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看通集团(01059)
icon
搜索文档
看通集团(01059)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2-26 22:1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业绩,2024年收益为72,334千港元,2023年为83,563千港元[6][7] - 2024年毛利为43,921千港元,2023年为50,860千港元[7]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1,987千港元,2023年为6,777千港元[10] - 2024年期内溢利为11,637千港元,2023年为5,682千港元[10] - 2024年其他全面收入为361千港元,2023年为610千港元[10] - 2024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1,998千港元,2023年为6,292千港元[10] - 2024年每股盈利(基本及经摊薄)为3.72港仙,2023年为2.18港仙[10]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1,6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682千港元[18] - 2024年因国外业务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为361千港元,2023年为610千港元[18] - 2024年1 - 6月除税前溢利为11,9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777千港元[21] - 2024年1 - 6月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6,87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115千港元[21] - 2024年1 - 6月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6,5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822千港元[21] - 2024年1 - 6月融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2,00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62千港元[21] - 2024年1 - 6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减少)净额为 - 1,68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431千港元[21] - 2024年12月31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8,89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5,760千港元[21]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1,9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777千港元[45][49]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分别为1.1637亿港元和0.5682亿港元[60] - 2024年和2023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3.12529亿股和2.60443亿股[60]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总收益约7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300万港元减少约13.4%[120][125]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溢利约11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560万港元[121][126]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分销成本约1230万港元,2023年为1380万港元[122][127]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一般及行政支出约2200万港元,较2023年约2000万港元增加约11.2%[123][128] - 看通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個月收入及溢利較上期有所減少[145][149]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67,657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70,840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180,778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171,576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77,410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为165,412千港元[14] - 2024年7月1日股本权益总额为165,412千港元,2024年12月31日为177,410千港元[18]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3.7693亿港元,较7月1日的3.7717亿港元略有下降[67] - 2024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7137万港元,较7月1日的6176万港元有所增加[71]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5447万港元,较7月1日的5579万港元有所下降[75]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总值为1.9566亿港元,较6月30日的2.0255亿港元略有下降[81]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总值为4.6091亿港元,较6月30日的4.0015亿港元有所增加[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为10,613,000港元,6月30日为11,381,000港元[87][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约为2,556,000港元,6月30日约为2,628,000港元,固定年利率为8%[97][9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401,000港元,6月30日为3,308,000港元;应付其他账款为38,081,000港元,6月30日为40,213,000港元[10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就提供服务之预收客户款项为21,611,000港元,6月30日为25,917,000港元[10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根据公司现有合约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值总额约为31,412,000港元,6月30日约为35,158,000港元[108][109] - 2024年12月31日,0 - 60日贸易应收款为9,999,000港元,6月30日为10,630,000港元;61 - 90日贸易应收款为443,000港元,6月30日为661,000港元;91 - 180日贸易应收款为171,000港元,6月30日为90,000港元[87] - 2024年12月31日,既未逾期亦未减值的贸易应收款为10,403,000港元,6月30日为11,140,000港元;逾期少于一个月的为40,000港元,6月30日为152,000港元;逾期一至三个月的为16,000港元,6月30日为25,000港元;逾期超过三个月的为154,000港元,6月30日为64,000港元[93] - 2024年12月31日,0 - 6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114,000港元,6月30日为2,610,000港元;61 - 9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4,000港元,6月30日无;91 - 18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283,000港元,6月30日为618,000港元[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土地及楼宇、厂房机器及通信网络一年内到期金额分别为404千港元、3779千港元,第二年至第五年分别为1874千港元、3704千港元,五年以上分别为1448千港元、0千港元[112] 公司税务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德国企业所得税为35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70千港元[54]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中国企业所得税为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5千港元[54] - 德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1.45%,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57][58]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未派发[63][65]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119][124] 公司会计政策应用 - 公司首次应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于本期生效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若干修订本[28][30] 科技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系统销售(含软件特许权)收益35,5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8,083千港元[41]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提供安装及维护服务收益24,8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3,350千港元[41]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系统销售(含软件特许权及维护服务)收益60,3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1,433千港元[41]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租赁系统产品收益11,95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130千港元[41] 公司折旧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5,09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547千港元[52]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8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649千港元[52] 公司人员薪酬福利指标变化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福利、按工作表現发放之奖金、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分别为2249千港元、123千港元、151千港元,总计2523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550千港元、258千港元、189千港元,总计2997千港元[116] 公司证券投资相关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证券投资按公允价值计算亏损约40万港元,截至12月31日相关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约330万港元,6月30日约40万港元[130][13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星空华文控股有限公司101000股,占比0.03%,投资成本2676500港元,累计未变现亏损2300780港元,公允价值375720港元;持有中国环境资源集团有限公司14660000股,占比3.0%,投资成本3331600港元,累计未变现亏损399600港元,公允价值2932000港元[133] - 星空华文2024年上半年收入约7110万元人民币,综合亏损约5340万元人民币;中国环境资源集团2024年营收约8280万港元,综合亏损约7330万港元[138][140] - 星空華文集團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期收益約7110萬港元,2023年約為人民幣1.441億元;全面虧損總額約人民幣5340萬港元,2023年其他全面收益約人民幣1210萬元;202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10.1萬股星空華文股份,累計未實現虧損約230萬港元[141] - 中國環境資源集團有限公司2024年年報顯示收入約8280萬港元,綜合虧損約7330萬港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團持有1466萬股,回顧期內累積未實現虧損39.96萬港元[142] 公司业务运营相关情况 - 看通集团EkoTek®系列產品期內銷售至15個國家[148][151] - 看通集团於2024年12月31日文化產品(珍貴寶石及藝術品)價值56.7萬港元,與2024年6月30日持平,共143件[153][158] - 看通集团期內未授出貸款,放貸非本期主要或核心業務[154][158] - 看通集团放貸限於固定利率定期貸款,用閒置資金貸給附屬公司董事熟人[156][158] - 看通集团中國附屬公司放貸收費不少於中國貸款最優惠利率兩倍[161][162] - 看通集团核心歐洲市場受地緣政治影響,2024年下半年歐元區未復甦[144][149] - 看通集团英國多個緊急服務及醫療保健項目延遲至2025年上半年[145][1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放贷最高年利率不超过12.4%,即约3.1%的中国贷款最优惠利率的四倍[165][169] 公司未来规划 - 预计2025年上半年推出两款主要新产品[175][177] - 新品牌形象将于2025年7月1日启用[175][177] - Multitone Nucleus™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对外销售[180][185] - Multitone Evolve™预计2025年第二季度开始销售[182][186] 公司市场与销售相关情况 - 医疗保健领域实施AI每年可节省潜在成本达数十亿英镑[173][176] - 英国仍是公司最大市场,本财年剩余时间预测积极,2025年初应急服务领域预计有大合同[189] - 公司将投资英国销售团队以开拓新市场领域,推动销售增长[190] - 公司将对EkoTek®系列设计并推出新产品,利用新技术增加带宽和新功能[184][187]
