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业务 - 公司地图业务逐渐转变为数据合规业务增长[3] - 公司支架业务收入增长近200%,与比亚迪签订了5V5R方案的定点[7] - 公司自驾业务在车厂合作方面取得进展,与大卓智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8] - 公司数据合规业务增长迅速,传统地图业务受到电车普及挤压[9] - 合规业务增速稳健,去年智云收入不到3亿,增长15%,今年QE有9000万收入[10] - 公司芯片业务方面,去年MCU出货创新高达1800万颗,但因价格下行,业务持平,未来8025芯片将带自动驾驶特征和算力[11] - 公司去年利润历史最低点负13亿,其中包括股权激励费用摊销和高精度定位子公司亏损,人员精简和瘦身[12] - 公司去年利润负13亿,因行业处于出清阶段,客户层面聚焦,梳理活下来车厂,考虑长远选择芯片公司[14] - 公司在支架和支薪领域持续投入,推出带动驾驶功能的芯片,结构调整以应对竞争格局[16] - 公司自维拥有多项技术壁垒,包括地图、数据端地图合规和高精度定位等服务[18] - 公司芯片团队规模稳定,目前约有500人,面临着行业内人才的竞争和招聘难题[24] - 公司支架业务增速较高,与比亚迪合作项目在推进落地[29] - 公司签订T1合同,产品销售存在不确定性,但相对于其他产品推广更容易[36] - 公司芯片业务去年微亏损,因公司转移资金到支架和资金上[34] - 公司团队需准备10-15万车型增加上车需求,同时准备高阶上车产品[31] - 公司可能愿意与Tier 1公司合作,共同讨论合适价格以实现共赢[32] - 公司芯片业务出货量达50到60万台,部分供应由博士公司提供[37] 行业趋势 - 车厂在自主品牌发展中面临着与大厂合作和自研之间的选择,趋向于自研软件以保持灵魂[19] - 自主品牌车厂开始接受生态合作的现实,倾向于与成熟的Q1合作完成自家产品上车的过程[20] - 车型定位在10万到20万之间,目标是在L2功能下实现全套L2加功能,提供最具性价比的方案[22] - 地图行业竞争激烈,车厂主流选择使用互联网公司的地图或轻量级高精度地图,四维地图团队仍为主要技术支持方[26] - 车厂可能愿意与Tier 1公司合作,共同讨论合适价格以实现共赢[32] 合作与竞争 - 公司与大卓智能、比亚迪等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动业务发展[8][29] - 百度与Tesla合作提供合规服务和地图导航,合作合同中包含高额赔偿条款[39] - 6分科技与千寻合作,提供分米级精确度的定位服务,与政府和运营商合作展开项目[38]
四维图新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