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 行业:半导体行业、消费电子行业 - 公司:英特尔、AMD、高通、英伟达、美光、TI、ADI、恩智浦、微芯、安森美、兆易创新、卓胜微、韦尔股份、澜起科技、晶晨股份、瑞芯微、北京君正、圣邦股份、紫光国微、中芯国际、联电、华虹半导体、三星、SK海力士、铠侠、西部数据、南亚、华邦、力晶、合肥长鑫、东芯股份、长江存储、旺宏、普冉股份、恒烁股份、金士顿、威刚科技、海盗船、SMART Module、嘉合劲威、金泰克、记忆科技、十铨、宜鼎、宇瞻、创见、技嘉科技、台电、朗科、七彩虹、德明利、佰维存储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半导体行业已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产业链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 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连续增长,市场预计强劲增长:2024年4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15.8%,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环比增长1.1%;中国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23.4%,连续6个月同比增长,环比增长0.2%。WSTS上调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预测,预计同比增长16%,2025年同比增长12.5% [20][21][24] - 库存情况改善:全球部分芯片厂商24Q1库存水位环比提升,但随着24H2工业等领域需求回暖有望下降;国内部分芯片厂商24Q1库存水位环比继续下降,预计后续有望回到健康水平 [24][26] - 国内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回升:国内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和华虹24Q1产能利用率环比显著回升,随着下游需求持续回暖,2024年有望继续提升。群智咨询预计24Q2 - 24Q3全球主要晶圆厂平均产能利用率环比将持续回升 [27][28][29] - 存储器价格整体上行:2024年5月DRAM与NAND Flash月度现货价格环比回落,但整体仍处于上行趋势。TrendForce预计NAND Flash合约价24Q2上涨13 - 18%,DRAM合约价24Q2上涨 [30][31] - 半导体设备销售有增长:24Q1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下降2%,中国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113%;2024年4月日本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15.7%,创17个月来最大增幅。SEMI预计未来几年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支出将大幅成长 [33][34][36] - 硅片出货量有望恢复增长:24Q1全球硅片出货量同比下降13.2%,环比下降5.4%,但SEMI预计2024年有望重新恢复增长 [37][38] 存储器周期进入上行阶段,国内存储器厂商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 存储器价格进入上行通道:DRAM和NAND Flash价格在2023年9月触底回升,2023年9月至2024年5月,DRAM指数上涨30%,部分DDR4现货价格反弹20%以上;NAND指数上涨88%,部分NAND Flash现货价格反弹100%以上 [39][40] - 供给端收缩,需求回暖:下行周期中海外存储龙头厂商减少产出及调整资本开支计划,目前供给端仍处于收缩状态;下游需求回暖,24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3%,服务器市场也在逐步复苏 [41][42] - 国内厂商积极布局利基型市场:海外巨头主导全球存储芯片市场,但国内厂商兆易创新、东芯股份等积极布局利基型DRAM、SLC NAND及NOR Flash市场,北京君正在汽车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 [43][44][48] - 国内厂商在第三方模组市场崛起:IDM厂商主导全球存储器模组市场,但国内厂商在第三方模组市场已建立品牌、技术、供应链等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52][56][58] - 存储器板块业绩亮眼:24Q1存储器板块业绩表现亮眼,存储器大宗产品及利基型产品均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61] 消费电子需求回暖,供应链厂商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 消费电子出货量增长:24Q1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预计2024年将同比增长3%;2024年4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28.8%;24Q1全球PC出货量同比增长3%,预计2024年将恢复同比增长;24Q1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出货量同比基本持平,预计2024年将同比增长7%;24Q1全球TWS耳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 [6] - 芯片设计公司业绩复苏:由于24Q1消费电子需求回暖,消费电子领域芯片设计公司24Q1业绩明显复苏,随着终端厂商库存去化逐步完成,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PC、可穿戴设备市场或恢复增长,供应链厂商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6] 自主可控叠加周期复苏,国内半导体设备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 市场空间广阔:SEMI预测2024年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有望恢复增长,全球300mm晶圆厂设备投资预计将在2025 - 2027年持续成长,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晶圆厂设备支出 [6] - 国产化率有望提升:海外加大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大基金三期成立,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加速推进,国内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仍然相对较低,自主可控需求迫切,国产化率较低的环节及具备突破先进制程能力的公司有望充分受益 [6] 大模型持续迭代,推动云端AI算力硬件基础设施需求高速成长 - 算力需求爆发:AI大模型持续迭代,带动算力需求爆发,全球算力规模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大模型有望推动AI服务器市场加速成长 [7] - 国产AI算力芯片迎来发展期:美国对高端GPU供应限制不断趋严,国内大模型快速发展,国产AI算力芯片迎来黄金发展期,海光DCU、寒武纪思元系列、华为昇腾系列AI芯片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7] - 推动相关产业发展:AI服务器对大尺寸、高速多层数PCB需求旺盛,有望推动PCB量价齐升;英伟达推出的机柜解决方案将大幅增加高速铜缆及高速连接器的需求,也将带动PCB使用量及规格的提升;国内封测龙头企业先进封装布局完善,将畅享AI算力新时代的浪潮 [7] 智能手机与PC开启AI新时代,推动产业生态加速迭代升级 - 有望推动换机潮:AI手机及AI PC新品密集发布,苹果和微软分别推出相关产品加速终端变革,有望推动终端换机潮 [7] - 出货量及渗透率将提升: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16%为AI手机,2028年渗透率将快速提升至54%,2023 - 2028年全球AI手机出货量复合增速将达到63%;预计2024年AI PC出货量将占全球PC总出货量的19%,2028年将占PC总出货量的71%,2024 - 2028年AI PC出货量的复合增速将达到42% [7][8] - 推动相关技术升级:端侧大模型参数规模或持续增长,有望推动存储器容量需求大幅提升;AI手机及AI PC搭载大模型带来大量计算、高能耗需求,散热方案、结构件和电池续航能力有望迎来升级趋势 [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半导体行业周期性:全球半导体行业兼具周期与成长属性,每隔4 - 5年经历一轮周期,2000年至今经历几轮周期,通过分析全球半导体月度销售额数据得出周期底部和顶部时间,上行周期一般经历1 - 3年,下行周期一般经历1 - 2年 [15] - 半导体产能供给特点:半导体晶圆制造产能从规划到最终释放一般需要2 - 4年时间,具有一定滞后性,产能供给增量释放相对集中 [18] - 消费类需求对半导体行业的影响:智能手机、PC等消费类下游市场占半导体整体比重超过70%,2022年消费类需求大幅下滑对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下降产生较大影响 [19]
电子电子行业2024年中期投资策略:半导体新周期开启,人工智能创新不止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