看通集团(0105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0-30 18:0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152,279千港元,2023年为128,737千港元[2] - 2024年公司经调整溢利为5,724千港元,2023年为9,694千港元[2] - 2024年公司应占溢利为5,724千港元,2023年为9,694千港元[2] - 2024年公司每股盈利为2.18港仙,2023年为3.72港仙[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9,308千港元,2023年为100,760千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为242,416千港元,权益为165,412千港元;2023年资产总值为223,951千港元,权益为134,593千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2.32,2023年为2.0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权益比率为1.47,2023年为1.6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营业额资产比率为0.63,2023年为0.5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集团总收入约为1.52亿港元,较2023财年的约1.29亿港元增长约17.8%[17] - 2024财年,集团所有者应占利润约为570万港元,上一年度则为970万港元[19] - 2024财年分销成本约为2750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2670万港元小幅上升[19] - 报告期间,一般及行政费用总计约为5440万港元,较上一期间的4830万港元增加了12.6%[19] - 2024财年财务成本减少至约50万港元,2023财年则约为130万港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1.72亿港元(2023年约1.76亿港元),流动负债约7400万港元(2023年约8700万港元),流动净资产约9800万港元(2023年约8800万港元)[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金总额约1.09亿港元(2023年约1.01亿港元),无借贷,贷款权益比率为零[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年度财务成本约50.5万港元(2023年约129万港元)[34] - 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完成集资活动,总收益约148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及潜在行业投资[37] - 2024年6月17日完成配售新股,共配售5208.6万股,配售价每股0.2950港元,每股所得净价约0.28港元,2024年5月24日公司股份市价为0.3550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年度,集团完成融资措施,筹集款项约1480万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储备及把握潜在投资机会[39] - 2024年6月17日完成配售新股份,共5208.6万股,配售价每股0.2950港元,每股净价约0.28港元,2024年5月24日市价为0.3550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资本性开支的承担(2023年:无)[44] - 集团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总值约101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1020万港元)及未来租金收入约4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430万港元)已质押作抵押[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无)[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并无持有重大投资,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向五大客户销售占年度销售总额约24%,向最大客户销售占约10.9%[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向五大供应商购货占年度购货总额约18.5%,向最大供应商购货占约6.1%[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全球雇佣约164名全职及兼职员工,该年度雇员成本约为7900万港元,2023年约为7300万港元[9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财年,公司外部审计师审计服务费用约为90万港元(2023年约90万港元),非审计服务费用约为21万港元(2023年约21万港元)[14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外聘核数师核数服务费用约900,000港元,2023年约900,000港元;非核数服务费用约210,000港元,2023年约210,000港元[152] - 2024年6月30日,扣除减值拨备后净应收贸易账款为1138.1万港元[2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未确认信贷亏损拨备[200] 公司业务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在2025年发布Multitone Nucleus™第一阶段产品,并将采用敏捷软件开发模型[12] - 公司计划将人工智能能力整合到紧急信息通信系统中[14] - 公司致力于推进云优化的Multitone i - Message®平台继任者开发[14] - 公司将转向敏捷软件开发模型,计划于2025年推出Multitone Nucleus™第一阶段产品[14] - 管理团队将继续寻找绿色能源领域新技术项目的机会[16] - 公司预计在下一报告期推出抗撞击产品(IK10评级)[24] - 公司战略重点是在英国医疗保健和紧急通讯服务核心市场扩展,同时通过投资销售团队探索新市场[29] - 公司预计英国公共服务投资短期内将保持稳定或有所增加[31] - 公司产品路线图已扩展,支持可穿戴设备及传感器病人数据趋势分析[31] - 公司被选为共享商业服务病人/公民通信及参与解决方案框架的批准供应商[31] - 公司为英国超90%的消防和救援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将寻求其他蓝灯服务领域机会[32] - 公司对R&D部门进行审查,改进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以缩短关键项目上市时间[32] - 公司推进Multitone Nucleus™开发,第一阶段计划于2025年初发布[32] - 公司持续提升Multitone i - Message®平台以保持在英国公共医疗市场销售竞争力[32] - 公司下一代设备Multitone Evolve™设计稍有延迟,计划来年尽快推出[32] - 该创新设备将在未来数年为核心医疗保健市场关键讯息解决方案提供专用设备支持[32] 公司金融资产投资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上市的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上市股票投资公允价值约为40万港元[21] - 2024年6月30日,分类的香港上市证券投资按公平值计入金融资产损益约为40万港元[2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持有星空华文101,000股股份,占有关公司已发行股本股权百分比为0.03%[22] - 2024年6月30日,对星空华文的投资成本为2,676,500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为2,259,370港元,公允价值为417,130港元[22] - 2023年下半年事件导致星空华文股价下跌超75%[23] - 星空华文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录得收益约人民币426,600,000(2022:约人民币873,400,000)[23] - 星空华文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其他全面支出总额约人民币1,617,400,000(2022:其他全面收益约人民币127,400,000)[2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就持有星空华文股份投资录得累计未实现亏损约2,300,000港元[23] - 回顾期内有79,000股的星空华文股份被出售,公司确认了约3,400,000港元的收益[23] 公司文化产品情况 - 文化产品(珍贵宝石及艺术品)于2024年6月30日价值为56.7万港元,与2023年6月30日持平,共143件[24] 公司贷款相关情况 - 公司中国子公司签订一笔金额为人民币250万元的贷款合同,年利率8%,期限六个月(十二个月),所有贷款按时全额偿还[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贷款利率最高不超13.8%,约为中国贷款最优惠利率3.45%的四倍[26] - 公司针对拖欠贷款的标准程序包括向借款人发催款通知书、指示中国律师向借款人及担保人发催款函、在特定情况下采取正式法律行动[27] - 正式法律行动触发条件为借款人拒绝偿还债务或法律催款函发出14个工作日后无法达成和解安排[27] - 现任管理层允许发放定期贷款以来,暂无贷款拖欠迹象[27][30] 公司市场销售情况 - Multitone推出Multitone i - Message®关键消息平台重要版本更新,对英国公营医疗市场销售产生积极影响[24] - 针对老年人及痴呆症患者护理的MaBLE徘徊警报手环解决方案在评估期完成并于欧盟市场推出,首次成功安装在德国[24] - 报告期内德国销售额达3211万港元,为集团过去15年在该国最高销售成就[33] 公司董事及管理层相关情况 - 陈冠华先生自2021年12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截至报告日通过城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36,628,444股股份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3.72%[45] - 2008 - 2010年,陈冠华先生持有Richard Mille Macau Limited约90%股权[45] - 2011 - 2014年,陈冠华先生持有路特斯有限公司55%股权[45] - 陈冠华先生拥有马来西亚吉隆坡禧蓉庄项目49%股权[45] - 陈冠华先生为Sering Manis Sdn Bhd董事并拥有20%股权,该公司在马来西亚彭亨州拥有280英亩永久业权土地[45] - 廖嘉濂先生自2020年10月起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并继续担任公司授权代表,在财务及会计领域有逾35年专业经验[46] - 廖嘉濂先生于2016年10月 - 2020年10月出任冠军执行董事,冠军在2021年11月9日前为公司控股公司[46] - 2004年3月 - 2006年8月,廖嘉濂先生为嘉利盈融资集团有限公司(现称帝国金融集团有限公司)主席[46] - 2011年1月 - 2013年6月,廖嘉濂先生为联太工业有限公司(现称先机企业集团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46] - 杜妍芳女士自2017年7月起为非执行董事,在法律领域有约15年经验,目前为冠军非执行董事[46] - 梁文辉60岁,自2017年10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03 - 2006年任私人公司财务总监兼秘书,1996 - 2003年在德祥旗下公司任职,1992 - 1996年在合和实业任高级会计师,2013年6月 - 2016年6月任中国铝罐控股独董[47] - 钟秀维52岁,自2017年7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担任香港上市公司会计经理,持有约克大学文学学士及港大会计文凭,是加拿大卑诗省特许专业会计师公会会员[47] - 叶伟伦68岁,自2021年12月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6年亚洲投资银行经验,2012年4月 - 2021年1月任SMBC Nikko并购部执行董事,2010 - 2012年任建达资本市场董事总经理及投行部主管,自2021年5月起任合生创展独董[48] - 杨兆琳自2024年6月25日起任公司秘书,为卓佳公司秘书服务高级经理,有逾7年公司秘书经验[48] - 于回顾期内,一项一次性约140,000港元的董事袍金已支付给廖嘉濂先生[79] - 公司设有购股期权计划,自采纳以来概无授出购股期权,本年度内无其他安排使董事通过购股或债券获益[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陈冠华先生被视为拥有136,628,444股权益,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43.72%[80][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公司董事、主要行政人员及其配偶或未满十八岁子女在公司或其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无权益或淡仓[83][84][85] - 