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探索创新治理联合体,生成式AI迎来新型实验室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11:5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 9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举行。 联合实验室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建设,参与单位包括粤港澳有关部门,腾讯、OPPO、小鹏汽车、深信服、视源、云蝶、云天励 飞、元象、深译、陆兮等AI应用龙头企业和AI专精特新企业,中山大学、广州大学、工信部电子五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 联合实验室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联合实验室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通过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及媒 体资源,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本质上是一种为适应人工智能时代而构建的"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创新治 理联合体。 聚焦三大领域发挥优势 当前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向千行百业深度渗透,人工智能安全风险呈现跨领域、复合型、动态化特征,传统"事后监管"模式已难 以应对复杂挑战。 从技术层面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随机性输出导致传统安全防护失效,传统规则引擎无法覆盖大模型的涌现风险,比如深度伪 造内容、隐蔽性数据泄露等;从生态层面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对抗样本攻击、越狱攻击等新型威胁手段迭代加速,而多数市 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安全防御技术储备不足 ...
联合实验室专家陈雷:希望大湾区成为数据安全使用典范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0:49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 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各类难以预知的风险和挑战也伴生而来。 要通过联合实验室整合数据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您是世界数据科学与分析领域的领军学者,能否结合数据领域深入研 究,谈谈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服务人工智能安全发 展的期望? 陈雷: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很强,要把人工智能运用到传统行业,数据非常重要。通过实验室联合大湾 区各类高校,汇聚所有数据,做成大数据平台,供大家使用,做相应大模型测试。或者由联合实验室推 出数据测试平台,让各类大模型通过平台测试性能,找出不足,加以改进。 南都:如何确保数据质量,联合实验室能做些什么? 陈雷:数据质量是全世界都想解决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获取到的数据是不是有用?而且数据量要大, 量不大就没有所谓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包括无监督、有监督。无监督的数据质量就是通过无监督的机器学习,发现一些质量偏差较远 的数据,或者叫异常数据分析。有监督的数据质量一般需要找专家或专业人士对数据打标签,然后用机 器学习的方法找出那些较差的 ...
智能生命科学:以人工智能驱动转型并创造价值
毕马威· 2025-09-16 10: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6][37][38][39][40][41][42][43][44][45][47][48][49][50][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 报告核心观点 - 生命科学行业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但实现高额投资回报仍具挑战 仅23%企业获得较高或极高投资回报 而51%企业处于中等回报水平 [7][10][12][38][39] - 采用混合运营模式(职能与敏捷兼顾)的企业获得高投资回报的概率是传统架构企业的两倍 [7][41] - 人工智能应用正从数据分析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和智能体 89%企业放心让人工智能为特定流程进行端到端自主决策 85%企业已大力或逐步使用自主代理式系统 [13][27][28][29][44] - 数据问题是主要挑战 68%企业面临数据孤岛、格式和质量差异以及安全和隐私问题 [13][32] - 人工智能投资需平衡高价值高风险应用(如分子建模)与低价值低风险应用(如供应链自动化)以实现可持续回报 [73][74] 调研结论 - 生命科学行业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领先 97%企业已利用人工智能改善运营 86%企业认为拥抱人工智能将形成竞争优势 [10][23] - 69%企业对人工智能在未来五年角色制定明确战略愿景 92%企业清楚应投资哪些人工智能技术和能力 [10][11] - 73%企业已实现效率提升 但仅23%获得较高或极高投资回报 32%企业预计未来几年投资回报保持不变 [12][39] - 68%企业面临数据集成挑战 仅17%实现混合云集成 34%依赖手动或基础数据集成 [13][30][31][32] - 技能短缺制约进展 74%企业已开展员工培训 但机器学习、数据工程等领域人才不足 [40] 打造智能生命科学企业 - 企业需通过三阶段转型:阶段一(赋能)构建人工智能基础 阶段二(融合)将人工智能融入工作流程 阶段三(演进)发展生态系统 [59][61][63][64] - 智能生命科学企业需具备混合云基础设施、智能数据管理、负责任人工智能模型开发等基础能力 并在职能层面整合研发、制造和商业化流程 [55][56][57] - 