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二季度末公司账面价值降至16.16美元,第三季度初至7月底账面价值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7] - 公司净利息差扩大,因新投资高息抵押贷款利差扩大、资金利率有利及低成本旧互换协议 [9] - 第二季度以来公司回购约30%流通在外的优先股,大部分回购发生在7月初,约占季度至今账面价值增幅的3% [9] - 第二季度末公司无限制现金和未抵押资产达6.77亿美元,流动性状况良好 [8] - 公司加权平均回购成本升至1.38%,且随资金市场对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收紧的定价而继续攀升 [2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代理RMBS业务 - 第二季度公司降低对代理RMBS的敞口,将经济杠杆从6.5倍降至3.9倍,减少低息债券敞口,增加高息债券敞口 [7] - 代理RMBS投资的期末加权平均收益率从第一季度末的2.54%提升至第二季度末的4.07% [19] - 截至6月30日,以代理RMBS为抵押的回购协议降至33亿美元,相关对冲工具(固定支付浮动利率互换协议)净名义金额降至22亿美元 [22] 信贷投资业务 - 信贷证券配置从季度初的9800万美元降至季度末的7900万美元,其中非代理CMBS占7900万美元投资组合的55% [21] - 剩余5200万美元信贷证券质量较高,近90%评级为A或更高,且全部无杠杆持有,收益率可观 [21]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宏观市场 - 2022年第二季度,美联储为应对通胀恶化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125个基点,7月下旬又额外加息75个基点 [6] - 第二季度风险资产普遍表现不佳,标准普尔500指数季度跌幅约17%,彭博美国综合债券指数季度跌幅约4.4% [6] - 市场对货币政策未来调整的预期发生变化,短期内预计进一步收紧,2023年下半年预计放松 [13] - 衰退风险上升导致长期债券收益率下降,收益率曲线持续扁平化,1 - 2年期国债收益率比10年期国债收益率高35 - 40个基点 [13] 代理RMBS市场 - 第二季度代理RMBS表现不佳,利率波动加剧和市场对美联储出售代理RMBS的预期增加,导致估值大幅下降,利差扩大 [16] - 7月该板块表现良好,较低的估值和对美联储资产出售预期的降低吸引了大量投资者需求 [17] - 第二季度指定池溢价稳定在极低水平,TBA市场隐含融资利率继续向短期资金利率收敛 [17] - 美国商业银行在第二季度放缓了对代理抵押贷款的购买,美联储6月开始以每月175亿美元的上限缩减其代理抵押贷款组合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继续通过积极的投资组合管理降低风险,调整投资组合,减少对低息债券的敞口,增加对高息债券的投资 [7] - 公司计划平衡资本结构,目标是将优先股占比降至历史水平(低20%左右),通过回购优先股或在适当条件下发行股票来实现 [30][32] - 鉴于市场波动性仍较高,公司在短期内保持谨慎,将杠杆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认为当前高息债券的估值具有吸引力,适合长期投资者 [2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第一季度的挑战环境延续至第二季度,美联储加息和金融条件收紧导致风险资产表现不佳,抵押贷款市场也受到影响 [6] - 尽管市场仍面临利率波动和美联储资产出售的不确定性,但高息抵押贷款的利差扩大、资金成本有吸引力以及 origination 量下降导致的供应减少,预计将改善抵押贷款市场环境 [10] - 代理RMBS市场自第二季度末以来有所改善,但仍面临挑战,如市场波动性高、商业银行和美联储需求大幅下降等 [24] - 公司对市场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当前估值为投资者提供了在市场回归稳定时获利的机会 [2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如何降低账面价值的波动性 - 公司通过降低整体杠杆和调整资本结构来降低账面价值的波动性,包括回购优先股以减少其在总资本中的占比 [28][29] - 公司将继续寻找机会回购更多优先股或在适当条件下发行股票,以平衡资本结构 [30] 问题2: 正常资本结构中优先股的合理范围是多少 - 公司历史上优先股占比在低20%左右,这是公司目前的目标,但具体比例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2] 问题3: 如何权衡保护账面价值、保持低杠杆与错过利差收紧机会之间的关系 - 7月市场改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8月初市场波动性有所回升,抵消了部分7月的涨幅 [35] - 鉴于市场波动性仍较高,公司更倾向于将杠杆维持在较低水平,以抵消部分波动性,目前公司的收益分配能力(EAD)得到较好支撑,对当前杠杆水平感到满意 [36] 问题4: 如何权衡留存额外收益以增长账面价值与维持高股息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 本季度公司留存约40%的收益分配能力(EAD)用于增加账面价值 [38] - 未来股息决策将由董事会做出,公司将观察股票在未来几个月的反应,再决定留存多少额外收益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