集团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向公司董事和集团高级管理层支付酬金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0[106] - 董事会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陈冠华先生、2名非执行董事廖嘉濂先生和杜妍芳女士、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梁文辉先生、钟秀维女士和叶伟伦先生[117] - 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备适当会计及财务管理专业知识,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人数超过三分之一[119] - 董事会认为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可在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间达成合理制衡,保障股东及集团利益[119] - 董事会负责委任新董事及提名董事于公司股东周年大会上接受股东膺选连任[119] - 获委任填补临时空缺或出任现有董事会新成员的新董事将任职至其获委任后之下一届股东周年大会为止,届时符合资格膺选连任[119] - 公司主席职责由陈冠华先生履行,公司未设行政总裁职位,日常运营由执行董事监督[120] - 公司收到独立非执行董事表明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认为全体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独立人士[120] - 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命无具体任期,但须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20] - 执行董事陈冠华参与A、B类培训[131] - 非执行董事廖嘉濂、杜妍芳参与A、B类培训[131] - 独立非执行董事梁文辉、钟秀维、叶伟伦参与A、B类培训[131] - 各董事首次获委任及随后每年需向集团披露职位数目、性质及重大承担[132][
看通集团(0105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26 22:57
财务表现 - 集团2024年全年收益为152,279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18.3%[1][2] - 集团2024年全年毛利为93,513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25.9%[1][2] - 集团2024年全年除税前溢利为3,812千港元,较2023年下降60.5%[3] - 集团2024年全年溢利为5,724千港元,较2023年下降40.9%[3] - 2024年集团收益为152,279千港元,较2023年增长18.3%[10,11] - 集团除税前利润为3,812千港元,较2023年增长295.1%[13] - 集团总收入约为1.52亿港元,较上年增长约17.8%[30] - 归属于本集团所有者的利润约为570万港元,较上年下降[31] - 整体毛利率保持相对稳定,反映核心业务持续盈利能力[31]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165,412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22.9%[4][5]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额为109,308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8.5%[4]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为36,263千港元,较2023年增加6.4%[4]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存货为20,255千港元,较2023年下降12.5%[4]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贸易及其他账款为43,521千港元,较2023年下降15.9%[4] - 集团2024年6月30日的合约负债为25,917千港元,较2023年下降29.5%[4] - 公司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流动资产净值约为9,800万港元,无借贷[53] 收入构成 - 集团收益主要来自科技系统销售(包括软件特许权及服务)80,446千港元和科技租赁系统产品24,555千港元[11,12,13] - 科技系统销售(包括软件特许权及服务)收益同比增长34.7%[11,12,13] - 科技租赁系统产品收益同比增长5.8%[11,12,13] - 集团收益主要来自欧洲市场,占总收益的152,279千港元[15] - 集团有一名客户A的收益占总销售额超过10%,为16,574千港元[15] 存货及应收账款 - 集团存货包括原料7,525千港元、在制品3,657千港元和制成品9,073千港元[20] - 集团应收贸易账款11,381千港元,其中10,630千港元为未逾期[22][23][24] - 集团应收贷款2,628千港元,年利率为8%[25] 税务情况 - 集团在德国、马来西亚和香港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1.43%、24%和8.25%/16.5%[17] 其他 - 本集团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9] - 集团使用权资产折旧为9,401千港元[14] - 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损失为3,743千港元[14] - 集团存货减值损失为434千港元[14] - 公司存有567,000港元的文化产品(珍贵宝石及艺术品)作为日常贸易业务的持有和转售[39] - 公司中国子公司与独立第三方签订了一笔250万人民币、期限6个月、年利率8%的贷款,并全额按时偿还[40][41][42] - 公司实施了严格的贷款审查流程,包括核实借款人和担保人信息、查阅财务资料等[41][42]
看通集团(0105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3-25 18:29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按半年对比)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收益为83,56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52,992千港元[5]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毛利为50,8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141千港元[5]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6,7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45千港元[8]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5,68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199千港元[8]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每股盈利(基本及经摊薄)为2.18港仙,2022年同期为1.61港仙[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除税前溢利为6,7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45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11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28,907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 - 5,8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3,481千港元[1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融资业务使用的现金净额为 - 1,86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127千港元[17] - 2023年下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3,431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 - 32,515千港元[17] - 2023年12月31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5,76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2,646千港元[17]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除税前溢利为677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45千港元[39][42]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54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715千港元[45]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使用权资产折旧164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444千港元[45]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所得税支出10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89千港元[47] - 2023年和2022年截至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分别为568.2万港元和419.9万港元,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6044.3万股[53]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集团总收益约8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300万港元增加约58.5%[109][114]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420万港元,主要由子公司Multitone贡献约1900万港元[110][115]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集团分销成本约1380万港元,2022年为1180万港元,因销售和营销活动增加[111][116]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一般及行政支出增加约17.6%至约2000万港元,2022年约1700万港元[112][117] - 回顾期内,集团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算亏损约1220万港元,因部分股票市场情绪改变[119][121]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按年末对比)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3,812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8,388千港元[1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163,555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75,563千港元[1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73,942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87,414千港元[12]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40,885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34,583千港元[12] - 2023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为140,885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34,593千港元[12] - 2023年7月1日股本权益总额为134,59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 - 140,885千港元[14] - 2023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为3672.4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3509.4万港元),已用作抵押[58][61] - 2023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账面价值为542.2万港元(2023年7月1日:498.6万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为600.1万港元,其公允价值亦为600.1万港元[68][69]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总值为1892.3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2315万港元)[74]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总值为3704.