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俊集团控股(01013)

搜索文档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有关发行及购回股份之一般授权、重选董事、续聘核数师等建议及股东週年大...
2025-07-30 18:14
股东周年大会安排 - 2025年8月26日上午10:30在香港湾仔华润大厦举行股东周年大会[3][52] - 代表委任表格最迟于2025年8月24日上午10:30送达[3][23] - 2025年8月21日至26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及股份过户登记手续[26][61] 授权相关 - 提呈决议案授予董事发行最多20%已发行股份、购回最多10%已发行股份的授权[9][11][14][16] 人员变动 - 黄保强、王子牛及许慧龄轮值退任并拟膺选连任[17] - 长青(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退任后拟重新委任为独立核数师[21] 数据相关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发行股本267,389,531股股份[32] - 若第5号决议案通过,可购回最多26,738,953股股份[32] - 控股股东嘉骏控股有194,292,325股股份权益,占比约72.66%;林清渠视为持有199,102,450股股份权益,占比约74.46%;全面行使购回授权后,林清渠及控制公司总投票权增至约82.74%[38]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前十二个月股份最高成交价0.340港元,最低成交价0.080港元[41] 其他 - 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董事轮值退任[19] - 购回股份资金来源及溢价处理方式[34] - 全面行使购回授权或对营运资金或资本负债水平有重大不利影响[35] - 董事及其联系人目前无意出售证券,关连人士未表明是否出售[36] - 购回股份致投票权权益比例增加可能触发强制收购建议[37]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前六个月公司无购回股份[40]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30 22:5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266,338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273,889千港元有所下降[3] - 2025年毛利为2,15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553千港元[3] - 2025年其他收益╱(虧損)之淨值为23,411千港元,上一年度为2,032千港元[3] - 2025年除税前亏损为10,299千港元,上一年度为36,472千港元[3] - 2025年每股亏损为3.86港仙,上一年度为13.66港仙[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销售及综合服务外部客户收入63,389千港元,一般贸易为202,949千港元,总计266,338千港元;2024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1,933千港元、241,956千港元、273,889千港元[23][24] - 2025年销售及综合服务分部业绩54千港元,一般贸易为2,160千港元,总计2,214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118千港元、 - 301千港元、 - 183千港元[23][24] - 2025年除税前亏损10,299千港元,2024年为36,472千港元[23][24] - 2025年主要客户中,一般贸易客户甲收入35,506千港元,占比13%;销售及综合收入客户戊收入39,404千港元,占比15%;2024年一般贸易客户乙、丙、丁收入分别为108,120千港元(占比39%)、30,972千港元(占比11%)、29,181千港元(占比11%)[30] - 2025年和2024年用于计算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的年度亏损分别为1032.6万港元和3653.1万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6739万股[3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32.6万港元,拥有流动负债净值及净负债金额分别约为5904.8万港元及20367.3万港元,存在持续经营的重大不确定性[4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整体收益约2.66亿港元,较2024年减少约755.1万港元或2.76%[44] - 2025年毛利率约为0.81%,较2024年的0.57%有所增加;销售及综合服务收入约6338.9万港元,较2024年增加约98.51%[45]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032.6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3653.1万港元有所收窄[4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行政费用为9,111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5,785千港元有所减少[3] - 2025年财务成本为28,18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26,408千港元[3] - 2025年使用权利资产折旧187千港元,减值亏损186千港元;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06千港元,使用权利资产折旧4,699千港元,减值亏损2,258千港元[27] - 2025年贸易及其他应收账款减值亏损回拨净值 - 1,372千港元,2024年为 - 2,099千港元[27] - 2025年出售存货成本264,185千港元,2024年为272,336千港元[33] - 2025年行政开支大幅减少约42.28%至约911.1万港元[4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3月31日,销售及综合服务分部资产43,345千港元,一般贸易为10,844千港元,总计54,189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25,939千港元、5,610千港元、31,549千港元[26] - 2025年3月31日,销售及综合服务分部负债25,774千港元,一般贸易为14,395千港元,总计40,169千港元;2024年分别为16,953千港元、2,637千港元、19,590千港元[26] 其他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值为59,048千港元,上一年度为54,976千港元[5]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负债净值为203,67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240,288千港元[6] - 2025年和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预付款项及按金合计分别为4384.7万港元和3193.7万港元[36] - 2025年和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款分别为6945.3万港元和4911.7万港元[37] - 2025年3月31日法定普通股数目为890000万股,法定可换股优先股数目为11000万股;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26739万股,股本为267.4万港元[3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总负债约1.89亿港元,资产负债率约为344.7%,较2024年的695.7%下降[47][48] - 2025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100.9万港元,较2024年的约12.7万港元大幅增加[4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约0.48倍,较2024年的约0.37倍有所提升[4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本年度亏损约10,299,000港元,存在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9] - 报告期后公司发行可换股债券,以最终控股公司贷款约2600万港元和应付最终控股股东款项约1900万港元偿还[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与债券持有人重新协商修改,将现有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11] - 伟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意不要求集团结清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余额约418.5万港元,直至其他第三方债务获偿还且12个月内不要求偿还[11] - 2025年4月11日,公司与林先生订立认购协议,拟发行本金总额为4500万港元的新可换股债券[54] - 2025年6月20日,发行新可换股债券议案获独立股东批准,6月24日获批准上市[55] 会计准则相关 - 2024年4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公司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13] - 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借贷分类为流动负债,除非集团有权将负债推迟至报告期后至少12个月偿还[15]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缺乏可交换性”于2025年1月1日生效[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金融工具之分 类及计量”“涉及依赖自然电力之合约”和“香港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之年度改进第11卷”于2026年1月1日生效[17]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的呈列及披露”于2027年1月1日生效,将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17][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引入新规定,包括在损益表中呈列指定类别及定义的小计等[18] - 公司正评估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对综合财务报表的具体影响[19] 股份变动 - 2023年11月15日股份合併生效,将每8股每股面值0.1港元的普通股和可转换优先股分别合并为1股每股面值0.8港元的股份[40] - 2025年1月17日股份重組生效,包括削减股本和股份分拆[39] 审计相关 - 独立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发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及公平地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42] - 集团本年度初步业绩公告所载数字经核数师长青比对与本年度财务报表所载数字相符,长青程序不构成保证聘用,不会对初步业绩公告发表保证[59] 公司治理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第C.2.1条,主席及行政总裁由林家俊先生一人担任[56]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全体董事均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57] - 公司按上市规则规定成立审核委员会,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长青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58]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董事在2024年及2025年3月31日止不建议派股息[3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0名雇员[5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52][53] - 公司年度报告将在公司网站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披露易网站发布并寄发予股东[60] - 