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搜索文档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55
年 報 2024 目錄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主席報告 | 3 | | 董事會報告 | 5 | | 企業管治報告 | 23 | | 風險管理報告 | 34 | | 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 | 40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 65 | | 綜合損益表 | 70 | | 綜合全面收益表 | 71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72 | | 綜合權益變動表 | 74 | | 綜合現金流動表 | 75 | | 財務報告書附註 | 76 | | 主要附屬公司資料 | 140 | | 主要聯營公司資料 | 143 | | 主要合營企業資料 | 144 | | 主要物業附表 | 145 | | 財務資料概要 | 147 | | 補充財務資料 | 148 | 頁次 公司資料 董事會 執行董事 李棕博士 (主席) 李聯煒先生,BBS, JP (副主席) 李國輝先生 (行政總裁) 李江先生 非執行董事 陳念良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徐景輝先生 梁英傑先生 吳敏燕女士 委員會 審核委員會 徐景輝先生 (主席) 陳念良先生 梁英傑先生 薪酬委員會 徐景輝先生 (主席) 李棕博士 陳念良先生 梁英傑先生 ...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1:3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72,845千港元,较2023年的74,794千港元下降2.6%[4]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1,200,555千港元,而2023年为溢利156,158千港元[4]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60.0港仙,2023年为每股盈利7.9港仙[4] - 2024年公司年内其他全面亏损(扣除税项)为396,742千港元,2023年为182,910千港元[5] - 2024年公司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597,297千港元,2023年为26,752千港元[5]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9,361,021千港元,2023年为10,919,823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为184,419千港元,2023年为238,261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为50,879千港元,2023年为52,073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资产净值为8,982,144千港元,2023年为10,628,992千港元[6]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为8,982,144千港元,2023年为10,628,992千港元[6] - 2024年来自外来客户收入为72,845千港元,较2023年的74,794千港元有所下降[15] - 2024年非流动资为9,358,267千港元,较2023年的10,916,901千港元有所减少[16] - 2024年收入为72,845千港元,其中来自客户合约收入420千港元,其他来源收入72,425千港元;2023年收入为74,794千港元,其中来自客户合约收入1,408千港元,其他来源收入73,386千港元[19]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2亿港元,2023年为综合溢利1.57亿港元,收入为7300万港元,2023年为7500万港元[30] - 2024年公司自LAAPL投资录得合营企业亏损12.05亿港元,2023年为溢利1.74亿港元,权益总额减少至88亿港元,2023年为103亿港元[3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值为95亿港元,负债总额为6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亿港元,流动比率为3.6,2023年分别为112亿港元、5亿港元、1亿港元、4.6[37]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为5.01亿港元,2023年为4.66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5.6%,2023年为4.4%[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综合资产净值降至90亿港元,2023年为106亿港元;每股4.5港元,2023年为每股5.3港元[38]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综合收入为72,845千港元,其中物业投资收入70,399千港元,财务投资收入2,024千港元,其他收入422千港元[13] - 该年度公司综合分部业绩为24,095千港元,物业投资分部业绩27,663千港元,物业发展分部业绩 - 3,638千港元,财务投资分部业绩2,024千港元,证券投资分部业绩 - 340千港元,其他分部业绩 - 1,614千港元[13] - 2024年约52,850,000港元及9,907,000港元收入来自物业投资分部两名主要客户利息收入,2023年分别为52,625,000港元及9,764,000港元[17] - 2024年物业投资业务贡献占比97%,2023年为94%[30] - 2024年物业投资业务分部收入为7000万港元,未计入合营企业业绩前分部溢利为2800万港元,与2023年相同[31] - 2024年物业发展业务未计入联营公司业绩前亏损400万港元,2023年为亏损500万港元[36] 公司除税前相关数据变化 - 公司该年度除税前亏损为1,194,079千港元,未分配之企业开支20,756千港元,所佔联营业绩11,726千港元,所佔合营企业业绩 - 1,209,144千港元[13] - 2023年综合收入为74,794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58,988千港元,资产总值为11,158,084千港元,负债总额为529,092千港元[1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相关项目中,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62,827千港元,员工成本11,331千港元等;2023年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62,482千港元,员工成本22,669千港元等[21] 公司其他财务项目数据变化 - 该年度公司资本开支为2,843千港元,其中分部资本开支19千港元,未分配资本开支2,824千港元[13] - 公司该年度折旧为 - 1,408千港元,其中分部折旧 - 450千港元,未分配折旧 - 958千港元[13] - 该年度公司利息收入为64,851千港元,融资成本为 - 32,223千港元[13] - 公司该年度出售固定资产亏损为 - 2千港元,发展中物业之减值亏损拨备为 - 98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之公平值亏损净额为 - 318千港元,投资物业之公平值亏损净额为 - 3,262千港元[13] - 公司就清算海外业务重新分类至损益表之已变现折算亏损为 - 35千港元[13]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为318千港元,2023年为283千港元[20] - 2024年所佔合營企業業績主要包括所佔LAAPL集團虧損1,204,700,000港元,2023年为溢利173,993,000港元[24] - 2024年所得税年内支出总额为6476千港元,2023年为2830千港元,香港利得税税率为8.25%或16.5%,中国内地及新加坡公司税税率分别为25%及17%[25] 公司每股相关数据 - 每股基本盈利/(亏损)按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内综合溢利/(亏损)及年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1998280000股普通股计算,2024年和2023年股数相同[26]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2023年拟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港仙,金额为19983千港元,2024年无[27] - 董事不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2023年为每股1港仙约2000万港元;2024年无中期股息,2023年亦无[42]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30日内未偿还贸易应收账款结余为0千港元,2023年为21千港元[28] 公司所在地区经济数据 - 2024年新加坡经济增长4.4%,到访国际游客人数上升21%至16500000人次[29] 公司重大事项及合规情况 - 2024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3] - 公司承诺奉行高质量企业管治常规,2024年度遵守港交所企业管治守则[44] 公司审核相关情况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徐景辉、梁英杰和陈念良,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财务报告及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告书[45] - 安永认为初步公布数字与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告草稿金额一致,但未提供意见或保证结论[46] 公司董事会情况 - 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含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7] 公司负债及资本承担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未偿还重大或然负债和资本承担,2023年亦无[39] 