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3638.7万港元)[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为13,675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20,377千港元有所下降[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约为2,753,000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约2,787,000港元减少,固定年利率为6% [8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3,891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7,870千港元下降;应付其他账款为43,005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43,873千港元略有减少 [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就提供服务之预收客户款项为22,038千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31,402千港元减少 [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根据现有合约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值总额约为22,008,000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约30,117,000港元下降 [9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服务及设备租赁合约约3700.3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约3591.4万港元有所增加,合约未来收入约3672.4万港元已质押[102][103] - 2023年12月31日,香港上市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140万港元,2023年约1400万港元[120][12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文化产品价值57.8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56.7万港元),共143件[14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约1.05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1亿港元),流动资产约1.63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1.75亿港元),流动负债约73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870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额约89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8800万港元),贷款权益比率为零[188][19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借贷(2023年6月30日无借贷),回顾期财务成本约29.4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3.5万港元)[189][19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已授权但未签约的资本承诺(2023年6月30日无)[196] - 公司部分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约37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3500万港元)及服务和设备租赁未来收入(约3600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约3500万港元)已作为英国子公司设定受益退休计划的抵押品[1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6月30日无)[199] 公司业务线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系统销售(含软件特许权)收益4808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1967千港元[36]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提供安装及维护服务收益2335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0468千港元[36]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系统销售(含软件特许权及维护服务)收益7143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2435千港元[36]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科技租赁系统产品收益121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0557千港元[36] 公司税务相关情况 - 德国附属公司2023年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1.45%,2022年为31%[50][51] - 中国附属公司两年内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50][51] 公司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之中期股息(2022年:无)[56][58]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宣派[108][113] 公司信贷政策及账龄分析 - 公司就贸易客户实行明确信贷政策,信贷期介乎30日至180日[77][78] - 贸易应收款中,0 - 60日为9,297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7,702千港元),61 - 90日为3,901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091千港元),91 - 180日为 - 317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584千港元),超过180日为16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无) [79] - 贸易应收款中,既未逾期亦未减值的为13,184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8,761千港元),逾期少于一个月为331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402千港元),逾期一至三个月为142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204千港元),逾期超过三个月为18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0千港元) [85] - 应付贸易账款账龄分析中,0 - 60日为3,49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7,017千港元),61 - 90日为251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无),121 - 180日为150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853千港元) [94] - 购买货品之信贷期介乎30日至60日 [93] 公司收入确认政策 - 预先开发票所属收入将在回顾期末起的三十六 个月确认为收益 [97]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变化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580.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13.7万港元[106] 公司金融资产投资情况 - 集团持有星空华文控股有限公司114400股,占已发行股本0.03%,投资成本303.16万港元,累积未变现公允价值亏损166.5664万港元,公允价值136.5936万港元[1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STAR CM收益约1.441亿人民币(2022年:约1.826亿人民币),其他全面收益总额约1210万人民币(2022年:约1140万人民币)[1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114,400股STAR CM股份,累计未实现亏损约170万港元[128] - 期间出售85,600股STAR CM股份,确认收益约360万港元[129] - 近期事件导致STAR CM股价下跌超过75%[127] 公司贷款相关情况 - 期间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与一家独立第三方中国公司签订250万人民币贷款合同,年利率6%,期限6个月,2024年4月到期[145]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贷款合约,贷款额为人民币2,500,000元,期限6个月,年利率6%,到期日为2024年4月[150] - 中国附属公司放贷一般收取约中国贷款最优惠利率两倍的利息费用,最高利率不超每年14.6%,中国贷款最优惠利率约为每年3.65% [155][156] - 若采取正式法律行动,需满足借款人拒绝偿还债务或法律催款函发出之日起14个工作日后无法达成和解安排[163] 公司业务发展情况 - 乌克兰冲突和能源成本上涨使2023年上半年几个大项目延迟,大量积压订单结转至本财年上半年[134] - Multitone为i - Message®平台添加功能,本财年下半年重大版本将推动英国公共部门医疗保健销售[136] - Multitone在英国精神保健市场获EkoTek系列产品更多订单,防破坏和防缢设备新一代产品开始开发[137] - MaBLE漫游警报手环解决方案于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开发,并在德国首个客户成功安装[138] - 公司继续以英国医疗保健和紧急服务核心市场为目标实现增长,并投资销售团队
看通集团(0105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2-28 22:44
财务表现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看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收入为83,56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6%[3]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看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毛利为50,86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8.8%[3]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看通集团有限公司的除税前溢利为6,77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9.7%[4]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看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期内溢利为5,68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5.2%[4] - 2023年12月31日止6个月,看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每股盈利为2.18港仙,较去年同期增长35.4%[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收入约为83,0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增长约58.5%[51]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约为5,6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同期增长约1,400,000港元[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决定不宣布截至该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50] 资产状况 - 2023年12月31日,看通集团有限公司的非流动资产总值为53,812千港元,较6月30日增长11.7%[5] - 2023年12月31日,看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流动资产总值为163,555千港元,较6月30日减少6.8%[5] - 2023年12月31日,看通集团有限公司的流动负债总值为73,942千港元,较6月30日减少15.9%[5] - 2023年12月31日,看通集团有限公司的资产净值为140,885千港元,较6月30日增长4.9%[5] 经营业绩 - 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止的六个月内,科技领域的收入为83,56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7.2%[17] - 科技领域的系统销售包括软件特许权和维护服务,收入为71,43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68.2%[17] - 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的六个月内,科技领域的分部业绩为20,137千港元,利润税前为6,777千港元[18] 财务政策 - 公司的主要会计政策是按照香港会计准则第34号“中期财务报告”和香港会计师公会规定的披露要求进行编制的[10] - 公司财务政策包括通过内部资源、资本市场工具和银行信贷来融资运营和业务发展[109] - 公司未在回顾期间进行任何外币借贷,因此没有与借款相关的货币风险敞口[110] - 公司未进行任何投机性衍生品或结构化产品交易,也未从事利率或外汇投机活动[111] 其他信息 -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整合通讯和自动化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帮助人们抓住应用程序和物联网提供的机会[67] - 公司持续为Multitone i-Message®关键消息平台添加功能,并计划在下半财年推出新功能以继续推动英国公共部门医疗保健领域的销售[68] - Multitone在英国精神保健市场继续取得成功,并获得了EkoTek系列产品的更多订单[69] - 公司正在开发新一代防破坏和防绞绳设备,以在市场上提供更多机会,并提供更高安全性和使用性[70]
