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第四季度总净收入增长141.8%,达到13.5亿元人民币,接近2018财年全年收入 [11][22] - 2019财年净收入为3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1.3% [11][25] - 2019年第四季度B2B产品收入增长247.5%,达到11.5亿元人民币;B2C产品收入下降13%,为1.94亿元人民币 [22][23] - 2019财年B2B产品收入增长243.2%,达到31.7亿元人民币;B2C产品收入下降9.9%,为7.633亿元人民币 [25] - 2019年第四季度整体毛利润增长83.8%,达到4250万元人民币,综合毛利率为3.2%;2019财年整体毛利润增长58.4%,达到1.65亿元人民币,综合毛利率为4.2% [23][25] - 2019年第四季度总运营费用增长35.6%,达到2.106亿元人民币;2019财年总运营费用增长30.5%,达到6.587亿元人民币 [23][26] - 2019年第四季度非GAAP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437亿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10.7%;2019财年为4.343亿元人民币,占净收入的11% [24][2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现金和短期投资为6.977亿元人民币 [27] - 公司预计2020年第一季度总净收入在14亿至14.8亿元人民币之间,同比增长约113.5%至125.7% [2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第四季度B2B产品收入增长247.5%,达到11.5亿元人民币;2019财年增长243.2%,达到31.7亿元人民币 [22][25] - 2019年第四季度B2C产品收入下降13%,为1.94亿元人民币;2019财年下降9.9%,为7.633亿元人民币 [23][25] - 2019年第四季度B2C业务毛利率从7.6%提升至11.6%,B2B业务从0.5%提升至1.2%;2019财年B2C业务从9.5%提升至14.3%,B2B业务从0.9%提升至1.1% [23][2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第四季度签约药店网络超过2.5万家,全年结束时超过23.5万家,覆盖约50%的中国药店市场 [10][11] - 2019年第四季度药店季度订单数达到36.6万,同比增长超200%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构建综合医疗服务平台,满足各城市医疗需求,2020年将继续增加网络供应商,特别是三至六线城市,并将业务拓展至公立医院 [10][12] - 持续建设和改进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及数据分析能力,开发移动服务和工具 [15] - 2020年继续投资资源,为企业提供药品全渠道商业化服务 [16] - 与传统医药分销公司竞争,公司优势在于技术平台、人才基础、治理效率和全渠道模式 [39][40][4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新冠疫情成为重塑医疗行业的催化剂,预计医疗行业将向线上和线上线下融合方向转变,政府也将推动“互联网 +” [31] - 公司认为随着规模扩大和利润率提高,未来将实现盈亏平衡 [54] - 预计处方药在销售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高 [57][58] 其他重要信息 - 疫情期间,公司成立抗疫指挥中心,提供免费在线医疗咨询和药品 refill 服务,捐赠口罩,推出疫情实时信息渠道和医疗物资保障服务 [19][20][21] - 公司应用程序在苹果应用商店医疗服务应用中下载量排名前二,下载量较疫情前增长5倍 [4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新冠疫情和政策变化如何重塑中国药品零售市场,线下药店客户的转型或升级趋势如何,以及公司进入医院市场的最新进展和长期计划 - 疫情将推动医疗行业向线上和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政府会推动“互联网 +” 公司有药品福利计划和CRM项目,可留住疫情期间获取的客户 [31][32] - 公司在公立医院业务已取得进展,有药物与医生合作可开具处方并配送,已实现收入 [33] - 公司为线下药店设立 “Be Healthy Together” 项目,帮助其建立云药房、云诊所和云库存服务,疫情加速了传统药店向未来药店的转型 [34][35] 问题2: 公司如何与传统医药分销巨头竞争,2020财年的主要运营目标和核心资源投资方向,以及与商业保险的合作信息 - 公司在技术平台、人才基础、治理效率和全渠道模式方面具有优势,能为制药公司提供互补价值 [39][40][41] - 2020年公司目标是扩大业务规模、提高运营效率、提升利润率,主要投资于完善全渠道能力,重点关注三至六线城市 [43] 问题3: 疫情期间公司与客户或供应商合作确保服务质量的努力,以及慢性病患者在线 refill 处方习惯的变化数据 - 公司与各级地方政府进行深入讨论,为特定城市提供服务 慢性病患者在危机时期通过公司服务节省成本并获得持续护理,客户意识到线上线下结合服务的价值 [46][47] - 疫情期间,B2C端活跃用户和新用户数量显著增加,应用程序下载量增长5倍,公司确保了多数药品和物资的稳定供应 [48] 问题4: 2019年运营成本大幅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及趋势,公司达到盈亏平衡的预测和近期融资计划,以及疫情期间物流挑战的应对措施 - 运营成本下降是因为销量增加带来节省,以及供应链、技术和系统的持续升级 公司将继续投资供应链,提升服务水平 [51] - 疫情期间,公司利用全国物流网络相互支持,与国内外制药公司的直接采购合作确保了库存和供应稳定 [52][53] - 2020年公司将继续处于投资模式,合理支出以实现收入增长,虽无具体盈亏平衡时间表,但随着规模扩大和利润率提高,未来将实现盈亏平衡 [54] 问题5: 行业监管环境对处方药销售和慢性病管理发展的展望,以及公司在这方面的计划和进展 - 疫情期间,政府出台政策鼓励慢性病在线 refill 处方,公司率先为武汉、湖北及全国提供 refill 支持,预计这一趋势在疫情结束后仍将持续 [56] - 由于政府改革,仿制药和创新药都将更依赖公司的全渠道平台进行商业化,预计处方药在销售中的占比将提高 [57][58] 问题6: B2C业务与B2B业务未来的动态,B2C业务付费用户的获取成本和留存率,以及公司是否考虑潜在的并购机会 - 公司的全渠道模式能让制药公司同时接触网络内的所有医疗服务提供商,加速中国医疗行业转型,B2C和B2B业务都对全渠道有贡献 [61] - 公司会关注潜在并购机会,但目前重点仍在中国市场,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拓展平台 [63]
111(YI) - 2019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