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为2 26亿美元 同比增长12% 利润率提升60个基点至6% [9][33] - 公司营收37亿美元 同比增加2500万美元 其中外汇因素带来8400万美元正面影响 [34] - 自由现金流1 15亿美元 保持强劲现金余额8 6亿美元 总流动性17亿美元 [14][42] - 全年营收指引上调至144亿美元 调整后EBITDA指引上调至8 75亿美元 [14][45] - 股票回购力度加大 本季度回购5000万美元 本财年累计回购7500万美元(占总股本4%) [14][44]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美洲业务 - 业绩优于行业水平 利润率持续改善 受益于自动化与创新带来的效率提升 [15] - 商业行动与成本控制带来2000万美元业务改善 但关税造成400万美元负面影响 [39] - 预计第四季度关税影响将减弱 大部分费用可通过业务表现抵消 [40] EMEA业务 - 业务表现改善600万美元 但销量与产品组合造成500万美元负面影响 [40] - 预计2026年起利润率将提升至中个位数 受益于重组措施与低效合同到期 [16][88] - 赢得梅赛德斯C级大型车座椅订单 预计2028年投产 [27] 亚洲业务 - 中国业务短期承压 但比亚迪等本土客户新业务将驱动未来增长 [17][18] - 亚太地区EBITDA增长1200万美元 利润率提升150个基点 [41] - 赢得比亚迪腾势D9内饰件与丰田印度市场七座车座椅订单 [2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美国产能占北美总产量75% 显著高于主要竞争对手55%的占比 [23] - 预计约60万辆年产能将回迁美国 公司有望获得超额份额且无需大量新增投资 [23][24] - 中国市场需求分化 传统豪华品牌客户销量下滑 但本土电动车客户增长强劲 [35][3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利用美国本土化产能优势 已赢得日产与某亚洲OEM回迁业务 预计带来1 5-2亿美元新增收入 [12][25][52] - 差异化竞争策略:全球布局优势 创新座椅解决方案 卓越运营能力 [29][30] - 垂直整合聚焦JIT泡沫与内饰件 避免过度整合其他组件 [110][11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关税政策影响可控 月度敞口从1200万美元降至400万美元 [10] - 欧洲业务已触底 预计2026年起利润率将持续改善 [88][106] - 中国业务短期波动 但长期增长动力来自本土OEM与创新座椅技术 [18][19] 其他重要信息 - 获得多项客户质量奖项 包括广汽丰田质量合作奖 通用多厂区优秀供应商奖等 [11] - 欧洲重组费用预计未来2-3年约1 3亿美元 [42][108] - 维持全年自由现金流指引1 5-2亿美元 [45]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关于回迁机会 - 确认60万辆回迁为全新业务机会 非现有业务转移 [53][54] - 回迁业务资本支出约2000-3000万美元/工厂 但客户关系与运营经验构成更深层壁垒 [83][84] 关于财务展望 - 2026年业务表现预计继续改善 但产量仍是关键变量 [60][61] - 欧洲利润率提升路径:产量稳定+新业务投产+重组见效 需2-3年达中个位数 [88][106] 关于中国市场 - 与比亚迪合作以零部件为主 未来能否达行业均势取决于其市场表现 [77][79] - 增长节奏受本土OEM软件开发现状影响 部分车型推迟至2026 [99][100] 关于福特F-150订单 - 强调现有JIT业务独立性 金属件业务六年前已剥离 [69][71] - 客户采购模式趋向解耦 不强制要求垂直整合 [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