看通集团(0105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10-26 16:48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收益为128,737千港元,较2022年的127,755千港元有所增长[2] - 调整后的净利润为9,694千港元,较2022年的4,558千港元有显著增长[2] - 每股盈利为3.72港仙,较2019年的1.24港仙有较大提升[2] - 现金及现金等值为100,760千港元,较2022年的108,260千港元有所下降[2] - 总资产为223,951千港元,较2022年的210,187千港元有增长[2] - 资产与权益比率为1.66,较2019年的2.41有所下降[2] 业务发展 - 公司与国际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产品发展带来了世界一流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10]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现有产品和新技术产品的卓越和可持续发展,Aurora项目将继续是公司的重点[11] - Multitone成功开发并整合了适用于长者和失智症患者的智能防走失手环解决方案MaBLE[25] - 公司在英国公共部门心理保健市场的EkoTek销售增长,澳大利亚市场复苏,消防解决方案销售增加,云端平台销售仍较小[26] 技术创新 - Multitone i-Message®平台成功迁移至云计算实例,销售给英国公共部门医疗行业,受到其他国际市场的关注[21] - Multitone Messenger智能手机应用作为临床协作领域的附加产品推向市场[22] - 公司的下一代云微服务平台Multitone Aurora™正在研发中,以取代Multitone i-Message®平台[23] 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没有进行任何投机性衍生品或结构化产品交易,也没有进行利率或外汇投机活动,通过匹配外汇收入和支出来管理外汇风险[91] - 公司的借款水平较低,因此与集团借款相关的货币风险暴露较低[90] - 公司认为利率风险暴露较低,因为集团的借款水平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92]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负责领导和控制公司,并监督集团的业务、战略决策和绩效[191] - 董事会由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超过董事会三分之一[193] - 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具有适当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知识[194]
看通集团(0105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9-28 06:1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128,737千港元,2022年为127,755千港元[1] - 2023年毛利为74,299千港元,2022年为73,059千港元[1]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9,646千港元,2022年为5,018千港元[2] - 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9,694千港元,2022年为4,558千港元[2] - 2023年每股盈利(基本及经摊薄)为3.72港仙,2022年为2.06港仙[2]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48,388千港元,2022年为51,190千港元[3]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75,563千港元,2022年为158,997千港元[3] - 2023年流动负债为87,414千港元,2022年为74,515千港元[3] - 2023年资产净值为134,593千港元,2022年为133,279千港元[4]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为128,737千港元,2022年为127,755千港元[10][11][13] - 2023年除税前利润为9,646千港元,2022年为5,018千港元[11]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264千港元,2022年为8,182千港元[12][14] - 2023年使用权资产折旧为3,150千港元,2022年为2,847千港元[12][14] - 2023年所得税抵免48千港元,2022年支出460千港元[15] - 英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023年为20.5%,2022年为19%[15] - 德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023年为31.45%,2022年为31%[16]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9,694千港元,2022年为4,558千港元[20] - 2023年存货为23,150千港元,2022年为20,934千港元[21] - 2023年和2022年均未派發或建議派發股息[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为36,387千港元,2022年为23,837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为2,787千港元,2022年为5,854千港元,固定年利率为6%(2022年:介乎8%至10%)[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及其他账款为51,743千港元,2022年为46,612千港元[2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12个月内,集团总收入约为129,000,000港元,上一年约为128,000,000港元,略增长约1.0%[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溢利约为9,700,000港元,去年同期约为4,600,000港元,每股盈利为3.72港仙,去年同期为2.06港仙[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12个月,集团分销成本约为26,70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4,400,000港元增加约9.4%[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年度,总务及行政费用增加约5%,达到约港币4830万元,2022年约为港币4600万元[42] - 年内财务成本增加至约129万港元,2022财政年度约为62.9万港元[43] - 2023年6月30日,分类的香港上市证券投资按公平值计入金融资产损益约为1400万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存货中文化产品价值为56.7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为430.3万港元[5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金总额约为1.01亿港元(2022年:约1.08亿港元),流动资产约为1.76亿港元(2022年:约1.5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8700万港元(2022年:约750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900万港元(2022年:约8400万港元),无借贷,贷款权益比率为零[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年度财务成本约为129万港元(2022年:约62.9万港元)[8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资本承担(2022年:无)[9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账面价值约102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6月30日:约980万港元)及未来收入总额约37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3200万港元)已质押[9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2年:无)[9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附属公司等收购及出售事项[9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全球聘用约170名员工,截至该日止年度雇员成本约6900万港元(2022年:约7000万港元)[94] - 董事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无)[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97] 业务线产品研发与发布 - 公司将研发重点和投资转移到名为Multitone Aurora™的下一代云微服务平台[36] - Multitone持续开发EkoTek®个人安全平台,开发增强型防破坏设备,提高其防冲击等级[37] - Multitone成功开发和整合适用于长者和失智症患者的智能防走失手环解决方案MaBLE[38] - 公司的Multitone i - Message®紧急讯息传递平台迁移成功,可从云计算实例进行配置[34] - 公司下一代EkoTek集线器于2022年第一季度发布销售[51] - Multitone数字警报器预计2023年底发布销售[72] - MaBLE智能防走失手环在回顾年度最后一季度发布,预计下一个财年对德国销售有贡献[73][74] 业务线市场销售情况 - 回顾期内,传呼接收器销量略有增长[54] - 英国销售业绩超财年目标,团队对新财年增加销售目标有信心[75] - 集团在新西兰新增一家经销商,该地区销售复苏并超疫情前水平[79] - 美国市场收入超上一时期但落后预期,未实施合作战略会议和行动计划[80] - 公司在英国赢得CANDI、伦敦消防局等商机,德国子公司赢得慕尼黑大学医院最大订单[81][82] 公司融资与贷款情况 - 回顾年内,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与四家中国公司订立四份贷款合同,贷款额分别为人民币260万元、240万元、250万元和270万元,年利率分别为8%及6%[57] - 中国贷款最优惠利率约为每年3.65%,公司收取的最高利率不超过每年14.6%,即中国贷款最优惠利率的四倍[64] - 2022年6月30日年度,集团完成融资措施筹得款项约1150万港元,其中90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250万港元用于行政及营运开支[86] - 行政及营运开支250万港元明细为董事酬金145.4万港元、法律及专业费用102.5万港元、一般营运开支2.1万港元[87] 公司合规与审核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99] - 全体董事确认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遵守标准守则[10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年度全年业绩获审核委员会审阅[101] 财务准则影响 - 2023年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修订本对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6] 云服务合作情况 - AWS提供超过99.9%的可用性,将帮助公司在全球推广云解决方案[48]