人工智能战略需围绕价值实现 建立信任 构建可扩展技术设施 培养人工智能文化 [47][48] 阶段一:利用人工智能为员工赋能 - 73%企业已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效率 39%改善财务状况 [66][67] - 重点包括任命人工智能高管、制定战略、提高员工素养、确保合规 并在研发、供应链等领域测试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66][67][69] - 计算机视觉(78%)、生成式人工智能(73%)、推荐系统(73%)是广泛应用的技术 [70][71] 阶段二:将人工智能融入工作流程之中 - 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药物发现、临床试验、制造和商业运营 推动系统性改进 [96][97] - 价值流涵盖药物开发(全球研发投资2,760亿美元)、临床试验(每天延迟成本50万美元)、供应链优化和市场准入 [98][99][100][101][102][103] - 需优先考虑道德、安全、合规和信任要素 确保符合行业法规 [96] 阶段三:发展企业自身生态系统 - 企业转型为人工智能赋能、生态系统驱动模式 与生物科技企业、监管机构、医疗健康系统合作 [107][108] - 人工智能与先进技术融合 推动远程研发、智能实验室和个性化医疗 缩短药物发现时间 [108][115] - 跨界融合催生人工智能赋能医疗健康新物种 挑战传统商业模式 [110] 演进阶段生态系统带来的机遇 - 人工智能实现生物制药、医疗科技、诊断和数字健康生态系统无缝对接 提供个性化及预测性服务 [112][113] - 人工智能驱动远程研发和智能实验室 通过模拟和合成试验缩短药物上市周期 [115] - 人工智能重塑临床试验过程 通过真实世界数据集成和自适应试验设计提高效率及多样性 [117] - 价值导向型生态系统聚焦疗效驱动模式 优化风险分担和供应链协调 [118] 主要建议 - 设计符合核心竞争力的人工智能战略 优先实施高影响用例(如分子建模、供应链优化)并确保可扩展性 [120][122][124][125] - 建立信任 实施可解释人工智能和偏见审计 让利益相关方参与模型开发 [127][128][129] - 构建灵活技术设施 投资企业数据平台和云基础设施 [48][55] - 培养人工智能文化 通过培训增强跨职能协作 [48][67]
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河南日报· 2025-09-16 07:37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近年 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网络安全政策法规逐步健全,工作机制 不断完善,防护能力显著增强,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不断提升。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河南省活动主题论坛在商丘市举行,各方来宾齐聚一堂,关注技 术发展新趋势,探索如何做好网络安全工作,推动全社会共同营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生态。 网络无远弗届,安全如影随形。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网络空间与现实世界深度 融合。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2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9.7%,数字红利惠 及亿万民众,网络空间已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不仅关系到国家安全和 社会稳定,更关乎亿万网民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对提升互联网治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加强网络 空间法治建设成为必然选择。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强化风险意识,树立正确网络安全观,守牢安全底线、筑牢安全屏 障;坚持依法治网,突出防护重点,加大网络和数据安全执 ...
探索跨区域安全协同治理“湾区方案”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7:1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联合实验室专家王蕴辉 开篇语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 引擎,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与此同时,各类难以预知的风险和挑战也伴生而来。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为进一步创新筑牢根基。2025年9月15日,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 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其将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致力服务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落 地、加强安全监管,努力实现属地企业安全合规成本全国最低、安全能力水平全国领先,助力粤港澳大 湾区成为全国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服务最优区域。 南方都市报、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推出"湾区AI安全发展新引擎"系列报道,深度对话参与联合实验室建设 的专家,一同憧憬大湾区AI安全发展新未来。 "联合实验室将带动大湾区形成完整的AI安全产业集群。"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长、联 合实验室专家王蕴辉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简称"联合实验室")将 发挥"安全基石、协同纽带、创新引擎"三重作用,实现"安全赋能发展"目标,助力生成式AI为大湾区高 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谈 ...