公司员工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全职雇员23名,2023年为27名;本年度员工成本1100万港元,2023年为2300万港元[40]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7:0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6,1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862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421,967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88,171千港元[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21.1港仙,2023年同期每股盈利4.4港仙[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亏损457,56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4,031千港元[5]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879,52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5,860千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109,428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919,823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12,16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38,261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9,98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073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508,64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7,019千港元[8]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9,762,96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28,992千港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199,828千港元,相比2023年1月1日的1,998,280千港元有所减少[1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14,3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522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2,48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08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3,16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16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9,9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8,146千港元[11] - 2024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4,90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7,093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折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为13,1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377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股本工具之公平值变动为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所占合营企业之其他全面亏损为444,32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6,128千港元[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入为36,1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862千港元[2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0,321,5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158,084千港元;负债总额为558,62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9,092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所佔合营企业业绩主要包括所佔Lippo ASM Asia Property Limited亏损430,239,000港元,2023年为溢利93,010,000港元[32]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于Lippo ASM Asia Property Limited之权益总额约为9,516,412,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325,161,000港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支出总额为3000千港元,2023年为2248千港元[33] - 期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1998280000股普通股,与2023年相同[34] - 董事决定不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付[35] - 2024年6月30日无抵押银行贷款为49744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65667千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为4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99828千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40] - 2024年6月30日因注销股份溢价账产生的可分派储备余额为744975000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相同[4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支付办公室租金开支551000港元,2023年为606000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向合营企业收取利息收入31037000港元,2023年为31146000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6817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132000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收合营企业款项为2902950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50735000港元[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财务资产中股票证券为65000千港元,按公平值計入损益的财务资产中股票证券为219000千港元、债务证券为2780000千港元,总额为306400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72000千港元、226000千港元、2850000千港元、3148000千港元[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4.2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综合溢利8900万港元[54]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36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700万港元;2024年来自物业投资业务的贡献占总收入的96%,2023年为94%[5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经营开支为7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00万港元;融资成本增加至15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100万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为103亿港元,物业相关资产为102亿港元,占资产总值99%,负债总额为6亿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亿港元,流动比率为4.2,银行贷款为4.97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5.1%[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为97亿港元,相当于每股4.9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23名全职雇员,2023年6月30日为40名,本期计入损益表的员工成本为600万港元,2023年为1200万港元[64] - 公司决定不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未派付[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7] - 2024年6月30日,Hennessy等主要股东拥有公司1,477,715,492股普通股股份权益,约占已发行股份73.95%[78] - 2024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权益外,主要股东或其他人士(董事或行政总裁除外)无相关权益或淡仓[84] - 2024年6月30日,向FCL垫款未偿还结余约为380,420,000坡元(约2,190,572,000港元)[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业务分为物业投资、物业发展、财务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五个分部[1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收入34,68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790千港元;物业发展收入为0,2023年同期为0;财务投资收入1,28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22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中贷款及垫款为31,075千港元,其他为1,285千港元;2023年同期贷款及垫款为31,195千港元,其他为1,822千港元[30] - 