董事会感谢集团员工、管理层贡献及股东、投资者支持[61]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林家俊,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子牛、黄保强、许慧龄[62]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30 08:25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综合亏损为16,471,000港元[19] - 公司本期亏损为16,81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969千港元有所减少[54] - 公司本期财务成本为13,44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2,677千港元有所增加[48] - 公司本期员工成本为68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982千港元大幅下降[52] - 公司本期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5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76千港元有所增加[25] - 公司本期未宣派中期股息,与去年同期一致[37] - 公司本期银行利息收入为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千港元有所下降[47] - 公司本期租赁负债利息为4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6千港元有所减少[4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43,125,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71.7%[86] - 一般贸易业务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120,248,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1,915,000港元,主要由于中国客户对化工产品需求下降[86] - 销售及综合服务业务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32,136,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1,210,000港元,主要由于客户对整合系统支出的终止[86]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765,000港元,毛利率为1.8%,较去年同期的1,058,000港元和0.7%有所提升[86] - 行政费用从2023年同期的7,068,000港元减少46.3%至2024年的3,795,000港元,主要得益于大幅削减人力成本[88] - 财务成本从2023年同期的12,677,000港元增加6.0%至2024年的13,441,000港元,主要由于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利息开支增加[88] - 公司普通股每股面值从2023年的0.1港元调整为2024年的0.8港元,股份合併于2023年11月15日生效[7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未因转换可换股债券而调整[67] - 公司总债务为233,136,000港元,其中可换股票据占199,547,000港元[89] - 公司债务净额(扣除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总资产比率约为700.1%,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0.6%[89]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0.13倍,较上一财政年度的0.37倍有所下降[8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4,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的127,000港元有所增加[89] - 公司一般贸易业务录得分部亏损约339,000港元,销售及综合服务业务录得分部溢利约702,000港元[104] - 公司录得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6,813,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的18,969,000港元有所减少[105] - 公司应付最终控制方之款项及来自最终控股公司之贷款总额为32,401,000港元,以固定年利率6.25%计息[108]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值为-221,04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54,976千港元显著增加[12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可换股债券为199,54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9,729千港元大幅增加[12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14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7千港元略有增加[12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收账款为7,31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79千港元显著增加[12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其他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及按金为25,759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0,599千港元有所减少[12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贸易应付账款为18,05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627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为35,47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575千港元有所增加[12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租赁负债为1,18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50千港元有所减少[12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总值为-220,98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4,913千港元显著增加[129]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每股亏损为6.29港仙,较2023年同期的7.09港仙有所减少[1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6,813,000港元,净流动负债约221,047,000港元,净负债约257,303,000港元[161] - 公司综合资产总额为33,281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272,356千港元[170] - 公司本期亏损为16,47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8,686千港元有所减少[178] 债务与融资 - 公司已提取贷款约13,450,000港元,并拥有尚未提取的贷款融资约186,550,000港元[14] - 公司应付可换股债券本金为152,000,000港元及23,480,000港元,到期日为2025年8月31日[15] - 公司总债务为233,136,000港元,其中可换股票据占199,547,000港元[89] - 公司债务净额(扣除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占总资产比率约为700.1%,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0.6%[89] - 公司流动比率约为0.13倍,较上一财政年度的0.37倍有所下降[8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4,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的127,000港元有所增加[89] - 公司应付最终控制方之款项及来自最终控股公司之贷款总额为32,401,000港元,以固定年利率6.25%计息[108] - 公司2024年9月30日的可换股债券为199,547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39,729千港元大幅增加[129] - 公司有一笔本金为42,700,000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到期日为2025年1月18日,相关未支付的应付利息为应付给直接控股公司嘉骏的款项[188] - 嘉骏同意不要求赎回或偿还债券,直至公司所有其他第三方债务获偿还,并同意就公司财务状况及流动资金进一步磋商延长可换股债券的偿还日期[188] - 公司董事已详细审阅了自报告日期起计十二个月期间的现金流预测,并相信公司具备足够现金资源以应付未来营运资金及融资需要[188] 业务与市场 - 公司计划通过战略性收购进入中国市场,寻找有增长潜力的项目进行收购或投资[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来自中国的外部客户收益为43,12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52,384千港元大幅下降[47] - 一般贸易业务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120,248,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1,915,000港元,主要由于中国客户对化工产品需求下降[86] - 销售及综合服务业务收益从2023年同期的32,136,000港元减少至2024年的21,210,000港元,主要由于客户对整合系统支出的终止[86] - 公司一般贸易分部收入为120,248千港元,综合服务分部收入为32,136千港元,总计152,384千港元[168] - 公司销售及综合服务收入来自销售及提供电脑及通讯系统综合服务、设计、顾问及制造资讯系统软件以及管理培训服务[19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六个月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 - 公司本期未就香港利得税作出拨备,因在香港并无应课税溢利[51]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共有11名雇员,雇员成本为2,088,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4,000港元[120] - 公司购股权计划规定,所有购股权行使后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26,738,953股普通股[11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无任何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122]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计简明综合中期业绩[126] - 郭剑雄先生于2024年5月21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25] - 林启基先生于2024年5月21日辞任公司秘书及授权代表[125] - 公司已采纳《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的《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72] - 公司已委任龚映彤女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成员[174] - 公司按可呈报分部划分的收益及业绩分析已根据与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相符之会计政策编制[192] - 公司按可呈报分部划分的总资产及总负债分析已编制[19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林清渠先生直接持有38,481,000股本公司股份,并通过瑋俊投資基金间接持有194,292,325股,总计持有495,460,166股,占公司股权的185.30%[112][115][116] - 嘉駿控股有限公司持有194,292,325股本公司股份,并通过2%票息可換股債券可转换111,197,916股,总计持有305,490,241股,占公司股权的114.25%[112][115][116] 未来计划与策略 - 公司计划通过标准化工作程序及简化作业过程来提高营运效率,并强化预算管理以恢复盈利业绩[110] - 公司计划与潜在投资者商议通过筹集资金安排筹集足够资金[163] - 公司已采纳所有由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与其营运相关且自2024年4月1日开始的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165]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18 16:35