将形成全球粤语语料库高地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07:10
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二级教授、粤语语料库建设与大模型评测广州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联合实验 室专家 齐佳音 "联合实验室将集中发力建设大湾区安全语料库,形成全球粤语语料库高地,利好人工智能发展。"广州 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二级教授、粤语语料库建设与大模型评测广州市重点实验室主任、联合实验室专 家齐佳音接受南都访谈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联合实验室(简称"联合实验室") 将在"政产学研用"融合攻关下,探索出一套高效、经济、一致的生成式AI安全发展的大湾区模式。 谈优势 以湾区协同机制推动AI治理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在您看来,联合实验室在大湾区AI产业生态构建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齐佳音:联合实验室成立意义重大。大湾区涉及广东、香港、澳门三地,政府层面的资源调动机制将更 加重要,有了政府层面的主导推动,资源整合的效率将大大提升。另一方面,AI治理涉及多个学科、 多个领域,联合实验室则是一个能聚合粤港澳三地政产学研用优势资源来进行科研攻关的平台,这不仅 有利于攻克生成式AI安全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更有利于推动粤港澳三地之间的AI治理协同,探索 出"一国两制三法域"背景下的生成式AI安全 ...
东丽突破,旭化成扩产,国内龙头也加码
DT新材料· 2025-09-16 00:05
奥来德募资计划 - 奥来德计划通过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2.998亿元 [2] - 其中2.398亿元将用于建设OLED显示核心材料PSPI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建设期预计为3年 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00吨PSPI材料的产能 [2] 全球PSPI行业动态 - 日本旭化成计划投资160亿日元(1亿欧元)将其PIMEL™半导体感光聚酰亚胺(PSPI)的产能翻一番 以抓住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的快速增长需求 [2] - 全球PSPI主流供应商为旭化成、东丽、HD microsystems、富士胶片、日本合成橡胶(JSR)等主导 [3] - 旭化成曾于今年5月发布"断供"消息 原因是供不应求 [3] - 东丽于今年7月宣布全球首创STF-2000光敏聚酰亚胺 可在厚度达200微米的薄膜上实现30微米线宽的精细化加工(深宽比达7) 同时可实现L/S=4μm以下的高分辨率图案 [3] 国内PSPI产业现状 - 显示面板用PSPI在国内已经实现了量产 但半导体封装用PSPI产品大多仍处于研发和验证阶段 技术难点在边缘光刻中表现出的清晰度 [3] - 国内主要企业包括波米科技、艾森股份、八亿空间、鼎龙股份、万润股份等 积极布局有强力新材、广信材料、国风新材、奥来德、利安隆 新晋企业还有明士新材、东阳华芯、邃铸科技等 [4] 主要企业进展 - 万润股份的OLED用光敏聚酰亚胺(PSPI)成品材料用于OLED面板封装 已在下游面板厂实现供应 [4] - 奥来德的PSPI材料已完成维信诺、和辉光电等头部面板厂商的产线验证并实现批量出货 并在PFAS-FreePSPI等封装材料的减薄配方、低介电常数的技术开发等方面加快推进相关产品的本土化进程 [4] - 八亿时空PSPI产品在客户端验证顺利 2025年上半年开展了在上虞基地的量产产线建设工作 即将进入试生产阶段 [5] - 八亿空间完成应用于显示面板领域含氟光敏聚酰亚胺面板光刻胶工艺优化和产品稳定性验证 完成量产产线验证 预期下半年可形成订单 同时完成无氟面板PSPI光刻胶小试开发 并完成客户首次送样和测试 [5] - 鼎龙股份PSPI正/负性光刻胶支持g/h/i线曝光 可实现5μm至10μm的分辨率 满足大部分封装结构的精度需求 产品性能覆盖广泛 提供从5μm到15μm的膜厚选择 并能兼容200℃至400℃的固化工艺 [6] - 鼎龙股份YPI、PSPI、TFE-INK产品已在客户端规模销售 并已成为国内大部分主流显示面板客户YPI、PSPI产品的第一供应商 确立YPI、PSPI产品国产供应领先地位 [6] - 飞凯材料以自有资金1,011万元增资参股子公司爱科隆 前瞻布局聚酰亚胺材料产业 为公司切入半导体先进封装用光敏聚酰亚胺(PSPI)打造基础 [7] - 波米科技PSPI在边缘光刻清晰度、介电性能等指标上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国内唯一实现PSPI商业化量产的企业 通过华为海思唯一认证 并批量供应盛合晶微 500吨产能已满产 500吨产能全部达产后产值10亿元 [7] - 艾森股份正性PSPI分辨率达3μm 通过中芯国际、长电科技认证 成为国内首笔晶圆厂订单 2024年艾森股份PSPI出货量2000万元 客户包括士兰微、华润微 [8] - 艾森股份南通基地规划2000吨产能(含PSPI) 达产后产值将超30亿元 [8] - 强力新材PSPI主要应用于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 其中高温固化产品适用于各类封装结构 低温固化产品适用于FOWLP、Chiplet/异构集成等先进封装结构 截至2025年5月 公司PSPI产品处于送样验证阶段 [9] 行业会议与展览 - 第九届国际碳材料会议暨展览会(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arbon Materials Conference & Exposition)将于2025年12月09-11日举行 [13] - 会议内容包括金刚石全场景应用拓展、超精密加工与制造、金刚石材料的制备、新能源碳材料与电池大会等 [11] - 炭材料馆将展示高纯气体、高纯石墨、晶种、金属粉、结合剂和黏结剂等材料 金刚石单/多晶、金刚石微粉及磨料、金刚线、金刚石薄膜和厚膜等制品 以及MPCVD设备、HPHT设备、微波设备等生产设备 [12]
179家川股 139家上半年实现盈利
四川日报· 2025-09-15 06:27
整体业绩表现 - 179家四川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营收5496亿元 同比增长2.61% [2] - 归母净利润合计564亿元 同比增长7.02% [2] - 139家公司实现盈利 盈利企业占比77.65% [2] 传统优势行业表现 - 食品饮料板块表现亮眼 五粮液以194.92亿元归母净利润稳居盈利榜首 [2] - 五粮液销售毛利率达99.52% 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 - 泸州老窖归母净利润76.63亿元 销售毛利率87.09%保持行业高位 [2] - 舍得酒业归母净利润4.43亿元 销售毛利率65.71% [2] 新能源板块调整 - 通威股份受光伏硅料价格下跌42%冲击 上半年净亏损49.55亿元 [2] - 盛新锂能因锂精矿价格下跌 净亏损8.41亿元 [2] 新兴赛道高增长 - 蜀道装备净利润1015.13万元 同比暴增5972.30% 增速位列川股第一 [2] - 华丰科技从2024年全年亏损1775万元扭亏为盈 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 [2] - 新易盛100G及以上高速光模块出货量同比增长350% 净利润39.42亿元 同比增幅355.68% [2] - 新易盛总市值突破3860亿元 跻身A股明星股行列 [2] 研发投入增长 - 179家川股上半年合计研发费用达123.54亿元 同比增长12.3% [2] - 通威股份投入5.33亿元推进光伏电池技术迭代 [2] - 东方电气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6.45% 重点投入氢能研发试验中心等项目 [2] - 新易盛投入3.34亿元研发高性能光模块 [2] 企业分化表现 - 四川长虹营收567亿元稳居川股榜首 归母净利润5亿元 同比增幅78.6% [2] - 智明达营收2.95亿元 同比增长84.83% 