2024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折旧为(483)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34)千港元;2023年同期固定资产折旧为(2,904)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36)千港元[30] - 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6,25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930)千港元[30]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之公平值亏损中股票证券为(7)千港元、债务证券为(70)千港元;2023年同期股票证券为(39)千港元、债务证券为(100)千港元[27] - 2024年上半年出售固定资产之亏损为(77)千港元,汇兑收益/(亏损)净额为(2)千港元,就清算海外业务重新分类至损益表之已变现折算亏损为(35)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39)千港元、10千港元、(129)千港元[27] - 2024年物业投资业务分部收入为3500万港元,与2023年持平;未计入公司所占合营企业业绩前的分部溢利为1600万港元,2023年为2000万港元[55] 公司股权及股东权益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棕在公司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权益总数为1,477,715,492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3.95%[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蔚焯在公司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权益总数为2,000,54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10%[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国辉在公司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权益总数为7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0%[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徐景辉在公司每股面值0.10港元的普通股权益总数为67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3%[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棕在力宝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369,800,219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8%[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蔚焯在力宝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1,031,25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21%[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棕在力宝华润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689,018,438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4.99%[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吴敏燕在力宝华润普通股股份权益总数为2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0.02%[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李博士拥有Lippo Capital Group普通股股份一股,占已发行股本100%[68][71] - 李博士被视作拥有Auric共80,618,551股普通股股份权益,约占Auric已发行股份65.48%[73] - 李博士被视作拥有Healthway共3,038,634,828股普通股股份权益,约占Healthway已发行股份67%[74] - 李博士被视作拥有Superfood共10,000股普通股股份权益,占Superfood已发行股份100%[75] - Lippo Capital直接拥有力宝369,800,219股普通股股份权益,约占力宝已发行股份74.98%[81] - Lippo Capital Holdings拥有Lippo Capital已发行股份60%,Lippo Capital Group拥有Lippo Capital Holdings已发行股本100%[81] - 李棕博士在公司普通股股份的权益为1,477,715,492股[83] 公司管理层及人员变动 - 自2024年4月1日起,董事袍金由每月22,100港元调为每月22,900港元[76] - 自2024年4月1日起,非执行董事担任委员会主席及成员酬金分别由每月7,300港元和4,700港元调为每月7,600港元和4,900港元[76] - 李联炜先生自2024年6月7日起由行政总裁调职为副主席[76] 公司附属公司贷款情况 - 公司附属公司向FCL提供多笔贷款,包括53,920,839.43坡元、7,000,000坡元、100,000,000坡元等[85] - 2016年10月融资最高本金为155,000,000坡元,年利率2.25% [85] - 2013年6月PLH向FCL垫付约10,314,000坡元无抵押贷款[87] - 2016年10月起,部分贷款年利率由6.5%修订为2.25% [87] - 2017年1月起,部分贷款年利率由6.5%修订为2.25% [87] - 2020年12月FCL向PSL预付过渡贷款6,423,108.11坡元并于2021年1月重借[87]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徐景辉先生、梁英杰先生和陈念良先生[88] 公司资产负债具体项目情况 - 无形资产为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7 20:36
财务数据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36,177千港元[3]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溢利总额为34,974千港元[3]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所佔合营企业业绩为亏损432,682千港元[4]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亏损为418,967千港元[4]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佔每股亏损为21.1港仙[4]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9,762,966千港元[8]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为10,109,428千港元[8]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162,179千港元[8]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负债为508,641千港元[8]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权益总额为9,762,966千港元[8] 业务分部 - 本集团的业务架构按产品及服务分为物业投资、物业发展、财务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五个营运分部[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34,681千港元,分部业绩为16,328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投资分部收入为1,285千港元,分部业绩为1,285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证券投资分部录得公平值亏损净额77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的分部资产中包括于联营公司的权益299,395千港元,于合营企业的权益9,667,424千港元[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团的分部负债为511,645千港元[18] - 来自客户合约的收入中,提供项目管理服务的收入为209千港元,占其他分部收入的全部[20] 合营企业业绩 - 本集团主要合营企业LAAPL持有OUE约73.65%股权,OUE为领先房地产及医疗保健集团[39] - OUE REIT为新加坡最大型且多元化的房地产投资信托之一,LAAPL集团持有其约49.58%权益[40] - 所佔合营企业LAAPL亏损430,239,000港元,为本期间亏损的主要原因[25] - OUE REIT持有之商業資產繼續錄得穩定收入增長及高租用率[41] - OUE REIT新加坡辦公室物業之承諾租用率增加至95.2%[41] - 文華購物廊之承諾租用率(包括短期租約)維持於98.3%之高水平[41] - 文華購物廊之續租租金增幅於2024年第二季錄得28.4%之高水平[41] - 新加坡烏節希爾頓酒店及樟宜機場皇冠假日酒店均受惠於新加坡商務及休閒旅遊業之復甦[41] - OUE集團成功投得位於樟宜機場第二航廈之新酒店(即樟宜機場英迪格酒店),預期將於2028年或之前落成並全面投入營運[41] - OUEH集團於新加坡之投資組合包括Healthcare集團,該集團目前具備一隊擁有心胸外科、胸腔醫學及重症監護之專業知識之受訓專科醫生[43] - 常熟醫院及太子灣醫院均為OUEH之合營企業[43] - First REIT擁有32項物業,包括位於日本的14間護老院、位於印尼的11間醫院等[44] 其他 - 本集团于2024年上半年录得股东应佔综合虧损422,000,000港元,而2023年同期则录得综合溢利89,000,000港元[35] - 本期间收入为36,000,000港元,较2023年37,000,000港元略有下降[36] - 物业投资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96%,为本集团主要收入来源[36] - 物业投资业务未计入合营企业业绩前的分部溢利为16,000,000港元,较2023年20,000,000港元有所下降[38] - 融资成本增加至15,000,000港元,主要由于利率上升所致[37] - 其他经营开支为7,000,000港元,较2023年10,000,000港元有所下降[37] - OUE宣派特別股息每股0.02坡元,並根據平等買入計劃進行場外購買OUE普通股,以總代價約105,000,000坡元購買84,038,036股OUE股份[45] - 本集团於2024年6月30日無資本承擔[53] - 本集团於2024年6月30日有23名全職僱員,員工成本為6,000,000港元[54] - 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平穩,但地緣政治及貿易衝突升溫或會拖累全球貿易及投資[55] - 董事會決定不派發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股息[56] - 本公司或其附屬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概無購買、出售或贖回本公司之上市證券[57]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未經審核綜合中期財務報告[58] - 本公司於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已遵守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之企業管治守則[60]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7:40