财务业绩 -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益为43125千港元销售成本为42360千港元[2] - 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未经审核的本期间亏损为16471千港元二零二三年同期为18686千港元[2] - 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未经审核每股亏损为6.29港仙二零二三年同期为7.09港仙[2] -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6813000港元[2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综合服务收益2.121万港元一般贸易收益2.1915万港元总收益4.3125万港元[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综合服务收益3.2136万港元一般贸易收益12.0248万港元总收益15.2384万港元[3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综合资产总额为33281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290584千港元[3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5千港元[40]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为44千港元可换股债券利息为12303千港元[44] - 2024年及2023年香港利得税均无拨备中国企业所得税也无拨备[46][47] - 2024年公司拥有者应占期间亏损为16813千港元2023年为18969千港元[52] - 2024年及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67390千股[5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约4312.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1.7%[74] -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毛利约76.5万港元毛利率约1.8%[74] -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行政费用减少约46.3%[75] -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增加约6.0%[75] -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681.3万港元[76] -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集团总债务约2.33136亿港元[78] -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集团债务净额占总资产比率约为700.1%较上一财政年度增加约0.6%[78] - 截至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0.13倍[78] 财务状况 - 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集团录得净流动负债约221047000港元及净负债约257303000港元[22] - 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公司已提取贷款约13450000港元[22] - 公司拥有最终控股公司玮俊投资基金授予的尚未提取贷款融资约186550000港元[2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43491千港元较3月31日的37452千港元增加[5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减值拨备为36173千港元[59] - 2024年9月30日91 - 180日账龄的贸易应收账款为6039千港元[59] - 2024年9月30日180日以上账龄的贸易应收账款为1279千港元[59] - 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贸易应收账款为7318千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为1279千港元[15] - 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其他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及按金为25759千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为30599千港元[15] - 二零二四年九月三十日贸易应付账款为18057千港元二零二四年三月三十一日为12627千港元[15] 资金支持与运营保障 - 林先生承诺提供资金确保公司12个月持续经营业务无需面对显著业务限制[24] - 关联公司同意不要求集团结清应付余额约391.5万港元[24] - 林先生同意债券到期后不要求赎回或偿还约1.52亿港元及2348万港元可换股债券相关款项[24] - 嘉骏同意不要求赎回或偿还427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相关款项[24] - 公司计划与潜在投资者商议筹集资金[24] - 董事将继续实行改善营运资金及现金流措施[24] - 董事相信集团有足够现金资源应付未来12个月营运资金及融资需求[25] 公司发展策略 - 集团打算实行策略性收购获取中国市场新商机[27] - 公司未来将提高营运效率加强成本管理把握商机[80] - 积极寻找有增长潜力项目进行收购或投资并与多方商议[82] 公司治理与股息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8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4]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董事确认遵守相关准则[8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除偏离C.2.1条[8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87] - 中期业绩公告已登载相关网站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登载[88] 公司股份交易 - 公司股份自2024年11月18日起暂停买卖自2024年11月19日起恢复[89] 公司致谢与董事会成员 - 感谢员工管理团队股东及投资者[91] - 董事会成员包括一名执行董事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31 12:06
环境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排放二氧化碳当量25.17吨,较2023年增加5.28吨,增幅27%,范围1排放约占25%,范围2排放占74%,范围3排放占1%[13] - 2024年总无害废物109.63吨,较2023年的155.06吨减少29%;无害废物密度5.93吨/员工人数,较2023年的5.74吨/员工人数增加3%[15] - 2024年燃料消耗24,684千瓦时,较2023年的10,021千瓦时增加146%;电力消耗24,496千瓦时,较2023年的23,383千瓦时增加5%[28] - 2024年能源消耗总量49,180千瓦时,较2023年的33,404千瓦时增加47%;能源消耗密度2,658千瓦时/员工人数,较2023年的1,237千瓦时/员工人数增加115%[28] - 2024年耗水量78立方米,较2023年的70立方米增加12%;耗水密度4立方米/员工人数,较2023年的3立方米/员工人数增加63%[28] - 氮氧化物排放1,937.35克,较之前的1,000.98克增加94%;硫氧化物排放37.31克,较之前的15.20克增加145%;颗粒物排放142.64克,较之前的73.70克增加94%[5] 员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男性员工6人,较2023年的12人减少50%;女性员工4人,较2023年的15人减少73%[25] - 2024年30岁以下员工为0人,较2023年的1人减少100%;30至50岁员工3人,较2023年的18人减少83%;50岁以上员工7人,较2023年的8人减少13%[25] - 2024年全职员工10人,较2023年的26人减少62%;兼职员工为0人,较2023年的1人减少100%[25] - 2024年中国地区员工4人,较2023年的6人减少33%;香港地区员工6人,较2023年的21人减少71%[25] 员工培训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5名员工参加培训共58小时[47] - 2024年已培训员工总数为5人,占比27%,较2023年的6人、占比22%,人数变动 -17%,占比变动5%[47] - 2024年已培训男性员工5人,占比100%,较2023年的5人、占比83%,占比提升17%[47] - 2024年无已培训女性员工,较2023年的1人、占比17%,人数变动 -100%,占比变动 -17%[47] - 2024年已培训高级管理层5人,占比100%,较2023年的3人、占比50%,人数变动67%,占比提升50%[47] - 2024年无已培训中级管理层,较2023年的3人、占比50%,人数变动 -100%,占比变动 -50%[47] - 2023年员工平均接受培训3.1小时,较上一财年增加60%[50] - 2024年培训总时长58小时,较2023年的53小时增加9%[56] - 2024年雇员平均培训时数3.1小时,较2023年的2.0小时增加60%[56] - 2024年男性平均培训时数6.4小时,较2023年的4.2小时增加53%;女性无培训时长,较2023年的0.2小时变动 -100%[56] 集团业务信息 - 集团核心业务为销售及提供计算机及通讯系统综合服务、化学品贸易[65] - 中国内地业务数据为715,占比53%[70] - 集团建立合格供应商评价机制,对合作供应商进行年度综合评价[70] - 公司业务主要为化学制品贸易、电脑及通讯系统综合服务和投资控股[134] 合规与政策信息 - 《巴黎协定》有178个缔约方,自2019年起每五年审视香港减缓气候变化进展[67] - 报告期内集团未发现禁止童工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及强迫或使用童工情况[68] - 报告期内集团所提供产品、技术或服务不存在缺陷投诉,无因健康和安全问题召回产品情况[73] - 报告期内集团未发现排放及环境违法行为[74] - 集团日常业务和经营活动不使用大量能源、水等自然资源,也无重大污染或破坏[78] - 集团采取符合“5R”原则和做法的政策和指引,力求物尽其用、避免浪费[78] - 集团制定涵盖各种天气相关事件的应急措施,降低弹性风险[6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整体收入约2.7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0.97亿港元或54.91%[88]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0.37亿港元,2023年约为0.51亿港元[89] - 集团资产负债率(扣除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后)约为695.7%,2023年约为270.1%[90] - 2024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2.7万港元,2023年约为945.6万港元[90] - 回顾年度行政费用较2023年约1885.6万港元减少16.28%至约1578.5万港元[10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成本增加0.96%至约2640.8万港元,2023年约为2615.6万港元[106] - 集团总借贷约2.23亿港元,2023年约为2.29亿港元[107] - 其中可换股债券约1.89亿港元,2023年为2.02亿港元[107] - 来自最终控股公司之贷款约1367.9万港元,2023年约为1290万港元[10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为155.3万港元,2023年约为56.7万港元;毛利率约为0.57%,2023年为0.32%[130] - 于2024年3月31日,集团无已抵押银行存款,2023年约为30万港元[133] - 于2024年3月31日,集团的流动比率约为0.37倍,2023年约为0.32倍[133] 股息与财务策略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92] - 公司积极寻找有增长潜力的项目进行收购或投资,并打算进行集资活动以改善财务状况[110] - 