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ivibart

搜索文档
BRII(02137) - 2025 H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8-21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银行存款及现金等价物为20.753亿美元 较2024年的24.134亿美元减少3.381亿美元 降幅14% [26] - 其他收入为281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7090万美元减少4280万美元 降幅60.4% 主要由于人民币和港币定期存款利率下降导致银行利息收入减少2160万美元 以及政府补助收入减少 [27] - 研发费用为1.17亿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1.262亿美元下降7.3% 主要由于第三方合同成本减少640万美元 员工成本减少300万美元 [27] - 行政费用为5820万美元 较2024年同期的7860万美元下降26% 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减少950万美元 设施相关成本和专业服务费用减少840万美元 [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HBV功能治愈项目取得重大进展 三项2b期研究全面入组 累计超过1600名患者参与临床研究 [9] - INSURE研究队列四数据显示 BRE-179应答者HBV表面抗原清除率达61% 而非应答者仅为10% [10][17] - ENHANCE研究修订方案评估简化组合疗法 将PEG干扰素治疗时间从48周缩短至24周 [4][21] - 外部合作取得进展 将非核心项目Xarelin大中华区权利授权合作 并与Joint Care Group就psoriatic mixing达成许可协议 [6]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CDC新报告系统将HBV诊断与个人身份关联 有望显著提高诊断率 增加治疗需求 [43][45] - 大中华区抗菌素耐药性威胁日益增长 公司通过授权合作开发psoriatic mixing应对该市场需求 [6] - 合作伙伴Veer Biotechnology已启动elapsirin和tolobiribar组合治疗HBV/HDV共感染患者的III期项目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HBV功能治愈战略基于三种差异化资产 BRE-179、elapsirin和tolivibart 分别针对HBV发病机制的不同机制 [7] - 采用多MOA平台策略 旨在驱动免疫恢复 减少病毒持久性 提高治愈率 [7] - 并行运行三项2b期研究 实现实时学习 响应式试验设计和高效推进监管批准 [12][23] - 认为反义寡核苷酸和siRNA途径存在差异 反义可能通过TRRA参与增强免疫反应 而siRNA主要关注抗病毒活性 [40][41] - 关注竞争对手OSPER Bio的III期试验数据 特别是针对HBV表面抗原反弹问题 [4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现金状况强劲 足够支持运营至2028年 [26][28] - 通过管道优先化和组织优化有效控制运营成本 同时保持对核心项目的持续投资 [27][28] - 预计2025年报告INSURE研究队列四的24周随访数据 2026年报告ENRICH和ENHANCE研究的治疗结束数据 [24] - 已与NMPA的CDE就潜在III期研究设计和主要终点进行接触 讨论将在II期数据读出后继续 [23] - 认为中国CDC新报告系统是积极发展 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和疾病认知 同时需要消除社会歧视 [45][46] 其他重要信息 - 所有三种候选药物均获得中国突破性治疗 designation 显示治疗慢性HBV感染的潜力 [8] - 在INSURE研究中 83%实现HBV表面抗原清除的患者产生了抗HBs抗体 大多数滴度超过100 IU/升 [16] - BRE-179经验患者实现表面抗原清除更快 83%在24周内实现 而 naive患者仅为55% [11][19] - 公司保持大中华区以外权利 寻找非稀释性资金和合作机会 [6]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患者富集策略和生物标志物方法 - INSURE研究队列四61%血清清除率数据令人鼓舞 BRE-179有潜力将慢性HBV患者分为免疫应答和非应答两类 [32] - 正在与监管机构讨论III期试验设计 可能评估经BRE-179预处理患者的抗HPS水平 但不仅限于应答者与非应答者 还关注整体反应 [33] - 同时关注更难治疗人群 如高基线表面抗原患者 看组合疗法是否能更有效获益 [36] 问题: 关于竞争格局和ASO与siRNA途径差异 - 反义寡核苷酸早期数据令人鼓舞 需要关注长期随访数据 [38] - GSK使用相同序列的反义寡核苷酸完成III期研究 结果值得关注 [39] - 反义可能通过TRRA参与增强免疫反应 而siRNA主要关注抗病毒活性 虽然都靶向RNA降解 但存在细微差异 [40] - 最关键的是最终治愈率 关注OSCAR数据年底结果 [42] 问题: 关于中国CDC新报告系统的影响 - 新报告系统是社会的广泛努力 诊断只是确定治疗资格的第一步 [44] - 需要同时开展消除污名化的运动 提高诊断率而不消除污名化可能无法有效增加治疗可及性 [45] - 这是积极发展 有望提高诊断率 改善疾病认知 最终使更多患者通过新治疗方式获得治愈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