全球经济形势 - 2023年全球经济面临下行风险,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升温,俄乌战争持续,中东地区冲突等不确定性和风险持续存在[11] - 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利率高企、货币政策收紧、地缘政治紧张等因素仍然存在[15] 公司业绩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股东应占综合溢利为1.57亿港元,较2022年的4.89亿港元有所下降[6] - 主要合营企业OUE Limited在2023年录得业务增长,收入由2022年的4.91亿坡元增长至6.23亿坡元,增幅为26.9%[7] - OUE 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OUE REIT)迎来上市以来第10个周年,于2024年1月改名以重塑品牌[8] - OUE Healthcare Limited(OUEH)在2023年实现多项重大里程碑,包括在中国江苏省常熟市创立首间合营医院[9] - 本年度公司股东应占综合利润为157,000,000港元,较2022年的489,000,000港元下降[16] - 物业投资业务收入为70,000,000港元,较2022年的69,000,000港元增加[20] - 公司融资成本增加至27,000,000港元,主要由于本年度利率上升[18] 投资组合 - 公司持有OUE REIT约49.52%的股本权益[23] - 公司持有OUEH约70.36%的股本权益,通过收购Healthway扩大了医疗保健网络[25] - 公司持有First REIT约44.71%的股本权益,专注于投资醫療保健相关用途的房地产项目[27] - 公司在LAAPL的投资按权益法入账的溢利贡献减少,导致公司在LAAPL的权益总额为10,300,000,000港元[28] 公司财务状况 - 资产总值为11,200,000,000港元,与物业相关资产占99%[32] - 银行贷款为466,000,000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4.4%[34] - 每股净值为5.3港元[35] - 全职员工数量为27名,员工成本为23,000,000港元[38]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主要从事投资控股、物业投资、物业发展等[42] - 公司董事包括李棕博士、李聯煒先生、李江先生、陳念良先生、徐景輝先生、梁英傑先生和吳敏燕女士[52] - 董事任期为两年,根据章程规定,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53][54] - 公司已购买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责任保险,以保障他们可能承担的潜在责任[59] - 董事薪酬根据市场水平、投入时间和职责以及其他职位的雇用条件确定[78] - 董事有权收取董事袍金,每年为每位董事265,200港元[81]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的风险管理框架参考了ISO 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和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包含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治架构和风险管理流程[199] - 公司深明积极主动面对风险的文化对有效实施风险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旨在通过风险管理活动实现多个目标[200]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1:0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全年收入为74,794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4.2%[1] - 2023年全年净利润为72,806千港元,较2022年增长4.2%[1] - 2023年每股盈利为7.9港仙,较2022年的24.5港仙下降至[1] - 2023年全年净资产为10,628,992千港元,较2022年的10,697,719千港元下降[3] 会计准则变化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对暂时性差额的处理方式发生变化,要求确认遞延税项资产和遞延税项负债[7] - 2022年1月1日起,公司开始应用修订后的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对租赁相关交易的暂时性差额进行确认[8] - 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引入了对支柱二立法模板所得税的确认和披露要求,公司已追溯应用该修订[9] 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按产品和服务将业务分为物业投资、物业发展、财务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分部,监控各分部业绩[10] - 公司2023年分部业绩中,物业投资部门收入为69,939千港元,物业发展部门亏损4,699千港元[14] - 物业投资分部两名主要客户贡献的利息收入分别为52,625,000港元和9,764,000港元[18] 地区业务表现 - 公司2022年来自外来客户的收入中,新加坡共和国贡献最大,达到54,529千港元[16] - 新加坡共和国非流动资产为10,916,901千港元,与2022年持平[17] 股东相关信息 - 2023年已宣派中期股息为19,983千港元,擬派末期股息为19,983千港元[26] - 本年度股东应占综合利润为1.57亿港元,较上年下降至4.32亿港元[29] 其他财务信息 - 未償还應收账款中30日以内的余额为21千港元[27] - 公司资产总值为11,200,000,000港元,与上年持平;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00,000,000港元,较上年下降至200,000,000港元[45]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7: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48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268千港元有所下降[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于合营企业之权益为10,349,64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474,432千港元略有减少[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18,356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9,987千港元有所降低[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77,18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69,664千港元有所增加[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531,42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697,719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的股票证券公平值收益/(亏损)净额为 - 39千港元,2022年为 - 1,452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汇兑收益/(亏损)净额为 - 129千港元,2022年为19,745千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支出总额为2,248千港元,2022年为2,048千港元[19] - 2022年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1港仙,金额为19,983千港元,2023年无[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为7,171,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180,000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为11,058,068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20,679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为526,63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2,960千港元[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佔合營企業LAAPL集團溢利93,010,000港元,2022年为271,049,000港元;2023年6月30日公司于LAAPL权益总额约为10,198,399,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27,641,000港元[38] - 期内公司向合營企業收取利息收入31,146,000港元,2022年为30,479,000港元[45]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之财务资产为70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为3,22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73千港元和3,361千港元[47] - 