公司将提高运营效率、强化预算管理以恢复盈利[135]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145]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林家俊先生32岁,于2023年10月27日获委任为公司主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112] - 龚映彤女士35岁,在会计及财务管理范畴有逾15年经验[113] - 万波先生55岁,自2022年11月21日起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7] - 王衞博士62岁,2020年11月3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40] - 陈维端2023年8月22日辞任执行董事,郭剑雄2024年4月1日获委任、5月21日辞任,龚映彤2024年7月25日获委任[150] - 年报日期,董事会组成包括林家俊先生(主席兼行政总裁),林清渠先生于2023年10月27日辞任[198]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审批集团发展、业务策略、政策、年度预算及业务方案、任何派息建议及管理监督[199] - 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管理、财政管理及有效执行董事会整体策略及方针[200] 股权与关连交易信息 - 林清渠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495,460,166股,持股概约百分比288.93%[156] - 林清渠通过受控制公司之权益持股305,490,241股,持股概约百分比178.15%[156] - 瑋俊投資基金通过受控制公司之权益持股305,490,241股,持股概约百分比178.15%[156] - 嘉駿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股305,490,241股,持股概约百分比178.15%[15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无其他重大关连交易及重大持续关连交易[160]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267,389,531股普通股[17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并无进行任何构成上市规则项下的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的交易[18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年初和年末都没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该年度内没有授予、行使、取消或失效的购股权[18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并无接获通知指有任何主要股东持有之股份或相关股份之淡仓[18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并无接获通知指有任何人士(除披露的董事、主要行政人员及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本之任何权益或淡仓[181] - 年内任何时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参与订立安排使董事透过购入股份或债券获利,董事及其配偶或子女无获授予认购公司股本或债务证券权利及行使该等权利[176] - 年内任何时间,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参与订立有关公司全部或任何重大业务的管理及行政合同[183] - 年内任何时间,除披露外,不存在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与控股股东或其附属公司之间订立的重大合约[17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88] - 截至报告日期,公众人士持有不少于公司已发行股份25%的足够持股量[187] 公司管治信息 - 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与公司订立为期两年的委聘书,可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24] - 除特定披露外,公司控股、附属或同系附属公司无与董事有关连实体的重大交易[12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全体董事确认一直遵守标准守则所载之必守准则[184]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但偏离第C.2.1条[197]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7-29 18:4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273,889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76,803千港元,同比增长54.91%[5] - 本年度毛利为1,55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567千港元,同比增长174%[5] - 本年度亏损为36,474千港元,上一年度为51,752千港元,亏损幅度收窄29.52%[5] - 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3.66港仙,上一年度为18.97港仙,同比减少28.09%[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63千港元,上一年度为3,521千港元,同比减少98.21%[8] - 2024年流动负债净值为(54,976)千港元,上一年度为(168,453)千港元,同比减少67.37%[8] - 2024年负债净值为(240,288)千港元,上一年度为(230,796)千港元,同比增加4.11%[1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653.1万港元,流动负债净值及净负债分别约5497.6万港元及2.40288亿港元[21] - 2024年除税前亏损51,752千港元,本年度亏损51,752千港元[43][44] - 2024年用于计算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的年度亏损为36,531千港元,2023年为50,721千港元[79]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1,878千港元,2023年为68,365千港元;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59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80] - 2024年出售存货成本及员工成本为272,336千港元,2023年为176,236千港元[85]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为49,117千港元,2023年为79,311千港元[95]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整体收益约2.74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0.97亿港元或54.91%[11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扣除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后)约为695.7%,2023年约为270.1%[116]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值约12.7万港元,2023年约945.6万港元[11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集团毛利约为155.3万港元,毛利率约为0.57%,2023年毛利约56.7万港元,毛利率约为0.32%[124] - 2024年行政费用约1578.5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1885.6万港元减少16.28%[124] - 2024年财务成本约2640.8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2615.6万港元增加约0.96%[12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3653.1万港元,2023年约5072.1万港元[125] - 2024年集团总借贷约2.23亿港元,2023年约2.29亿港元[125] - 2024年集团无已抵押银行存款,2023年约30万港元[126] - 2024年集团流动比率约为0.37倍,2023年约0.32倍[126] 债务相关安排 - 最终控制人林先生同意公司在2025年8月31日前,不赎回或偿还本金为1.52亿港元的现有可换股债券一及2348万港元的债券本息[10] - 直接控股股东嘉骏同意公司在2025年1月18日前,不赎回或偿还本金为4270万港元的现有可换股债券三及利息[10] - 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提取贷款约1367.9万港元,获最终控股公司玮俊基金授予尚未提取的贷款融资约1.86321亿港元[21] - 林先生承诺提供足够资金,同意不要求公司结清应付最终控制方款项约1886.3万港元,直至其他第三方债务偿还[21] - 伟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意不要求公司结清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余额约391.5万港元,直至其他第三方债务偿还[2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获林主席授予尚未提取的贷款融资约1亿港元,林主席同意不取消该融资,直至其他第三方债务偿还[2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打算实行策略性收购,以获取中国市场新商机并巩固收入及盈利根基[12] - 公司积极寻找有增长潜力项目进行收购或投资,并打算进行集资活动[128]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本年度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部分修订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无重大影响[25]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之修订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作业准则第2号,影响公司年报会计政策披露[26][27]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部分生效时间为2024年、2025年或待定[30] 未分配及其他财务收支情况 - 未分配公司收入为29,未分配公司开支为 - 14075,其他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回为2099,其他收益净值为2061,财务成本为 - 26403[34] 业务分部情况 - 业务分部包括一般贸易,有来自化学制品的贸易收入[3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年度,销售及综合服务收入31,933千港元,一般贸易收入241,956千港元,总计273,889千港元[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销售及综合服务收入6,384千港元,一般贸易收入170,419千港元,总计176,803千港元[59]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销售及综合服务分部资产25,939千港元,一般贸易分部资产5,610千港元,总计31,549千港元[4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销售及综合服务分部负债16,953千港元,一般贸易分部负债2,637千港元,总计19,590千港元[48] - 集团业务主要为化学制品贸易、电脑及通讯系统综合服务与投资控股[127] 客户收入情况 - 2024年客户乙收入108,120千港元,占比39%;客户丙收入30,972千港元,占比11%;客户丁收入29,181千港元,占比11% [65] - 2023年客户甲收入21,895千港元,占比12%;客户乙收入44,895千港元,占比25%;客户丙收入66,026千港元,占比37% [65] 税务情况 - 2024年中国所得税开支2千港元[66] - 符合利得税两级制的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税率征税,超过部分按16.5%税率征税;中国附属公司2023及2024年度税率均为25%[83] 资产区域分布情况 - 2024年香港非流动资产59千港元,中国(不包括香港)非流动资产4千港元,总计63千港元[70] - 2023年香港非流动资产3,299千港元,中国(不包括香港)非流动资产222千港元,总计3,521千港元[70] 其他应收款情况 - 2024年3月31日其他应收款中存放按金约人民币21,110,000元(约值港币22,881,000元),后已退还[82] - 