看通集团(0105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3-30 17: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52,99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62,870千港元[2] - 该时期毛利为30,14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6,432千港元[2] - 除税前溢利为4,245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545千港元[3] - 期内溢利为4,19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3,337千港元[3] - 期内全面(支出)╱收益总额为 - 4,86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4,924千港元[3] - 基本及经摊薄每股盈利为1.61港仙,去年同期为1.54港仙[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50,997千港元,较6月30日的51,190千港元略有下降[4] - 流动资产为140,065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58,997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流动负债为61,359千港元,较6月30日的74,515千港元有所降低[4] - 资产净值为128,417千港元,较6月30日的133,279千港元有所减少[4] - 2022年除税前溢利为4245千港元,2021年为3545千港元[7] - 2022年经营业务所使用的现金净额为28907千港元,2021年为4392千港元[7] - 2022年投资业务所使用的现金净额为3481千港元,2021年为10563千港元[7] - 2022年融资业务所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27千港元,2021年为1764千港元[7]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2515千港元,2021年为16719千港元[7] - 2022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8260千港元,2021年为118848千港元[7] - 2022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2646千港元,2021年为102169千港元[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52,992,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62,870,000港元[17][1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245,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3,545,000港元[17][18] - 2022年和2021年折旧分别为5,159,000港元和5,918,000港元[19] - 2022年和2021年所得税支出分别为89,000港元和208,000港元,德国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15% [19][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4,199,000港元,2021年同期为3,337,000港元[2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22] - 董事会决议不派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亦无[23] - 2022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价值为33,846,000港元,部分用作抵押[24] - 2022年12月31日存货为20,610,000港元,6月30日为20,934,000港元[26] - 2022年1 - 6月集团总收益约为5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300万港元减少约15.9%;以英镑计,同期总收益略微增加约0.2%至592.3万英镑[46] - 2022年1 - 6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420万港元,高于去年同期的约330万港元,主要因确认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收益约315万港元[47] - 2022年1 - 6月集团分销成本约1180万港元,低于2021年的1290万港元[48] - 2022年1 - 6月一般及行政支出减少约19%至约1700万港元,2021年约为2100万港元[4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4亿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1.5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61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750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额约为79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8400万港元)[1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由现金及现金等值组成之流动资金约为73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1.08亿港元)[1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为35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无借贷),回顾期内财务成本约为3.5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35.2万港元)[113] - 集团贷款权益比率为2.7%(2022年6月30日:零贷款权益比率)[1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850万港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2022年6月30日:约980万港元)及未来收入约3700万港元(2022年6月30日:约4300万港元)已质押作抵押[1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全球聘用约167名员工,截至该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1700万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1900万港元)[125] 科技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科技系统销售(含软件特许权)收益为21967千港元,2021年为26513千港元[16] - 2022年科技提供安装及维护服务收益为20468千港元,2021年为24168千港元[16] - 2022年科技系统销售(含软件特许权及维护服务)收益为42435千港元,2021年为50681千港元[16] 贸易及应收应付账款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分别为12,556千港元和13,261千港元,其他应收款分别为11,686千港元和10,576千港元[2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0 - 60日贸易应收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12,059千港元和10,658千港元[2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既未逾期亦未减值的贸易应收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分别为12,157千港元和12,923千港元[3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贷款分别为17,339千港元和11,708千港元,计提减值准备均为5,854千港元[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分别约为11,485,000港元和5,854,000港元[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年利率分别为6% - 8%和8% - 10%[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贸易账款分别为3,725千港元和3,220千港元,应付其他账款分别为35,366千港元和43,392千港元[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0 - 60日应付贸易账款分别为3,725千港元和3,220千港元[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就提供服务的预收客户款项分别为15,298千港元和24,096千港元[39] - 公司贸易客户信贷期为30日至180日,购买货品信贷期为30日至60日[28][37] 集团合约及未来收入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有合约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值总额约为2345.1万港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约2272.1万港元有所增加[4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与客户订立的服务及设备租赁合约达约2953.6万港元,低于2022年6月30日的约3334.4万港元;该等合约将产生的未来收入总额约3279.4万港元,高于2022年6月30日的约3233.7万港元[43]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变化 - 2022年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313.7万港元,低于2021年的554.3万港元[44] 金融资产投资情况 - 回顾期内,集团整体录得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算约430万港元的收益[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分类为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香港上市证券投资公允价值约为1100万港元[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元亨燃气控股有限公司57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0.09%,投资成本3021000港元,累计未实现亏损1140000港元,公允价值1881000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的17.2%[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星空华文控股有限公司18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0.05%,投资成本4770000港元,累计未实现收益4293000港元,公允价值9063000港元,占持作买卖投资总额的82.8%[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180,000股星空华文股份,累计未实现收益4,293,000港元[63] 元亨集团业务情况 - 元亨集团2022年上半年收入约为人民币33.82亿元,综合收益总额约为人民币1.01亿元,2023年中期业务在收入和毛利方面有所下降[54] 星空华文集團业务情况 - 星空华文集團按2021年收入计,是中国最大的综艺IP创造者和运营商,市场份额为1.6%[57] - 《这!就是街舞》2018年上线后总播放量超17亿次,位居舞蹈类综艺排行榜榜首[5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星空华文集團音乐库有8549个IP,包括3546个现场音乐录音、3158首歌曲以及1845首歌词及音乐作品[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星空华文集團与中国四大卫视、三大网络视频平台及两大在线音乐平台密切合作发行IP内容[60] - 星空华文集團2019 - 2021年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806.6百万元、1559.9百万元、1126.7百万元[61] - 星空华文集團2019 - 2021年净溢利╱(亏损)分别为人民币380.2百万元、(37.9)百万元、(351.7)百万元[61] - 截至2021年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星空华文集團收入分别为人民币154.6百万元及182.6百万元[61] 集团存货中文化产品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存货中文化产品价值4,303,000港元,数量为143件[73][74] 公司放贷业务情况 - 期内,公司中国附属公司与四家中国公司订立四份贷款合约,贷款额分别为人民币2,700,000元、2,400,000元、2,600,000元和2,500,000元[76] - 贷款期限为提款日起计六个月至一年,年利率为6%至8%,到期日为2023年4月及9月[76] - 放贷服务仅由公司中国附属公司偶然提供,董事不认为放贷是公司本期主要或核心业务[77] - 公司放貸業務收取利息費用約為中國貸款最優惠利率的兩倍[84] - 目前放貸最高利率不超過每年14.6%,中國貸款最優惠利率約為每年3.65%[85] - 自現任管理層允許發放定期貸款以來,貸款無拖欠跡象[89] - 公司放貸業務需收集借款人背景資料,包括核實身份、住址證明等[81] - 公司放貸業務需對借款人進行貸款評估,包括取得銀行賬戶資料等[83] - 公司針對拖欠貸款有標準程序,包括發催款通知書、指示律師催款等[88] Multitone业务情况 - Multitone将Woodlands Court物业租给The Hampshire Vets Limited,将产生可观租金收入和有竞争力的投资回报[72] - Multitone投资迁移和更新Multitone i - Message™关键消息传递平台取得成功,反映在英国公共部门医疗保健销售及国际市场兴趣上[67] - 回顾期内,Multitone Messenger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开始在医疗临床协作领域销售[69] - Multitone屡获殊荣的EkoTek™个人安全平台在英国精神保健领域销售额增加,新增防破坏和防绑报警设备[70] - Multitone利用物联网和新兴技术将低功耗蓝牙设备以漫游警报解决方案形式添加到EkoTek™系列[71] - Multitone啟動項目測試給傳呼產品添加Wi-Fi功能可行性,投資開發新數字警報設備[96] - 新數字警報設備計劃於2023年底推出市面[96] - 英國銷售團隊對2023餘下日子持樂觀態度,銷售安排中有多個重大項目[97] - 德国子公司获得20多年来最大订单,为Klinikum der Universität München提供讯息传递解决方案