本期其他经营开支为10,000,000港元,2022年为10,000,000港元[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为4.6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6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4.4%,2022年12月31日为4.3%[6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相联法团Lippo Capital直接拥有力宝普通股股份3.69800219亿股,约占力宝已发行股份的74.98%[6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可分派储备包括保留溢利85.7665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84.64284亿港元,因注销产生余额7.44975亿港元[71] - 期内公司向居间控股公司借入4300万港元无抵押贷款,年利率3%,已悉数偿还[72] - 2023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票证券为7万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股票证券为27.2万港元,债务证券为295万港元[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89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97亿港元[8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11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亿港元[85] - 2023年6月30日,与物业有关的资产为109亿港元,占资产总值的98%,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110亿港元和98%[8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亿港元[8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7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07亿港元[8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5.4,2022年12月31日为5.7[85] - 公司不会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为每股1港仙,约2000万港元[89]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降至10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亿港元,每股5.3港元[11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资本承担,2022年12月31日为40万港元[11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40名全职雇员,2022年6月30日为39名;本期员工成本为1200万港元,2022年为1300万港元[114] - 2023年6月30日,力宝间接拥有力宝华润普通股股份689,018,438股,约占已发行股份的74.99%[117] - 自2023年4月1日起,非执行董事担任董事会委员会主席酬金由每月7,100港元调至7,300港元,成员酬金由每月4,600港元调至4,700港元[103] - 自2023年4月1日起,董事袍金由每月21,500港元调至每月22,100港元[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27] - 2023年6月30日,向Fortune Crane Limited的未偿还垫款约为3.8042亿坡元(相当于约22.04344亿港元)[145] - 备考合并财务状况表中,无形资产为12.93694亿港元,固定资产为43.2744亿港元,投资物业为313.02631亿港元等[149]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分部来自外来客户合约及其他来源的收入总额为24.8万港元,2022年为166.6万港元[155] - 每股基本盈利根据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综合溢利及期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19.9828亿股普通股(2022年同)计算[156] - 2023年股份溢价账36.30765亿港元被注销并转拨至可分派储备[167] - 2023年本集团自LAAPL投资录得合营企业溢利9300万港元(2022年为2.71亿港元)[1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于LAAPL权益总额减至10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亿港元)[171] - 本期收入为3700万港元(2022年为3700万港元),物业投资业务贡献占总收入94%(2022年为94%)[1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动净额为235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309千港元[185] - 2023年上半年购入固定资产支付款项11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千港元[185] - 2023年上半年提取银行及其他贷款4900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0000千港元[185] - 2023年上半年偿还其他贷款43000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185] - 2023年上半年已付融资成本95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93千港元[185]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8817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6628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亏损2640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2685千港元[18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1758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6057千港元[189] - 2023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1167383千港元,2022年为10697719千港元[190][191] - 公司将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等修订应用于2023年1月1日后会计政策及估计变动,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来收入为36,86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6,656千港元增长0.56%[1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业绩为17,64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001千港元,同比下降61.32%[199] - 2023年上半年未分配之企业开支为20,73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371千港元,同比下降2.99%[1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所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业绩为93,50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5,046千港元,同比下降65.99%[1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90,41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8,676千港元,同比下降69.73%[1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资本开支为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7千港元,同比增长223.53%[1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折旧为2,89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25千港元,同比下降0.89%[1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利息收入为33,0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788千港元,同比增长7.24%[19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为11,33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85千港元,同比增长199.42%[199] - 2023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之公平值亏损净额为13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55千港元,同比下降89.74%[19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客户合约提供项目管理服务收入为246千港元,2022年为1,534千港元;来自经营租赁物业租金收入为3,595千港元,2022年为4,010千港元;利息收入为33,017千港元,2022年为30,788千港元;股息收入为2千港元,2022年为314千港元;其他收入为2千港元,2022年为10千港元[35] - 本期物业投资业务分部收入为35,000,000港元,2022年为34,000,000港元;本期未计入所佔合營企業業績前之分部溢利为20,000,000港元,2022年为27,000,000港元[54] - 中国北京力宝广场余下物业本期销售停滞,未计联营公司业绩前,本期亏损300万港元,2022年溢利1900万港元[60] 股权结构相关 - 李博士被视作拥有Auric合共80,618,551股普通股股份权益,约占Auric已发行股份65.48%[97] - PT Matahari Department Store Tbk.持有1,549,633,796股普通股股份,占比68.56%[95] - 2023年6月30日,Hennessy等多家公司及个人分别持有本公司1,477,715,492股普通股股份,约占已发行股份73.95%[105] - Lippo Capital直接拥有力宝369,800,219股普通股股份权益,约占力宝已发行股份74.98%[106] - Lippo Finance Limited持有6,176,470股普通股股份,占比82.35%[95] - Multi - World Builders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持有4,080股普通股股份,占比51%[95] - PT TUM拥有Lippo Capital已发行股份的40%,Lippo Capital Holdings拥有60%[130][1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OUE集团拥有OUEH约70.4%的股本权益[1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OUE集团拥有First REIT权益约为44.5%,First REIT拥有32项物业[176] 业务动态相关 - 2023年6月30日,LAAPL集團拥有OUE C - REIT约49.4%之权益[55] - OUE C - REIT新加坡办公室物业2023年6月30日租用率为96.1%,文华购物廊2023年第二季度承诺租用率(不包括短期租约)按季升至96.4%,二季度顾客人流及租户销售额分别达疫情前水平的98%和83%[56] - OUE C - REIT及OUE宣布2200万坡元樟宜机场皇冠假日酒店资产增值措施,包括新增12间客房等[56] - OUEH一间全资附属公司2023年7月公布以每股0.048坡元现金收购Healthway全部已发行普通股的退市要约[58]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0 20:36