超过99%的其他应收款(约值人民币26,460,000元,约值港币28,698,000元)于2024年3月31日后退还及结清[90] 应收账款情况 - 2024年3月31日,1,279,000港元应收账款已逾期但未减值,随后大部分已清偿[94] 股权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可换股优先股为110,000千港元,普通股为213,912千港元[100][101] 股息分配情况 - 2024年及2023年三月三十一日止年度公司董事不建议派发现金股息[86]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派发期末股息(2023年:无)[134] 员工情况 - 2024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0名雇员,大部分于香港工作[137] 重大事项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13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39] 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守则条文,但偏离守则第C.2.1条[140]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天健举行会议,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44] 股份交易情况 - 公司已向联交所申请自2024年7月30日上午9时起恢复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买卖[146]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28 16: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约1.5238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4%[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约105.8万港元,毛利率约0.7%;2022年同期毛利约24.7万港元,毛利率约0.2%[11] - 公司于2023年录得分部净溢利约29万港元,2022年同期录得分部亏损总额约535.4万港元[11] - 行政费用由2022年同期约969万港元减少约27.1%至2023年约706.8万港元[12] - 财务成本由2022年同期约1251.3万港元增加约1.3%至2023年约1267.7万港元[1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1896.9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2585.6万港元[12] - 集团总债务约2.75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2.29亿港元),其中可换股票据约2.12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2.02亿港元)[15] - 集团债务净额占总资产比率约为200.7%(2023年3月31日约270.1%),与上一财政年度结束日期相比约减少69.4%[15]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为0.39倍(2023年3月31日约0.32倍)[15]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220.4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915.6万港元)[1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益为152,3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468千港元;本期亏损为18,686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6,488千港元;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0.89港仙,2022年同期为1.21港仙[6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本期全面开支总额为27,03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7,626千港元[64] - 于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662千港元,3月31日为3,521千港元;流动资产为118,188千港元,3月31日为77,821千港元;流动负债为306,935千港元,3月31日为246,274千港元;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 -188,747千港元,3月31日为 -168,453千港元[66]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净值为-257,834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30,796千港元有所下降[68] - 2023年9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资本亏损为-274,198千港元,较3月31日的-246,727千港元有所增加[6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间亏损为18,969千港元,其他全面开支为8,502千港元,全面开支总额为27,471千港元[70]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8,315千港元,较2022年的-13,997千港元有所改善[73]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千港元,2022年为0[73]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2,825千港元,较2022年的12,627千港元有所增加[73] - 2023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增加净值为24,511千港元,2022年为-1,369千港元[73] - 2023年期终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为32,504千港元,较2022年的11,561千港元有所增加[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96.9万港元,净流动负债约1.88747亿港元,净负债约2.57834亿港元[7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综合资产总额为120,850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378,684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综合资产总额为81,342千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312,138千港元[91][9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52,384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该收益为105,468千港元[9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662千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3,521千港元[9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0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653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43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449千港元[9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0千港元,政府补贴为108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为1千港元,其他利息收入为20千港元,杂项收入为2千港元[9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12,677千港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为12,513千港元[9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亏损经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0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653千港元、员工成本2,552千港元后达成;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本期亏损经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30千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449千港元、员工成本2,503千港元后达成[101]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分别为18,969千港元和25,856千港元,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和摊薄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139,116千股[103]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分别为93,037千港元和73,472千港元,减值拨备均为38,141千港元,扣除减值拨备后分别为54,896千港元和35,331千港元[106]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分别为65,532千港元和48,378千港元,其中0至30日分别为37,182千港元和35,228千港元,31至90日分别为28,350千港元和13,150千港元[108]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使用权资产均为2,893千港元,付予关联公司租赁利息开支分别为0千港元和46千港元,付予董事紧密家庭成员租赁利息开支分别为161千港元和56千港元,工资开支分别为291千港元和257千港元[111] - 2023年9月30日和3月31日,最终控股公司授予公司的贷款额度分别约为210,000,000港元和约200,000,000港元[111] - 2023年9月30日和2022年3月31日,林先生持有的可换股债券分别约为174,185,000港元和约144,839,000港元;公司直接控股公司嘉骏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可换股债券分别约为37,578,000港元和约57,290,000港元[112]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袍金均为180千港元,基本工资等分别为980千港元和1,200千港元,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分别为11千港元和9千港元,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分别为1,171千港元和1,389千港元[11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一般贸易业务收益由2022年同期约1.05468亿港元增加至2023年约1.20248亿港元[9] - 2023年公司销售及综合服务业务收益约3213.6万港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益[9] - 一般贸易业务分部亏损于2023年减至约28.7万港元,2022年同期约为406.2万港元[11] - 销售及综合服务业务于2023年录得分部溢利约57.7万港元,2022年同期录得分部亏损约129.2万港元[1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综合服务于某一时点确认收益3213.6万港元,一般贸易为1.20248亿港元,总计1.52384亿港元[8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综合服务可呈报分部业绩为57.7万港元,一般贸易为 - 28.7万港元,总计29万港元[86] 可换股债券相关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可换股债券以港元计值及年票息率为2%,实际利率介乎每年13.50%至14.48%[19] - 建议更改本金为1.52亿港元的现有可换股债券一及本金为2348万港元的现有可换股债券二的条款已完成并于2023年11月15日生效[20] - 公司已获条款变更事项上市批准,相关普通决议案于2023年11月13日股东大会通过,11月15日生效[118] - 