看通集团(01059)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10-28 12: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为127,755千港元,2021年为139,069千港元[6] - 2022年经调整溢利为4,558千港元,2021年为5,669千港元[6] - 2022年应占溢利为4,558千港元,2021年为5,689千港元[6] - 2022年每股盈利为2.06港仙,2021年为2.62港仙[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8,260千港元,2021年为118,848千港元[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为2.13,2021年为1.9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资产权益比率为1.58,2021年为2.01[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营业额资产比率为0.61,2021年为0.6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公司总收益约为1.2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39亿港元减少约8%[30][32] - 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溢利约为46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570万港元,每股盈利为2.06港仙,去年同期为2.62港仙[30][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十二个月,公司分销成本约为244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2570万港元减少约5%[30][3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一般及行政支出减少约11%至约4600万港元,2021年约为5180万港元[30][32] - 2022年财务成本减少至约62.9万港元,2021财年约为110万港元[31][33] - 文化产品于2022年6月30日价值430.3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441.9万港元,回顾年度内购买并售出6千克纯金饰品,共143件存放于第三方保险库[49][5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59亿港元,2021年约为1.78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7500万港元,2021年约为9100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400万港元,2021年约为8700万港元[158][1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包括存款、银行结余及现金的流动资金总额约为1.08亿港元,2021年约为1.19亿港元[158][15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无借贷,贷款权益比率为零,与2021年情况相同[158][159] - 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财务成本约为62.9万港元,2021年约为110万港元[159][160] - 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集团完成融资措施,筹得款项总额约1150万港元,其中约900万港元用于偿还债务,约130万港元用于行政开支及营运开支,董事会预期余额约120万港元将在2023财年悉数列支[16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资本承担,2021年也无[170][175] - 集团账面价值约1000万港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质押,作为英国附属公司定额福利退休计划的抵押,除此外,截至2022年6月30日无其他资产抵押[171][175][1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也无[172][17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年度,无重大投资,无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179][18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和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13] - 公司核数师为郑郑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3] 业务合作与发展 - 公司与亚马逊网络服务合作,将Multitone i - Message解决方案迁移到云端,云平台可用性超99.9%[19][37][38] - 公司与亚马逊网络服务合作,将Multitone i - Message解决方案迁移到云端,AWS可用性超99.9%[41] - 公司在英国有许多NHS客户使用AWS实例提供智能手机讯息应用程序[41] - 项目“Aurora”处于示范阶段,预计很快正式推出,有望带来稳定和经常性收入[19] - 尽管面临运营挑战,公司继续在研发、销售和营销方面投资,以支持产品开发[35][40] - 公司管理层将继续扩大集团市场份额,沿政府战略目标发展[21][22] 产品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最大的EkoTek解决方案在英国部署,使其在2022数码技术数字奖中获最佳心理健康解决方案奖[19] - 公司通过EkoTek和EkoCare产品创新,赢得精神健康护理市场多个合同[45][51] - 下一代EkoTek Hub于2022年第一季度发布销售,可部署更多解决方案支持更多设备[46][51] - 公司为EkoTek产品开发的传呼设备,成功在Highgate医院部署最大EkoTek解决方案,该方案获2022年健康数码科技奖最佳心理健康解决方案[46][47][51] - 回顾期内传呼技术需求强劲,传呼接收器销量略有增长[48][52] - EkoTek产品系列新创新产品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上市销售[137] - 公司目标是在2022年第四季度发布支持无线的RPR950传呼接收机[138][142] - 公司将参加2022年第三季度在英国伯明翰举行的紧急服务展[140][144] - Multitone在新西兰增加新经销商巩固亚太地区地位[147][152] - 公司寻求与美国分销伙伴达成投资计划重振北美市场[147][152] - EkoTek系列产品在国际地区是强大品牌,用于保护护理人员[148][152] - 自治无线电网络可用性达100%,符合最高DIN质量标准[149][152] - 公司成功将EkoTek部署到Springfield医院[150][153] - 公司赢得西南消防和救援服务公司为Devon & Somerset Fire & Rescue Service提供站端解决方案的招标[151][153] 股权交易与变动 - 2021年5月31日,要约人有条件同意收购128,137,958股待售股份,约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59.04%[58][61] - 2021年11月9日交易完成,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拥有128,137,958股股份权益,约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59.04%,公司不再是冠军附属公司[59][62] - 完成交易后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就已发行股份提出强制性无条件全面现金要约,计及8,490,486股要约股份有效接纳,要约截止后拥有136,628,444股股份权益,约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62.95%[60][63] 放贷业务相关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期内分别与两家中国公司订立贷款合约,贷款额为人民币260万元和240万元,期限6个月,年利率8%[67][69] - 公司放贷利率一般不少于中国贷款最优惠利率两倍,截至目前最高利率不超14.6%,即约3.65%的四倍[114][115][116] - 公司放贷仅用闲置资金,贷给附属公司董事熟人,需经信用评估和香港董事审批[68][70] - 放贷前需核实借款人及担保人董事身份、住址证明等多项背景信息[74][76][77][79] - 收集核实背景信息后,中国附属公司董事及集团公司秘书部进行贷款评估[99][100][101][102] - 评估和KYC流程完成后,相关文件提交集团董事会审批,获批后签署最终贷款协议[119] - 贷款期间附属公司中国董事与借款人保持联系,提前约1个月提醒还款[120] - 出现逾期贷款,公司会发催款函,必要时采取法律行动,目前无贷款逾期迹象[121][122] 物业收购相关 - 2021年10月29日,公司全资子公司Multitone以57.5万英镑收购英国一处房产[123] - 2021年10月29日,Multitone同意以57.5万英镑收购The Green Buildings的Unit A物业[126] - 收购物业的适用百分比率超5%但低于25%,构成公司须披露交易[131][133] - Multitone总部在物业旁,收购物业可控制地区发展、扩大办公面积,必要时可转移运营团队[131][133] - Multitone短期拟持有物业投资,出租赚取租金,留小部分自用[131][133] 宏观经济预测 - 预计全球经济增长从去年6.1%放缓至2022年3.2%,2023年仅增长2.9%[132][134] - 预计2022年发达经济体通胀达6.6%,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达9.5%,分别上调0.9和0.8个百分点[132][134] - 最新预测2022年欧元区经济增长2.6%[136] - 英国经济增长从4.7%向下修至2.3%,2023年从2.3%下調至0.5%[137] 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信息 - 要约人唯一董事兼股东陈冠华于2021年12月30日被委任为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67][69] - 截至报告日期,陈冠华先生通过其控制的公司持有公司1.36628444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2.46%[185] - 陈冠华先生自2021年12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截至报告日,通过城创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36,628,444股股份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52.46%[186] - 2008 - 2010年,陈冠华先生持有Richard Mille Macau Limited约90%股权[186] - 2011 - 2014年,陈冠华先生持有路特斯有限公司55%股权[186] - 陈冠华先生拥有禧蓉莊49%股权,拥有Sering Manis Sdn Bhd 20%股权,该公司在马来西亚彭亨州有280英亩永久业权土地[186] - 廖嘉濂先生自2020年10月起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在财务及会计领域有逾35年专业经验[189][191] - 杜妍芳女士自2017年7月起为非执行董事,在法律方面有约10年经验[190][191] - 梁文辉先生自2017年10月起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会计和财务经验[193] - 钟秀慧女士自2017年7月起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审计和会计经验[193] - 梁文辉自2017年10月起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会计及财务领域丰富经验,曾在多间公司任职[194] - 钟秀维自2017年7月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审计及会计经验[194] - 叶伟伦自2021年12月起担任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有逾26年亚洲投资银行经验[197][199] - 陈伟自2016年10月起为公司公司秘书、财务总监及授权代表,有29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198][199] - Edward Paterson,50岁,是Multitone首席执行官,2000年加入集团,2020年1月1日成为CEO[200] - 叶伟伦自2021年5月起担任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7][199] - 冠军在2021年11月9日之前为公司控股公司,其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198][199] - 梁文辉现是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首席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194] - 叶伟伦曾在2012年4月至2021年1月担任SMBC Nikko Securities (Hong Kong) Limited并购部执行董事[197][199] - 叶伟伦曾在2010年至2012年出任建达(香港)资本市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及投资银行部主管[197][199]
看通集团(01059)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3-15 16:39