净利润3829.80万元 同比激增2147.93% [2] - *ST立航亏损4457万元 *ST智胜亏损3288万元 成为风险预警点 [2] - 73家企业净利润同比降幅超10% 占比41% [2] - 尚纬股份净利润降幅超1000% 因宏观经济环境与市场竞争加剧导致销售收入下滑 [2] 现金流状况 - 89家川企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 占比近半数 [3] - 成都华微因订单增长带动采购、委外加工现金支出增加承压 [3] - 坤恒顺维因报告期内采购付款同比增长、政府补助收款同比下降面临现金流吃紧困境 [3]
虚拟数字人:在技术迭代中进化
经济日报· 2025-09-15 05:53
曾几何时,虚拟数字人如一颗耀眼新星划破资本市场的天际,熠熠生辉。这几年,光环退去,高企的运 营成本、低回报的现实压力与尚未突破的交互瓶颈,共同构成了行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喧嚣散尽, 虚拟数字人逐渐淡出舞台,转身潜入产业后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齿轮。 记者近日对数字人产业进行调研,了解当前行业走势,探寻发展前景。 从追捧到降温 2021年,虚拟美妆数字人"柳夜熙"爆红,随后,不少品牌虚拟代言人登场,掀起科技与娱乐融合的浪 潮。资本竞相追逐,A股概念股轮番涨停,虚拟数字人被推上商业神坛。 企业纷纷跟进,推出自家虚拟代言人:屈臣氏推出"屈晨曦",花西子携手"花西子虚拟人",连招商银行 也上线"AI小招",试图在数字人市场抢占先机。 一时间,"3个月造星、6个月回本"成为行业口号,从上海咖啡馆到北京投资路演再到广州拍摄棚,行业 内几乎所有人都相信,只要整合算法、美术和营销,虚拟数字偶像就能批量化生产并带来巨大商业回 报。 然而,表面繁荣难掩现实困境。虚拟数字人高昂的制播与运营成本逐渐显露。创壹科技CEO梁子康坦 言,在推出"柳夜熙"前,半年多时间内研发人员与技术设备等投入已达百万元级别,第一条柳夜熙的短 视频成本高 ...
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报到,与同届新生央视主播互动,还到图书馆看书!现场视频曝光,网友:确定不是真人扮演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22:54
机器人博士生入学事件 - 全国首位机器人博士生"学霸01"于9月14日正式入学上海戏剧学院 完成新生报到并领取学生证 [1] - 机器人身高1.75米 体重30公斤 采用硅胶皮肤 面部表情与真人极其接近 由上海理工大学智能机器研究院团队开发 [6] - 机器人与《新闻联播》主播潘涛互动 展示语言和眼神交流能力 潘涛评价其反应特别迅捷 [1] 技术实现与培养方案 - 采用北京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赛季军"行者二号"的优化版机身 导师杨青青教授负责妆造形象设计 [6] - 培养方案包含四大模块:基础模块(感知认知建模/语言生成/具身控制) 艺术模块(角色扮演/风格模拟/情感表达) 系统模块(数据融合/创意生成/伦理建模) 任务模块(挑战任务/展演/答辩评审) [8] - 学习方式包括动作捕捉建数据集和直接观看视频学习 未来将通过多模态感知交互实现创新表演 [8][13] 发展目标与预期成果 - 计划通过4年教学掌握基本动作/表演套路和技巧 上海理工大学负责技术层面 上戏负责表演内核培养 [9] - 目标在特定领域达到专业演员水准 部分特色领域超过专业演员达到顶尖水平 毕业时需具备艺术水准和作品呈现 [11] - 最终目标是形成能震撼观众的代表作 具备理解动作并连贯表演创造故事的能力 [13] 相关人物与背景 - 著名主持人潘涛作为2025数媒演播艺术博士新生与机器人互动 其拟录取总成绩273.67分(业务一92.34分/业务二88分/面试93.33分) [14][15] - 中国影视演员金世佳同期进入表导演创作专业拟录取名单 总成绩278.84分 [14] - 项目由上海理工大学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培养 将进入AI人工智能+演艺重点实验室学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