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净利润达到1.6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四倍 [8] - 调整后毛利率提升至7.9%,同比大幅增长6.7% [8] - 净经营现金流入3.7亿人民币,连续三个季度实现正现金流 [8] - 首次实现季度自由现金流,达到2.596亿人民币 [22] - 总营收为21.31亿人民币,其中公有云服务收入13.4亿人民币,企业云服务收入7.859亿人民币,环比增长26.4% [23] - 调整后毛利润同比增长408%,达到1.685亿人民币 [20] - 非GAAP EBITDA利润率为-11.5%,若排除IPO费用和资产处置损失,则为-5.7%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有云服务收入稳定在13.5亿人民币,环比略有增长 [9] - 企业云服务收入环比增长26.4%,达到7.9亿人民币 [10] - 公有云业务中,中型客户收入贡献持续增加,前三大客户收入占比下降 [9] - 企业云业务在公共服务、医疗和金融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完成了多个重要项目 [11][12][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有云业务通过差异化策略,逐步减少对大客户的依赖,提升中型客户收入 [9] - 企业云业务在公共服务、医疗和金融领域深化合作,特别是在智慧城市和医疗云项目上取得突破 [11][12][1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坚持高质量、可持续增长战略,注重技术驱动的成功 [7] - 通过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7] - 在AI领域,公司保持中立地位,能够为更多合作伙伴提供服务,特别是在GPT模型的应用场景中 [16][17] - 公司在北京和武汉设立双研发中心,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将武汉研发中心人员扩充至1000人以上 [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2022年的挑战表示满意,认为公司已经通过战略调整取得了初步成果 [18] - 未来将继续追求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无论环境如何变化 [18] - 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总营收将在18.5亿至20.5亿人民币之间 [29]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并被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沪港通和深港通 [28] - 公司启动了1亿美元的股票回购计划,截至2022年底已回购1230万份ADR,耗资约2920万美元 [27]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企业云业务的增长前景和利润率平衡 [31] - 管理层对2023年企业云业务的收入、毛利润和运营利润率表示高度信心,预计将有显著改善 [33] - 公司强调高质量和可持续增长,而非单纯追求增长 [34] 问题2: 中国GPT模型对云服务的影响 [32] - 公司认为尽管大型互联网公司有开发大语言模型的能力,但中小型公司和传统行业的需求仍然为公司提供了机会 [35][36][37] - 公司将继续关注GPT模型在传统行业中的应用,特别是IT能力较弱的公司 [38][39] 问题3: 公有云需求展望及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需求差异 [45] - 公有云需求与客户的具体应用场景和业务情况相关,而非企业规模 [46] - 公司将继续优化客户结构,提升中型客户收入占比 [49] 问题4: 2023年毛利率和EBITDA利润率展望 [45] - 公司预计毛利率将逐季提升,EBITDA利润率有望在未来实现盈亏平衡 [50][51] 问题5: 2023年资本支出计划及AI相关投资 [54] - 公司对AI相关机会持谨慎乐观态度,不会盲目投资 [55] - 公司将采取小步快跑的策略,避免大规模投资过时的硬件 [56] - 公司将继续在研发和技术团队上投入,但资本支出将更加灵活,重点支持高价值客户 [57][58][59][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