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要涉及的公司 溯联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财务情况 - 2023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从8.49亿增至10.1亿,增长19%;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与去年基本持平,约1.15亿;扣非净利润1.31亿,下降13%;基本每股收益1.72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约15%,因股数增加2500万股,平均净资产大幅增加;资产总额接近23亿,增长13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下降27%,为8800多万;应收款项融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1亿,可支付资产占总资产约60%,资产负债率低,无借款[4][5] 2. 业务结构 - 主要业务为尼龙流体管路和注塑件,前期产品用于燃油车,后进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水管领域,电池包内水管收入增长高于平均速度,产品优于德国品牌[7][8] - 2023年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超43%,其中约20%来自插混燃油管路,超25%来自新能源汽车热管理水管及电池注塑件[9] 3. 客户情况 - 前五大客户为长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宁德时代和广汽、赛力斯,赛力斯今年大概率成前三大客户,M7和M9订单好,单车单价高[10] - 业务已全面布局自主品牌和新势力供应商认证,除蔚来未获千万认证、小鹏业务少、理想未获项目外,其他均有涉及;电池厂收入占比11%,同比增长120%,已进入法国image、德国考泰斯、中国扬州亚普等油箱厂供应商体系[11][12] - 非汽车产业链主要开拓储能、液冷充电桩及能源系统光储充化产业链热管理系统和换电连接模块产品开发,去年收入不大但合作顺利,客户有海博、思创、阳光、远景、采日等,今年会增加[15] 4. 产品价值量 - 燃油系统产品价值300 - 500元,合资产品多30%;新能源汽车纯电车价值500 - 1000元,增程车500 - 1000元[16][17] 5. 新材料管路市场 - 尼龙材料在燃油车发动机油箱燃油管、蒸发管、蒸汽真空管使用率超90%;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新设计管路八九成以上为尼龙,底盘尼龙管覆盖率超一半,空调部分渗透率低,但新车型如赛力斯M9、长安SDA平台等开始接受全尼龙管路[21][24][25] - 公司认为核心竞争力在系统集成,管材成本占比20%多,五成以上成本来自连接件、阀类、传感器等[26] 6. 成本与毛利率 - 2023年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同比增速高,因产品毛利下降,单价降低,材料占比上升,整体毛利从32%多降至28%多[27][28] - 快速连接件、传感器、阀类自制率大幅提升,抵消部分产品原价,2022年快速连接率数量端占90%,拔河传感器自制率36%,半年度提高到40%,今年还会持续增长,将建温度传感器自动化生产线,预计产能100万[31][32][34] - 燃油车单车价值量250 - 300多元,平均约200 - 300元,毛利约20%,2024年目标保持在20 - 25%,增长点主要在新能源车,传统燃油车有下滑风险[36][40][41] - 新能源车单车价值量如前文所述,整体毛利回归正常,在25 - 35%之间,高于传统燃油车,前期研发和开发费用高,放量后回归此水平[47] - 2024年毛利率目标维持28%左右,通过与客户沟通、提高产品自制率、推动国产材料应用、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推出新产品等方式实现[52] 7. 产业趋势影响 - 新能源车集成模块趋势对管子需求可能有影响,但对公司是机会,公司在模块化连接方面有技术积累,可做免接电、传感器等,能增加价值量,未来会提供完整方案,包括集成模块方案[59][60][64] 8. 合作展望 - 与赛力斯合作,M7单车价值四百多,M9超800元,今年增量贡献大,一季度销售收入超去年全年,目标收入1.5亿,基于M7和M9销售18 - 20万辆,若超指标会进一步提升[74][75][79] - 与宁德时代合作,最早供应电池包内冷却管路,份额超60%,实际装车量近一半,未来有望达六成七成以上;还供应注塑件连接件、接口法兰等,后续发力注塑件;受理想Mega销量影响预期稍弱,但电池产业链预计同比增长50%,宁德时代收入增幅将大幅高于公司平均增速[82][83][8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议仅面向开源证券专业投资机构客户或受邀客户,第三方专家发言仅代表个人观点,严禁录音、转发及相关解读[2] - 提问方式:电话端参会者按话机星号键再按数字1,网络端参会者可在直播间互动区域文字提问或点击举手按钮申请语音提问[19]
溯联股份近况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