条款变更完成后,现有可换股债券一及二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8月31日[118] - 约1.74186亿港元可换股债券将被分类为非流动负债[118] 公司股权及权益相关情况 - 2023年9月30日,董事林清渠先生于公司股份权益中,实益拥有36.94亿股,占股权约172.70%;受控制公司权益拥有24.44亿股,占股权约114.25%[30] - 2022年9月30日,除已披露者外,公司董事等无相关权益或淡仓[32] - 2022年9月30日,林清渠实益拥有3,694,314,332股,占股172.70%;受控制公司权益对应股份2,443,921,933股,占股114.25%;嘉骏控股有限公司、瑋俊投資基金受控制公司权益对应股份均为2,443,921,933股,占股均为114.25%[34] - 2023年9月30日,除已披露者外,无其他人士有相关权益或淡仓[36] - 公司主席林清渠直接持有38,481,000股,嘉骏控股持有1,554,338,600股及本金42,700,000港元2%票息可换股债券,行使后将发行889,583,333股;林清渠持有本金152,000,000港元和23,480,000港元的2%票息可换股债券,行使后分别发行3,166,666,666股和489,166,666股[38] 公司购股权计划相关情况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不超采纳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213,911,624股),已授未行使购股权限于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30%,12个月内发行不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无购股股权授出等情况,公司无尚未行使购股股权[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或附属无安排使董事获购股或债券利益[41] 公司人员及组织架构变动 - 范德伟先生于2023年7月14日辞任公司授权代表及公司秘书,何小萍女士获委任[51] - 陈维端先生于2023年8月22日辞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相关委员会职务[51] - 林清渠先生于2023年10月27日辞任公司执行董事、主席及相关委员会职务,林家俊先生获委任[51] - 于公告日期,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减至两名,公司须于2023年11月21日前委任一名额外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54] - 公司最终控制方林清渠先生于2023年10月27日辞任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74] 公司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2年9月30日:无)[28]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2] 公司雇员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11名雇员,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雇员成本约2,552,000港元(2022年同期2,503,000港元)[42] 公司重大交易及投资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45]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之企业管治守则所有相关守则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第C.2.1条[48] 公司财务报表审阅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52] 公司重大事件情况 - 2023年9月30日起至报告日期,集团无发生对财务表现及/或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重大事件[56] 公司负债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中其他应付账款为5,145千港元,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30 19:39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52,38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468千港元[5] - 2023年同期毛利为1,058千港元,2022年为247千港元[6]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8,686千港元,2022年为26,488千港元[7]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8,969千港元,2022年为25,856千港元[8]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89港仙,2022年为1.21港仙[10]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千港元,2022年为131千港元,其中2022年含政府补贴108千港元[70][71] - 2023年财务成本为12,677千港元,2022年为12,513千港元[74] - 2023年期间亏损为2,552千港元,2022年为2,503千港元[81]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82]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本期亏损为18,969千港元,2022年为25,856千港元;用于计算每股亏损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139,116千股[8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约1.5238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44%[101] - 同期,集团毛利约105.8万港元,毛利率约0.7%(去年同期分别约24.7万港元及约0.2%)[101] - 行政费用由去年同期约969万港元减少约27.1%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约706.8万港元,财务成本由约1251.3万港元增加约1.3%至约1267.7万港元[10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896.9万港元(去年同期约2585.6万港元)[104] - 公司不宣派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1年9月30日:无)[111]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662千港元,3月31日为3,521千港元[19][20]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资产为118,188千港元,3月31日为77,821千港元[21][22]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为306,935千港元,3月31日为246,274千港元[23][24] - 2023年9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188,747千港元,3月31日为168,453千港元[24] - 2023年9月30日负债净值为257,834千港元,3月31日为230,796千港元[27] - 2023年9月30日,综合资产总额为1.2085亿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3.78684亿港元[58][59] - 2023年3月31日,综合资产总额为8134.2万港元,综合负债总额为3.12138亿港元[60][61]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为93,037千港元,减值拨备38,141千港元,扣除后为54,896千港元;3月31日分别为73,472千港元、38,141千港元、35,331千港元[88]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0至30日为37,182千港元,31 - 90日为28,350千港元,总计65,532千港元;3月31日分别为35,228千港元、13,150千港元、48,378千港元[93] - 法定普通股每股0.1港元(2022年:0.01港元),数量8,900,000千股,等值金额89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每股0.1港元(2022年:0.01港元),数量2,139,116千股,等值金额213,912千港元[96][98] - 集团总债务约2.74853亿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2.29128亿港元),债务净额占总资产比率约200.7%(2023年3月31日约270.1%),较上一财政年度结束日期减少约69.4%[105]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约0.39倍(2023年3月31日约0.32倍),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220.4万港元(2023年3月31日约915.6万港元)[105] 可呈报分部财务数据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之可呈报分部收益为1.52384亿港元,可呈报分部业绩为29万港元,除税前亏损为1868.6万港元[50][51][52] - 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之可呈报分部收益为1.05468亿港元,可呈报分部业绩为 - 535.4万港元,除税前亏损为2648.8万港元[54][56] 折旧相关数据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折旧为10.5万港元,使用权资产之折旧为65.3万港元[63] 税务相关情况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算,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算,2023年和2022年两期在香港和中国均无应课税溢利,未作相关所得税拨备[76][78] 资金与债务相关安排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已提取贷款约1343.4万港元,拥有尚未提取贷款融资约1.86566亿港元[35] - 林先生承诺提供资金,同意不要求集团结清应付其约1467.6万港元,除非其他第三方债务获偿还,且不早于批准综合财务报表之日起十二个月还款[36] - 伟俊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意不要求集团结清应付余额约732.9万港元,除非其他第三方债务获偿还,且不早于批准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之日起十二个月还款[37] - 公司已完成现有可换股债券一及二的条款变更,约1741.86万港元可换股债券将被分类为非流动负债,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8月31日[99] 公司运营策略 - 公司已计划并正与潜在投资者商议筹集资金[38] - 公司董事将继续实行改善集团营运资金及现金流的措施[39] 业务线数据变化 - 同期,集团一般贸易业务收益由约1.05468亿港元增至约1.20248亿港元,销售及综合服务业务收益约3213.6万港元(去年同期无)[101] - 一般贸易业务分部亏损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减至约28.7万港元(去年同期约406.2万港元),销售及综合服务业务同期录得分部溢利约57.7万港元(去年同期亏损约129.2万港元)[102] 公司证券与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12] 公司治理与合规情况 - 全体董事确认在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1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仅偏离第C.2.1条[114]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未区分职务,林清渠先生兼任,于2023年10月27日辞任[115] - 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116] - 公告日期,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减至两名,需遵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117] - 公司须在不符合规定后的三个月内(即2023年11月21日前)委任额外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118] - 