整体财务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36,8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656千港元[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88,17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96,628千港元[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4.4港仙,2022年同期为14.9港仙[1]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其他全面亏损(扣除税项)为264,0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2,685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175,8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6,057千港元[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来收入为36,862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90,419千港元[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外来收入为36,656千港元,除税前溢利为298,676千港元[1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36,862千港元,较2022年的36,656千港元略有增长[16]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按约1,998,280,000股普通股计算,与2022年相同;截至2023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并无具潜在摊薄效应之已发行普通股[22][23] - 2023年无已宣派之中期股息,2022年为每股普通股1港仙,共19,983千港元[24] - 集团本期股东应占综合溢利8900万港元,2022年为2.97亿港元,变动因集团所占合营企业溢利减少[27] - 本期收入为3700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物业投资业务贡献占总收入94% [28] - 本期其他经营开支为1000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29] - 本期未计入集团所占合营企业业绩前的分部溢利为2000万港元,2022年为2700万港元[31] - 集团本期自LAAPL投资录得合营企业溢利9300万港元(2022年为2.71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权益总额减至10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3亿港元)[4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11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2亿港元),负债总额5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1.77亿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4.6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56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4.4%(2022年12月31日为4.3%)[43][4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减至105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7亿港元)[45] - 公司决定不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为每股1港仙,约2000万港元[52]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790,25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917,396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67,81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03,283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49,456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296千港元[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77,18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9,664千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531,42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697,719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11,058,068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220,679千港元有所下降;负债总额526,63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22,960千港元有所上升[16] 各业务分部业绩 - 公司业务分为物业投资、物业发展、财务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五个运营分部,管理层分别监控各分部业绩[11] - 2023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34,790千港元,分部业绩为20,030千港元[15] - 2022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34,489千港元,分部业绩为27,445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0千港元,分部业绩为 - 2,679千港元[15]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发展分部收入为0千港元,分部业绩为19,289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投资分部收入为1,822千港元,分部业绩为1,822千港元[15] - 2022年上半年财务投资分部收入为187千港元,分部业绩为187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提供项目管理服务收入246千港元,较2022年的1,534千港元大幅减少[16][1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租金收入3,595千港元,较2022年的4,010千港元有所下降;利息收入33,017千港元,较2022年的30,788千港元有所增加;股息收入2千港元,较2022年的314千港元大幅减少[1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 - 129千港元,2022年为19,745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相关项目中,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31,195千港元,较2022年的30,601千港元有所增加[18] - 物业投资业务本期分部收入为3500万港元,2022年为3400万港元[30] - 物业发展业务本期亏损300万港元(2022年溢利1900万港元)[41]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本期总收入180万港元(2022年为50万港元),溢利净额170万港元(2022年亏损90万港元)[42] 合营企业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佔合營企業LAAPL集團溢利93,010,000港元,较2022年的271,049,000港元大幅减少;于LAAPL权益总额约为10,198,399,000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327,641,000港元有所下降[19] - 2023年6月30日,LAAPL集团拥有OUE约73.0%的股本权益[32] - 2023年6月30日,LAAPL集团拥有OUE C - REIT约49.4%的权益,其新加坡办公室物业租用率为96.1% [33][34] - 2023年6月30日,OUE集团拥有OUEH约70.4%的股本权益,医疗合作伙伴医生数量从11名增至13名[36] - 常熟医院2023年5月投入服务,有100张床位;太子湾医院预计2024年启用,将提供逾200张床位[36] - 2023年6月30日,OUE集团持有First REIT约44.5%权益,First REIT拥有32项物业,期望2027年前将已发展市场比例扩至投资组合50%以上[37] - 2023年7月,OUEH附属公司拟以每股0.048坡元现金收购Healthway全部已发行普通股[38] 其他财务相关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期内支出总额2,248千港元,较2022年的2,048千港元有所增加[21] 运营与管理相关 - 公司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对中期业绩无影响,但预期影响年度财务报告书中会计政策披露[6] - 文华购物廊承诺租用率(不包括短期租约)2023年第二季度按季升至96.4%,当季顾客人流和租户销售额分别达疫情前水平98%和83% [3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40名全职雇员(2022年6月30日为39名),本期员工成本1200万港元(2022年为1300万港元)[50] - 新加坡将2023年经济增长预测范围收窄至0.5%至1.5%,集团及其合营企业将审慎管理资金[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的行为[53] 企业管治相关 - 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徐景辉先生、梁英杰先生和陈念良先生,已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实务及财务报告事宜[54] - 公司承诺奉行高质量企业管治常规,董事会会不时检讨以符合相关标准[55] - 董事认为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遵守港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条文[56] - 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6]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6:39