年度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收益为62,870千港元,2020年为66,99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15%[6] - 2021年毛利为36,432千港元,2020年为39,21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10%[6] - 2021年除稅前溢利为3,545千港元,2020年为7,07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0%[10] - 2021年期內溢利为3,337千港元,2020年为6,88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1.52%[10] - 2021年期內其他全面收益为1,587千港元,2020年为6,36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5.08%[10] - 2021年期內全面收益總額为4,924千港元,2020年为13,25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63.00%[10] - 2021年每股盈利(基本及經攤薄)为1.54港仙,2020年为3.17港仙,同比下降约51.42%[10] - 2021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292千港元,2020年为4,039千港元[52] - 2021年使用权资产折旧1,626千港元,2020年为1,257千港元[52] - 2021年德国企业所得税208千港元,2020年为168千港元[54] - 2021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0千港元,2020年为24千港元[54] - 2021年所得税支出208千港元,2020年为192千港元[54] - 2021年下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3337千港元,2020年为6884千港元,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17039千股[61] - 2021年下半年和2020年下半年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61][62]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益约为63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700万港元轻微减少约6.0%[117][123]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33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690万港元;放债活动利息收入减少140万港元,约减少87.5%[118][123]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分销成本约为1290万港元,与2020年相同,考虑汇兑差价后以英镑计算实际下调约5.1%[119][124] - 2021年截至12月31日止六个月,一般及行政支出减少约4.5%至约2100万港元,2020年约为2200万港元;若无汇率影响,开支实际下降约9.63%[120][121][125] - 集团在该期间产生的财务成本约为35.2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43.6万港元)[170] - 回顾期内,集团产生的财务成本约为35.2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43.6万港元[17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6个月,集团员工成本约为3250万港元,2020年12月31日约为2730万港元[181][183] 半年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3,545千港元,利息收入为 - 1,294千港元,财务成本为352千港元,就调整所产生之其他现金流为5,918千港元[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使用)现金净额为 - 4,392千港元,投资业务所使用现金净额为 - 10,563千港元,融资业务所使用现金净额为 - 1,764千港元[2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 16,719千港元,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8,848千港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02,169千港元[2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产生)现金净额为17,551千港元,投资业务所使用现金净额为 - 2,013千港元,融资业务所使用现金净额为 - 1,095千港元[26] 不同时间点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12月31日非流動資產为44,472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38,885千港元,增长约14.37%[15] - 2021年12月31日流動資產淨值为81,045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86,549千港元,下降约6.36%[15] - 2021年12月31日資產淨值为112,587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107,663千港元,增长约4.57%[15] - 物业、厂房及设备2021年7月1日账面价值为34582千港元,12月31日为41445千港元,2021年12月31日约10838000港元用作抵押(2021年6月30日:约11011000港元)[67][68] - 2021年12月31日存货总计22190千港元,其中原料9855千港元、在制品857千港元、制成品11478千港元;6月30日总计23105千港元,制成品中文化产品约4509000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4419000港元)[72][74] - 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及其他账款总计25625千港元,其中贸易应收款14809千港元、其他应收款10816千港元;6月30日总计26539千港元[77] - 贸易应收款(扣除预期信贷亏损)账龄分析显示,2021年12月31日0 - 60日为9084千港元、61 - 90日为3492千港元、91 - 180日为83千港元、超过180日为2150千港元;6月30日0 - 60日为14618千港元、61 - 90日为204千港元[7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既未逾期亦未减值的贸易应收账款为12,576千港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14,618千港元有所下降[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逾期1 - 3个月的贸易应收账款为83千港元,逾期超过3个月的为2,150千港元;而2021年6月30日逾期少于1个月的为204千港元[8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为12,883千港元,计提减值准备6,748千港元,净额为6,135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应收贷款为15,631千港元,计提减值准备6,613千港元,净额为9,018千港元[89] - 应收贷款固定年利率从2021年6月30日的8% - 16%变为2021年12月31日的8% - 10%,到期日为贷款提取日期后6 - 12个月[8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为3,366千港元,应付其他账款为47,092千港元,总计50,458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4,189千港元,应付其他账款为44,412千港元,总计48,601千港元[9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0 - 60天的为2,980千港元,61 - 90天的为3千港元,121 - 180天的为383千港元;2021年6月30日0 - 60天的为4,189千港元[9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就提供服务之预收客户款项为22,034千港元,较2021年6月30日的24,970千港元有所下降[10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有合约分配至余下履约责任的交易价值总额约为2862.9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为2861.4万港元[103] - 2021年12月31日,应付公司一名董事款项为零,2021年6月30日为220万港元;应付最终控股公司款项为零,2021年6月30日为1170万港元,年息13%[10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厂房、机器及通信网络一年内到期租金收入为681.5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422.9万港元;第二年至第五年到期租金收入为572.2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为421.4万港元;超过五年到期租金收入为5.7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无此项[11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与客户订立的服务及设备租赁合约约为3562.1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为3618.7万港元;该等合约未来收入总额约4326万港元已质押,2021年6月30日约为4337.9万港元[110][11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组成的流动资产约为1.02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1.19亿港元)[169][1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57亿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1.78亿港元)[169][1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约为750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9100万港元)[169][1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810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8700万港元)[169][1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贷款权益比率为0.3(2021年6月30日:零贷款权益比率)[169][1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总借款约为285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无借款)[169][1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欠前任董事约20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200万港元)[17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欠前最终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约265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约2500万港元)[17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总贷款中应付一名前董事款项约为200万港元,应付前最终控股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总额约为2650万港元,2021年6月30日分别约为200万港元和2500万港元[17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为1080万港元的若干物业、厂房及设备和服务及设备租赁合约未来收入总额约为4300万港元已质押作抵押,2021年6月30日分别约为1100万港元和4300万港元[17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并无已授权但未订签合约之资本重大承担,2021年6月30日无[178]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2021年6月30日无[1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6个月,集团无其他重大投资,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资企业[178] 股本权益相关数据 - 2021年7月1日股本为21,704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99,317千港元,资本储备为966,8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13,179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693,344千港元,股本权益总额为107,663千港元[20] - 2021年12月31日期内溢利为3,337千港元,因国外业务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587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924千港元[20] - 2021年12月31日股本为21,704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99,317千港元,资本储备为966,8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14,766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690,007千港元,股本权益总额为112,587千港元[20] - 2020年7月1日股本为21,704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99,317千港元,资本储备为966,8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1,038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736,045千港元,股本权益总额为52,821千港元[20] - 2020年12月31日期内溢利为6,884千港元,因国外业务换算产生的汇兑差额为6,368千港元,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3,252千港元[20] - 2020年12月31日股本为21,704千港元,股份溢价为799,317千港元,资本储备为966,807千港元,汇兑储备为7,406千港元,累计亏损为1,729,161千港元,股本权益总额为66,073千港元[20] 科技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科技业务系统销售(含软件特许权)收益26,513千港元,2020年为33,861千港元[39]