公司将向港交所申请豁免严格遵守上市规则以填补空缺[119] 公司报告发布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公告已登载,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及登载[121] 公司股份变动情况 - 公司股份合并方案已获批,将每8股已发行及未发行每股面值0.1港元的现有普通股转换为1股面额0.8港元的合并普通股,交易每手买卖单位由20000股现有普通股改为10000股合并普通股[100]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28 17:0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整体收入约1.76803亿港元,较2022年下跌约0.57123亿港元或24.42%[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约56.7万港元,毛利率约0.32%;2022年毛利约109.7万港元,毛利率约0.47%[8] - 本财务年度行政费用约1885.6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40.14%;财务成本约2615.6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3.67%[9]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072.1万港元,2022年约为1.27083亿港元[10]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已扣除现金及现金等值)约为270.1%,2022年约为125.0%[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总值约945.6万港元,2022年约为1419万港元[13] - 财政年末集团流动比率约0.32倍,2022年约1.01倍[14]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2022年亦无[37] 公司借贷与融资情况 - 公司总借贷约2.29128亿港元,其中可换股债券约2.0213亿港元,来自最终控股公司之贷款约1290万港元,应付一名董事之款项约1073.5万港元,租赁负债约336.3万港元[11] - 集团最终控股股东玮俊基金提供的贷款融资未提取金额约1.871亿港元[14] 销售及综合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签订销售及综合服务合同约为人民币5500万元(等同港元6285.6万)[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录得销售及综合服务分部的收入约1276.7万港元[7] - 2022年公司通过销售及综合服务之收入约7219.3万港元,本年度销售及综合服务之收入下降约6580.9万港元[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期末股息,2022年无[15] - 董事不建议派发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亦无[31] 公司董事信息 - 执行董事林清渠先生64岁,有逾三十年项目及证券投资经验,自2008年8月起任公司主席及执行董事[1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维端先生70岁,有超39年财经经验,自2020年11月11日获委任[20] - 独立非执行董事王博士61岁,自2020年11月3日起获委任,现任中银国际有限公司债券资本市场部董事总经理[2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万先生54岁,自2022年11月21日起生效,现任贵州海明置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25] 公司业务与发展策略 - 集团业务主要为化学制品及农产品贸易、销售及提供电脑通讯系统服务、投资控股[16] - 公司积极寻找有增长潜力项目进行收购或投资,并打算进行集资活动[17] 公司股份与股权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2,139,116,248股普通股[47][50][52] - 董事林清渠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3,694,314,332股,占公司股权约172.70%[47][50] - 董事林清渠先生拥有受控制公司权益的股份数为2,443,921,933股,占公司股权约114.25%[47][50] - 嘉骏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2,443,921,933股,占公司股权约114.25%[50] - 瑋俊投资基金拥有受控制公司权益的股份数为2,443,921,933股,占公司股权约114.25%[50] - 嘉骏控股有限公司持有本金42,700,000港元的2%票息可换股债券,行使转换权后公司将发行889,583,333股股份[47][52] - 林清渠先生持有本金152,000,000港元的2%票息可换股债券,行使转换权后公司将发行3,166,666,666股股份[47][52] - 林清渠先生持有本金23,480,000港元的2%票息可换股债券,行使转换权后公司将发行489,166,666股股份[47][5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无主要股东持有股份或相关股份淡仓[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无其他人士持有公司股本权益或淡仓须披露[5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内无授予、行使、取消或失效的购股权,年初和年末均无尚未行使的购股权[55] 公司租赁情况 - 租赁协议甲每月租金为329,800港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内租金总额为3,958,000港元[59][6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年度应付陈女士租金为4,200,000港元,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为2,976,000港元[61] - 租赁协议甲及乙所有适用百分比比率少于25%且总代价少于10,000,000港元[63]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年内集团五大客户占总营业额约87%,最大客户销售额约占37% [68] - 集团五大供应商共占本年度总采购成本约70%,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成本约24% [68]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度内公司无进行构成上市规则项下的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的交易[64] 公司雇员情况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5名雇员,大部分位于香港[7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员工人数为27人,较上年增加9.09%[1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男性员工12人,较2022年增加4人,增幅50%[1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女性员工15人,较2022年增加6人,增幅67%[1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30至50岁员工18人,较2022年增加9人,增幅100%[1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职员工26人,较2022年增加10人,增幅63%[1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中国地区员工6人,较2022年减少1人,降幅14%[1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香港地区员工21人,较2022年增加11人,增幅110%[18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集团员工人数为27人,较上年增加9.09%[188] - 集团人员流动率从去年的17%上升至73%[188] - 按性别划分,男性离职员工百分比从25%升至67%,女性从11%升至53%[188] - 按年龄划分,30岁以下离职员工百分比为100%,30至50岁从33%升至61%,50岁以上为50%[188] - 按地区划分,中国离职员工百分比从14%降至0,香港从20%升至76%[188] 公司审计与合规情况 - 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由中正天恒审核,董事会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提出续聘其为公司独立审计师的决议[80] - 2023年5月3日,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辞任公司核数师,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获委任填补空缺[118]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付给外聘核数师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审核服务酬金400(单位未提及)[11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第C.2.1条[83] - 2023年未发生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受到重大罚款或制裁的情况[192][196] - 报告期内集团未发生重大工伤事故[196] - 2023年因工意外死亡人数、比率,工伤数目,职业疾病数目,因工伤而损失的天数均为0[197] 公司董事会运作情况 - 董事会负责监督公司业务及事务的管理,向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委以日常管理职责[85] - 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管理、财政管理及有效执行董事会采纳的整体策略及方针[87] - 公司重视内部监控系统及风险管理职能,董事会在执行及监察方面担当重要角色[8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五次定期会议,林清渠、陈维端、王衞出席率100%,陈卓豪出席率60%,洪海明出席率40%,万波出席率20%[9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于2022年8月11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林清渠、陈维端、王衞、洪海明出席率100%,陈卓豪、万波不适用[95] - 公司董事会采纳成员多元化政策,从多方面考虑成员多元化,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至少每年检讨该政策[97] - 全体董事须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各董事已提供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接受培训的记录[98] - 公司主席林清渠先生兼任行政总裁,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助于确保集团的贯彻领导和有效规划[99] - 公司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两年,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席告退并膺选连任[101] - 公司成立了薪酬、审核、提名三个董事会辖下委员会,并制定具体职权范围[102] - 薪酬委员会就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及结构向董事会提供建议,酬金政策参照多方面因素制定,非执行董事酬金政策每年评估[10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部分董事出席率为100%[106] - 公司按上市规则要求成立审核委员会,审查和监督集团财务汇报程序及内部监控,已审阅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0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陈维端、王衞出席率100%,陈卓豪、洪海明、万波出席率50%[10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林清渠、陈维端、王衞、陈卓豪、洪海明出席率100%,万波不适用[113] - 董事会已检讨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之企业管治政策及常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之持续专业发展,及公司之企业管治守则合规事宜[114]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守则,全体董事确认年内遵守规定准则及守则[117] - 