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溢利约4.89亿港元,2021年约6.7亿港元[5] - 2022年公司收入为7200万港元,2021年为8100万港元;2022年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贡献占总收入96%,2021年为95%[17] - 2022年公司所占联营公司亏损为800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1800万港元[23] - 2022年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总收入为100万港元,与2021年持平;2022年该业务亏损净额50万港元,2021年为溢利200万港元[2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贷款为4.56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2.73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4.3%,2021年12月31日为2.4%[2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有41名全职雇员,员工成本为2200万港元,2021年为2700万港元[27] - 2022年新加坡经济增长3.6%,低于2021年的8.9%;集团本年度股东应占综合溢利4.89亿港元,2021年为6.7亿港元[35] - 本年度其他经营开支为2000万港元,2021年为1900万港元;物业投资业务分部收入为6900万港元,2021年为7000万港元;未计入合营企业业绩前分部溢利为4700万港元,2021年为4800万港元[36] - 集团本年度自LAAPL投资录得合营企业溢利5.54亿港元,2021年为6.36亿港元[4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于LAAPL权益总额降至10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6亿港元[40] - 2022年物业分部未计联营及合营业绩前录得溢利1700万港元,2021年亏损50万港元[4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112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16亿港元[41] - 2022年12月31日,与物业有关资产110亿港元,占资产总值98%,2021年为114亿港元,占比99%[41] - 2022年12月31日,负债总额5.23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3.49亿港元[41] - 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2.07亿港元,2021年12月31日为1.22亿港元[41] - 2022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5.7,2021年12月31日为4.0[4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降至107亿港元,每股5.3港元,2021年分别为112亿港元和每股5.6港元[4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总额为4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无[48]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917,396千港元,2021年为11,327,657千港元[120] - 2022年流动资产总值为303,283千港元,2021年为242,585千港元[120] - 2022年流动负债总值为53,296千港元,2021年为61,291千港元[120] - 2022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49,987千港元,2021年为181,294千港元[120] - 2022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1,167,383千港元,2021年为11,508,951千港元[120] - 2022年公司年内溢利669,865千港元,年内全面收入总额521,619千港元[139] - 2022年公司已向股东宣派及支付2021年末期股息24,979千港元、2022年中期股息19,983千港元[139] 股权结构 - 2022年12月31日,LAAPL集团拥有OUE约73.0%的股本权益[18] - 2022年12月31日,LAAPL集团拥有OUE C - REIT约49.3%的权益[19] - 2022年12月31日,OUE集团拥有OUELH约70.4%的股本权益[20] - 2022年12月31日,First REIT共拥有32项物业,OUE集团在First REIT权益约44.2%[39] 项目进展 - 常熟医院和太子湾医院建设推进,合共将提供约340张床位,常熟医院预计2023年启用,太子湾医院预计2024年启用[20] - 新加坡乌节希尔顿酒店翻新升级1080间客房及套房并已运营[11] - 2023年1月,新加坡乌节希尔顿酒店重开乌节翼446间客房,完成资产增值措施最后阶段[38] 市场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新加坡办公室物业承诺租用率维持在95.5%;文华购物廊最后一季顾客人流及租户销售额分别达疫情前约95%及85%[38] 资产交易 - 2022年3月,OUELH集团向First REIT出售日本12间护老院权益,代价1.659亿坡元(约9.59亿港元)[39] - 2022年9月,First REIT收购两间日本护老院并出售一间印尼医院物业[39] 经济预测 - 预计2023年全球经济仍面临挑战,中国内地经济将快速增长,新加坡经济预测增长率介乎0.5%至2.5%[27] 公司治理 - 本年度公司委任一名女性董事,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工作场所男女比例保持平衡[68]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每年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本年度法定审核服务费用约为260万港元(2021年为250万港元),非法定审核服务费用约为4000港元(2021年为4000港元)[96]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定期与外聘核数师举行无执行董事及/或管理层参加的会议[72] - 内部审核部门于2007年成立,进行内部审核及检讨集团内部监控及风险管理系统[74] - 董事会将不时检讨股息政策,以确保其持续有效[79]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通过特别决议案修订旧章程细则并采纳经修订及重列章程细则[106] - 董事会透过审核委员会协助,根据多项内容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检讨[108]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附有于公司股东大会表决权权利)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77] - 股东可选择通过公司网站以电子方式接收公司通讯[101]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集团已委托专业顾问进行碳评估,以确保关键环境绩效指标的准确性[80] - 本年度集团为员工举行线上环境、社会及管治培训工作坊[86] - 集团将环境、社会及管治风险因素融入企业风险管理程序[119] - 集团制定内部监控及正式审核程序确保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资料准确可靠[119]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1.02公斤、二氧化硫排放3.08公斤、可吸入悬浮粒子排放0.01公斤[123] - 2022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41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占比29.1%,范围1占69.3%,范围3占1.6%[143] - 2022年公司产生0.14公吨无害废弃物,无害废弃物密度为0.01公吨/每位员工[148] - 2022年因柴油消耗量增加,氮氧化物及二氧化硫排放量显著增加[141] - 随着计算方法修订,2022年可吸入悬浮粒子总排放量估计下降[145] - 环境、社会及管治层面中,保障资料隐私整体排名第1,公平及具竞争力之薪酬排名第3[140] - 公司各业务运营产生的主要无害废弃物为办公室生活固体废弃物,由认可服务商处理[149] - 公司实施按废弃物种类分类回收的减少废弃物目标[151] - 公司循环再用只用过单面的纸张[149] - 2022年总能源消耗量为295.3兆瓦时,较2021年的187.8兆瓦时增加,能源密度为0.80兆瓦时/每平方米,2021年为0.51兆瓦时/每平方米[154] - 2022年总耗水量为233.4立方米,耗水密度为33.3立方米/每位员工,2021年分别为235.1立方米和39.2立方米/每位员工[155] - 2022年温室气体总排放量为141.