Sunrise完成10亿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10]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三行业:智能制造21个 人工智能19个 医疗健康9个 [7] - 永祥股份为通威集团控股企业 主营高纯晶硅 高效硅片 PVC等业务 [9] - 曦望Sunrise为阵量智能子公司 专注AI高性能GPU研发 产品线包括曦望S1 S2 S3 [11] 地区分布 - 融资事件集中在江苏19起 广东17起 北京13起 [14] - 江苏披露融资总额16 45亿 广东5 89亿 北京17 50亿 上海5 20亿 浙江9 25亿 [17] 阶段分布 - 早期阶段融资68个 成长期19个 后期6个 [17] 活跃投资机构 - 顺禧基金 金浦投资各参与3起 红杉中国参与2起 [28] IPO动态 - 本周6家国内企业IPO 安井食品市值最高达199 31亿港元 [30] - 安井食品历史投资方包括华泰证券 中金公司 摩根大通等31家机构 [31] - 云知声获启明创投 京东科技等投资 信通电子获广发证券 国投证券投资 [31] 并购事件 - 本周披露10起并购 华兴新能源4 01亿收购长青环保100%股份 [36] - 长青环保主营生物质发电技术研发与综合利用 [36]
【RimeData周报06.28-07.04】多重利好因素共振下的AI芯片再现大额融资
Wind万得· 2025-07-06 06:21
投融概况 - 本周融资事件共108起,较上周增加4起,融资金额总计约113.69亿元,较上周增加46.40亿元 [4] - 融资金额在亿元及以上的融资事件有28起,较上周增加6起 [4] - 公开退出案例32个,较上周减少4个 [4] - 97家机构参与一级市场投资,较上周减少48家 [4] - 21起融资事件未公布准确金额,涉及金额至少8.22亿元,占融资总额7.23% [4] 融资事件金额分布 - 500万以下融资事件5起,与上周一致 [5] - 500万-1000万融资事件22起,较上周增加4起 [5] - 1000万-5000万融资事件13起,与上周一致 [5] - 5000万-1亿融资事件18起,较上周增加2起 [5] - 1亿-5亿融资事件9起,较上周增加2起 [5] - 5亿-10亿融资事件2起,与上周一致 [5] - 10亿元以上融资事件1起,与上周一致 [5] 热门投资事件 - 光伏材料:永祥股份完成49.16亿元战略融资,增资前估值270亿元,通威股份持股比例稀释至84.60% [7][8] - AI大模型:智谱完成10亿元战略融资,估值约400亿元,累计融资超30亿元 [8] - AI芯片:阵量智能完成近10亿元战略融资,专注于高性能GPU研发 [8] - 自动驾驶软件:天瞳威视完成5亿元D轮融资,推动Robotaxi全国落地 [9] 重点融资事件 - 麦科奥特(医药健康):D轮超1亿元 [11] - 中导信(信息技术):A轮3.2亿元 [11] - 英麦科微电子(电子):D轮近1.5亿元 [11] - 至信微电子(电子):战略融资近1亿元 [11] - 瑞高新材料(材料):Pre-IPO数亿元 [11] - 航天飞鹏(装备制造):B轮数亿元 [11]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行业:信息技术(26起)、电子(25起)、装备制造(14起)、医药健康、材料,合计占比74.07% [12] - 融资金额前五行业:材料(49.16亿元)、电子、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汽车,合计占比97.49% [14] - AI芯片领域融资活跃,阵量智能获近10亿元投资,国内AI芯片企业通过差异化竞争实现突破 [16] 地域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前五地区:广东省(17起)、江苏省(17起)、浙江省(16起)、上海市(13起)、北京市(13起),合计占比70.37% [19] - 融资金额前五地区:四川省(50.88亿元)、北京市(15.85亿元)、上海市(11.70亿元)、江苏省(11.30亿元)、广东省(6.61亿元),合计占比84.73% [19][20] 融资轮次 - 早期融资(A轮及以前)占比58.33%,较上周有所下降 [23] - 战略融资金额占比最高,达59.48% [23] - A轮融资金额占比16.91% [23] 投资机构 - 97家机构参与投资,合计出手111次 [26] - 北京国管(5次)、金浦投资(3次)最为活跃 [26] 退出情况 - 公开退出案例32个,股权转让17个,并购9个,新三板挂牌2个,IPO 4个 [30] - 退出案例最多行业:电子、医药健康、信息技术,合计占比53.13% [31] 数据平台功能 - 来觅PEVC推出批量查询统计功能,支持企业、机构、基金等实体数据的关键字段提取和衍生计算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