董事确认有责任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确保账目符合法定规定及适用会计准则[120] - 董事认为公司有足够资源在可见将来继续经营,采用持续经营基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恰当[121] -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并审查其有效性,该系统旨在管理风险而非消除风险,提供合理保证[122] - 集团风险管理政策包括识别重大风险、开展管理措施、记录风险及监督审查风险登记[123] - 集团内部控制审查由外包顾问进行,结果报告给审计委员会,管理团队监督建议实施并汇报结果[124] - 董事会认为集团本财政年度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足够有效[125] - 公司未设内部审计部门,委托外部人员审查,董事会至少每年审查设立必要性[126] - 审计委员会持续监督、每年审查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并汇报建议[127] - 公司须每年举行股东大会,股东可按规定召开特别大会并向董事会书面查询[128][129][130] 公司组织章程情况 - 本年度公司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无重大改动[131]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情况 - 公司按规定编制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33] - 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四项原则[134] - 报告涵盖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资料,涉及北京合力金桥、普纳天成和伟俊策略三家附属公司[136] - 公司将ESG考虑因素纳入日常运营,编制ESG关键绩效指标并与2022财年报告结果比较[137] - 公司董事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企业风险评估,识别当前和潜在风险,包括ESG方面[139] - 公司将根据重要性评估结果,对ESG策略进行酌情修改[140] - 报告期内利益相关者包括员工、客户、股东、供应商、监管机构和社区[142] - 公司通过年度绩效评估系统等多种方式与内部利益相关者沟通[142] - 公司通过公司网站及客户服务热线等多种方式与外部利益相关者沟通[142] - 公司每年进行重要性评估,加深利益相关者对ESG表现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了解[144] - 重要性评估方法包括方法设计、确定重大ESG事项、与持份者验证和接触、对重大ESG事项进行优先排序[144] - 持份者对ESG事项进行排名,范围从0(不重要)到6(十分重要)[144] - 公司认为“防止雇佣童工和强制劳工”“顾客信息和私隐保护”和“遵守和保护知识产权”为报告期内最重要的三个关注领域[149] 公司环保指标情况 - 2023年公司生产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1000.98克,较2022年的1679.83克减少40% [153] - 2023年公司生产过程中硫氧化物排放15.20克,较2022年的27.40克减少45% [153] - 2023年公司生产过程中颗粒物排放73.70克,较2022年的113.78克减少35% [153] - 报告期内,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总排放量较2022年分别减少40.41%、44.53%和35.23% [155] - 公司设定氮氧化物排放密度于202
伟俊集团控股(0101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6-30 22:22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76,803千港元,较2022年的233,926千港元有所下降[5] - 2023年公司毛利为567千港元,较2022年的1,097千港元减少[6]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51,752千港元,较2022年的127,427千港元有所收窄[7] - 2023年公司每股亏损为2.37港仙,较2022年的5.94港仙减少[10] - 2023年非流动资为3,521千港元,较2022年的3,652千港元略有下降[17][18] - 2023年流动资产为77,821千港元,较2022年的134,841千港元大幅减少[19][20] - 2023年流动负债为246,274千港元,较2022年的134,001千港元大幅增加[21][22] - 2023年公司负债净值为230,796千港元,较2022年的184,100千港元增加[25]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产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0,721,000港元[30] - 2023年整体收入约1.76803亿港元,较2022年的约2.33926亿港元下跌约0.57123亿港元或24.42%[106] - 2023年毛利约56.7万港元,毛利率约0.32%;2022年毛利约109.7万港元,毛利率约0.47%[107] - 2023年行政费用约1885.6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3149.9万港元减少40.14%;2023年财务成本约2615.6万港元,较2022年的约3426.7万港元减少约23.67%[108]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072.1万港元,2022年约为1.27083亿港元[109] - 2023年总借贷约2.29128亿港元,2022年总借贷约1.87309亿港元[110] - 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70.1%,2022年约为125.0%;2023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总值约945.6万港元,2022年约为1419万港元[111] - 2023年流动比率约为0.32倍,2022年约为1.01倍[113] - 2023年用于计算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的年度亏损为50721千港元,2022年为127083千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和2022年均为2139116千股[93] - 2023年0 - 90日扣除减值拨备的应收贸易账款为35331千港元,2022年为51373千港元;2023年30日内应付贸易账款为35228千港元,2022年为51274千港元[96][101]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之折旧为6156千港元,2022年为8866千港元;核数师酬金2023年为400千港元,2022年为470千港元;与短期租赁相关的费用2023年为1694千港元,2022年为62千港元[9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发期末股息(2022年:无)[114] 公司债务与资金安排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提取贷款约12,900,000港元,获最终控股公司未提取贷款融资约187,100,000港元[31] - 关联公司同意公司无需结清约498.9万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余额,直至其他第三方债务偿还且批准综合财务报表之日起十二个月后[33] - 2023年8月及11月到期的本金为1.52亿港元及2348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转让给执行董事林先生,林先生同意协商延期偿还日期[34][35] - 公司计划与潜在投资者商议筹集资金[36] 公司运营与发展策略 - 公司执行董事将实行改善营运资金及现金流措施,包括密切监察费用和成本[37] - 公司董事相信集团未来十二个月有足够现金资源,认为以持续经营基准编制报表恰当[38] - 集团打算实行战略性收购,正与多方商议收购或投资项目[40] 会计准则应用情况 - 本年度公司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41][43]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其修订本,部分生效时间为2023年1月1日、待定日期、2024年1月1日[44][45] - 除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本外,应用其他新准则预期无重大影响[46]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声明第2号修订本或影响主要会计政策披露[47][50]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销售及综合服务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638.4万港元,一般贸易为1.70419亿港元,总计1.76803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7219.3万港元、1.61733亿港元、2.33926亿港元[58][62] - 2023年销售及综合服务分部业绩为2.1万港元,一般贸易为 - 123.6万港元,总计 - 121.5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 - 75万港元、 - 160.5万港元、 - 235.5万港元[58][62] - 2023年3月31日销售及综合服务分部资产为2850.8万港元,一般贸易为3990.9万港元,总计6841.7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5849.6万港元、7361.8万港元、1.32114亿港元[67][69] - 2023年3月31日销售及综合服务分部负债为2055.5万港元,一般贸易为3886.3万港元,总计5941.8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5160万港元、6462万港元、1.1622亿港元[68][70]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4.8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530.8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84.7万港元、801.9万港元[72][73] - 2023年香港来自外部客户收入为0,中国(不包括香港)为1.76803亿港元;2022年分别为0、2.33926亿港元[76] - 2023年一般贸易客户己收入4489.5万港元,占比25%,客户庚收入6602.6万港元,占比37%,客户辛收入2189.5万港元,占比12%;2022年客户甲收入3579.5万港元,占比15%,客户乙收入3381.3万港元,占比14%,客户丙收入2400.9万港元,占比10%,客户丁收入2343万港元,占比10%,销售和综合服务客户戊收入7004.1万港元,占比30%[78][79] - 2023年银行利息收入1000港元,杂项收入4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1000港元、14.9万港元[81] - 2023年出售存货成本为1.76236亿港元,员工成本为596.4万港元;2022年分别为2.31505亿港元、556.2万港元[88][89] 公司人员与合规情况 - 2023年3月31日集团共有15名雇员,大部分于香港工作[11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无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12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入、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2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但偏离守则第C.2.1条[124] - 公司主席及行政总裁由林清渠先生担任,未作区分[125]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遵守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6]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维端曾于2022年5月5日被香港会计师公会公开谴责,与集团无关[127] 财务报表审核与发布 - 审核委员会与外聘核数师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29] - 公司年度报告将在公司网站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披露易网站发布并寄发股东[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