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1年的81.4公吨增加,温室气体密度为0.38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平方米,2021年为0.2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每平方米[155] - 2022年范围1排放量因柴油消耗增加而增加,范围2排放量因电力消耗降低而减少,范围3排放量为2.2公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0[164][165] - 公司将考虑利用排放数据制定减碳行动计划及目标,增加自动或动态感应照明或电子设备[164] - 公司已实施一系列能源效益措施,如设定空调恒温器最佳温度、采用自动照明监控系统等[154][174] - 公司已安装低流量水龙头并定期维修供水系统以减低耗水量[177] - 公司物业运营面临业务受阻、公用事业供应中断增加和雇员健康安全受威胁等气候风险[180] - 公司设有可持续供应链、反贪污和捐助等政策[182] - 公司人力政策强调雇员多元化和平等机会,提供完善待遇福利,保障雇员反馈投诉渠道[183][184][185] - 公司雇员总数为36名,其中女性20名,男性16名[187] - 全职雇员35名,兼职雇员1名,流失率为6%[188] 风险管理 - 集团的风险管理框架参考“ISO 31000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南”和“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定制[88] - 公司已采纳内幕消息政策、集团内部通知政策及程序、举报政策及反贪污政策[98] - 公司将风险分为策略、营运、财务、合规四大类[124][125][126] - 公司开发了风险评估、处理计划及报告的必要工具和模板[128] - 公司因应营商环境变动识别及评估风险变化[129] - 公司对集团各企业实体及职能部门执行审核计划并提供独立评核[130] - 针对营运自然灾害风险采取定期执行系统备份等对策[132] - 针对营运新冠疫情风险采取确保清洁卫生工作环境等对策[132] - 针对营运网络安全风险采取加强预防及侦测网络威胁对策[132] - 针对策略宏观经济风险采取成本监控及管理对策[132] - 公司识别及评估综合财务报告重大错误陈述风险并执行审核程序[136] - 董事会承担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整体责任,审核委员会负责相关审核监督工作[189] - 业务实体及部门风险负责人获提供风险管理培训课程[190] 资源管理目标 - 有需要替换时优先采用具能源效益的电子设备及LED灯[194] - 用水效益目标为避免或减少漏水[198] - 包装物料因业务性质被视为不重要[199] - 无对公司构成重大影响的环境相关法律法规,本年度无环境违法违规个案[200]
香港华人有限公司(00655)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1:1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71,773千港元,较2021年的81,090千港元下降11.5%[1] - 2022年公司年内溢利为487,644千港元,较2021年的669,865千港元下降27.2%[1] - 2022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24.5港仙,较2021年的33.5港仙下降26.9%[1] - 2022年公司年内其他全面亏损(扣除税项)为1,101,981千港元,较2021年的148,246千港元大幅增加[2] - 2022年公司年内全面收入/(亏损)总额为 - 614,337千港元,较2021年的521,619千港元由盈转亏[2]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0,917,396千港元,较2021年的11,327,657千港元下降3.6%[3] - 2022年公司流动资产为303,283千港元,较2021年的242,585千港元增长25.0%[3] - 2022年公司流动负债为53,296千港元,较2021年的61,291千港元下降13.0%[3] - 2022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469,664千港元,较2021年的288,128千港元增长63.0%[4] - 2022年公司资产净值为10,697,719千港元,较2021年的11,220,823千港元下降4.7%[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收入为71,773千港元[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溢利为491,216千港元[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产总值为11,220,679千港元[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负债总额为522,960千港元[14] - 2021年综合收入为81,090千港元,2022年为71,773千港元,同比下降11.49%[15][16][19] - 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654,186千港元[15] - 2021年资产总值为11,570,242千港元,负债总额为349,419千港元[15]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收入为1,827千港元,2021年为6,596千港元[19] - 2022年其他收益净额为15,418千港元,2021年为 - 3,346千港元[21] - 2022年除税前溢利计算中,销售成本为 - 1,748千港元,2021年为 - 4,340千港元[21] - 2022年利息收入中,贷款及垫款为61,026千港元,其他为634千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为62,185千港元和385千港元[21] - 2022年所佔LAAPL集團溢利5.54277億港元,2021年為6.36166億港元[22] - 2022年所得税支出357.2萬港元,2021年抵免1567.9萬港元[24] - 2022年股東應佔綜合溢利4.89億港元,2021年為6.7億港元[29] - 2022年收入7200萬港元,2021年為8100萬港元,2022年物業投資及發展業務貢獻佔總收入96%,2021年為95%[30] - 2022年其他經營開支2000萬港元,2021年為1900萬港元[3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值112亿港元(2021年为116亿港元),负债总额5.23亿港元(2021年为3.49亿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2.07亿港元(2021年为1.22亿港元),流动比率5.7(2021年为4.0)[4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4.56亿港元(2021年为2.73亿港元),资本负债比率4.3%(2021年为2.4%)[46] - 2022年,集团员工成本2200万港元(2021年为2700万港元),全职雇员41名(与2021年持平)[51] - 2022年度股息总额每股1港仙(2021年为每股1.25港仙),约2000万港元(2021年约2500万港元)[53] 各地区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来自外來客户收入中,香港为211千港元,中国内地为4,995千港元,新加坡共和国为53,956千港元,印尼为9,522千港元,其他为3,089千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5千港元、12,499千港元、55,825千港元、9,723千港元、3,008千港元[16] - 2022年非流动资产中,香港为87千港元,中国内地为66,146千港元,新加坡共和国为10,637,124千港元,印尼为146,791千港元,其他为64,125千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58千港元、77,187千港元、11,035,894千港元、146,427千港元、64,800千港元[17] - 2022年来自两名主要客户的利息收入约为51,271,000港元和9,522,000港元,2021年对应数据为52,208,000港元和9,723,000港元[18]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投资分部收入为68,611千港元,业绩为46,954千港元,资产为175,345千港元,负债为460,364千港元[14] - 物业发展分部业绩为16,771千港元,资产为79,021千港元,负债为9,403千港元,所佔联营公司业绩为 - 79,650千港元[14] - 财务投资分部收入为634千港元,业绩为634千港元,资产为186,648千港元[14] - 证券投资分部收入为489千港元,业绩为 - 1,114千港元,资产为3,434千港元,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工具公平值亏损净额为 - 1,522千港元[14] - 其他分部收入为2,039千港元,业绩为 - 2,168千港元,资产为616千港元,负债为604千港元[14] - 未分配之企业开支为40,551千港元,未分配资产为13,534千港元,未分配负债为52,589千港元[14] - 2022年物業投資業務分部收入6900萬港元,2021年為7000萬港元,2022年未計合營企業業績前分部溢利4700萬港元,2021年為4800萬港元[33] - 物业发展业务2022年录得溢利1700万港元(2021年亏损50万港元),集团所佔联营公司亏损8000万港元(2021年溢利1800万港元)[42][43] - 财务及证券投资业务2022年总收入100万港元(与2021年持平),录得亏损净额50万港元(2021年溢利200万港元)[44] 股权权益情况 - 2022年末LAAPL集團擁有OUE約73.0%股本權益,擁有OUE C - REIT約49.3%權益[34][35] - 2022年12月31日,OUE集团拥有OUELH约70.4%的股本权益[38] 业务项目进展 - 常熟医院和太子湾医院建设按计划推进,共提供约340张床位,分别预计2023年和2024年启用[38][39] 资产出售情况 - 2022年3月,OUELH集团出售日本12间护老院权益,代价1.659亿坡元(约9.59亿港元),使First REIT成熟市场资产组合占比增至27.9%,目标未来三至五年超50%[40] 公司运营相关安排 - 公司将于2023年5月30日至2023年6月2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54]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5]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认为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条文[57] 审核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成员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徐景辉先生、梁英杰先生及非执行董事陈念良先生[5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同意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告书[58] 核数师意见 - 独立核数师安永认为初步公布数字与集团2022年度综合财务报告草稿金额一致[59] 董事会组成情况 - 公布日期,公司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